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高职单招 2025-01-05 10:11:25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精忠报国歌曲


岳飞,字鹏举,历史上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

精忠报国

1103年,民族英雄岳飞出生于相州汤阴一个农家,据说岳飞出生时有只大鸟飞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

岳飞体魄强健,重义气并且勇力过人。虽然幼年丧父,由母亲将他养育。但是,他曾拜周侗为师学艺。十几岁就能拉开300斤的硬弓、960斤的腰弩。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号子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1124年,21岁的岳飞从军,其母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字。此后,岳飞屡建战功,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五万金兵。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1134年,岳飞首次伐金,收复了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岳飞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奋战而被迫撤回鄂州此次北伐,岳飞写下了家喻户晓的《满江红》。1140年春,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了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直达金国首府。由岳飞统领的岳家军士气高昂,大喊‘直捣黄龙’。谁知,秦桧却向宋高宗献计,召回了即将胜利的岳飞。岳飞退兵前不禁长叹一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由于岳飞北伐失败,秦桧以谋反罪审讯岳飞。由于没有证据证明岳飞并没有谋反。因此,精忠报国、将自己的一切献给天下的岳飞于1142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除夕之夜,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永远地沉睡了,但岳飞那样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虽然精忠报国的岳飞已不在人世,但是他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他永远是战场上那个威风的将军——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背后刻的4个字,到底是不是“精忠报国”呢?

据相关记载,说这四个字原来是“尽忠报国”,可能是以前因传播而变成了“精忠报国”,两者意思也不多嘛。

岳飞背上确实是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只是一个“国”字是没有一点的,母亲希望他成功之后才来自己加上这一点。

据史载,其实岳飞背上四个字是”尽忠报国“,这是岳母亲自为他刺的,而且还有个小插曲。

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四个字其实并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尽忠报国”这是说的一种做事情的态度,是岳母对于岳飞的一种激励与期许。

岳飞背后刻的4个字是“精忠报国”,只是这个“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了一点,母亲的用意是想让岳飞功成身就的时候再来填上这一笔。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四个字其实并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被人们念错了将近千年的时光。

岳飞背上确实是精忠报国,但是国字是没有一点的,主要是她母亲要他大功告捷后再为他补上那一点。

岳母刺字早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据史书上记载,岳飞后背刻的字是“尽忠报国”,而非“精忠报国“。

岳飞背后刻的字应该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是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出现的错误。

岳飞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尽忠报国。

岳飞背上刺字的记载始见于元人所修的《宋史》本传:“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刺字为兵”的制度仍在执行,所以岳飞从军时在背部刺上“尽忠报国”四字明志。

明代表现岳飞故事的、戏剧如《精忠记》、《武穆精忠传》、《精忠旗传奇》等都有岳飞背上刺字的描写,刺字版本不一,流传广的则是“精忠报国”。

有学者认为,此时的“精忠报国”四字是混淆了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而产生。

始修于明代的《唐门岳氏宗谱》说“尽忠报国”四字是姚氏于靖康初年为岳飞所刺,但《宗谱》晚出,此事的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岳母刺字”的演义故事则早见于清抄本《如是观传奇》与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说岳》中的岳母刺字故事影响广泛,传诵不绝,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