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的绢本设色画卷,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清明节期间的繁华盛景。该画卷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其精细的笔触、生动的场景刻画,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清明上河图》全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中场景从城郊出发,经过虹桥、酒楼、茶肆、店铺、住宅区,直到皇城,描绘了大约800多人、几十艘船、近百座房屋、十余座桥梁。画卷中的人物身份不同,神态各异,有衣着华贵的官员、手工艺人、贩夫走卒、平民百姓,还有僧侣、乞丐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画卷中所呈现的建筑物类型众多,包括店铺、住宅、寺庙、桥梁、城墙、官署等,反映了北宋时期城市建设的水平。其中,虹桥是画卷的焦点之一,其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展示了当时桥梁建造技术的先进。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也是研究北宋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通过画卷,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城市风貌、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画中呈现的喧嚣繁华、熙熙攘攘的场景,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亲临北宋都城的盛况,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百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