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九日齐山登高》《蜀中九日》《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等。
1~3年级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的古诗
1~3年级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的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与朋友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般对着牛山独自流泪。
4、《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
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到无限烦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5、《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译文:
留不住的秋光慢慢在消逝,满阶的红叶落入暮色中。重阳节又要到来了,登临高台和水榭远望,到处遍桂茱萸香坠。
庭院中飘溢着紫菊的香味,烟笼细雨。嗈嗈鸣叫得新雁呜咽着凄寒之声,愁恨年年如此相似。
关于重阳节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的诗句古诗如下:
1、《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③奇:奇妙。④西子:西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明代文森《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译文: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3、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4、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郁闷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5、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愁绪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天边林中树木好似颗颗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能载酒来这共饮,于重阳佳节对酌同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
作品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1]
作品译文
意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1]
韵译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但是少我一人。[2]
重阳节的古诗有很多,你知道描写重阳节的古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懂视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描写重阳节的古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引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重阳席上赋白菊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772~846)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有2800多首,为唐代存诗数量多的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重阳节古诗鉴赏九日登清水营城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_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①这首诗选自《嘉靖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亦收录此诗)。清水营,明代堡寨,故址在今灵武市磁窑堡镇清水营村境内。原旧城周回一里许,弘治十三年(1500年)都御史王_拓之为二里。城堡北侧临靠明长城,东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长城内侧沿线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在长城沿线众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营城是一座较大的屯兵城堡。
②朔方三度重阳节:在宁夏过了三次重阳节。
③河曲:黄河。干旌: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
④太宰:官名。明朝为吏部尚书的别称。_(sù):形容小步快走。《万历朔方新志》作“缩”。
⑤系书: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
重阳节经典古诗九日登玉山
【唐】钱起
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步石随云起,题诗向水流。忘归更有处,松下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片云幽。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唐】邵大震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
【唐】宋之问
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
时菊芳仙酝,秋兰动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跸扈归天。
九月九日望蜀台
【唐】苏_
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留人籍道边。
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唐】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九日登高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
猜你喜欢:
1.重阳节句子
2.关于重阳节的古诗20首
3.重阳节的古诗
4.重阳登高的诗词
1、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5、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____文森《九日》
6、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7、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9、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10、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11、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12、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13、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重阳山居》
1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5、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1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18、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9、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2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1、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____曹雪芹《螃蟹咏》
22、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23、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____妙信《九日酬诸子》
2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5、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26、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27、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8、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30、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31、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3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33、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4、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5、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____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6、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37、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38、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39、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40、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4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3、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44、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45、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4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48、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49、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50、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九月九日独饮》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5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 重阳》
5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54、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____文森《九日》
5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6、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____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7、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5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59、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6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初透。《醉花荫》
61、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62、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____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63、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64、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65、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66、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____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8、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69、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70、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71、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7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73、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__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74、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7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6、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____赵时春《原州九日》
77、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78、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旅中重阳》
7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80、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重阳的古诗词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唐 ·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采桑子·九日》
清 ·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九日》
(唐)王勃唐 ·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 ·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十日即事》
唐 ·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 ·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 ·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龙山饮》
唐 ·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五首·其一》
唐 ·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贺新郎·九日》
宋 ·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
南北朝 ·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宋 ·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 · 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
《九日和韩魏公》
宋 · 苏洵
晚岁登门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
明 ·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 ·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 · 崔曙
汉文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别董大
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与君离别意,同是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1-3年级古诗大全
1-3级古诗汇编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2)异乡:他乡。,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②山东:指华山以东。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有一只挂着帆的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下册:《咏柳》贺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杰,《嫦娥》李商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妆:打扮。②绦:用丝编成的带子。)
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好日子。②泗水:河流名。③光景:风光景物。④等闲:随意。)
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乞巧:七夕。)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①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②长河:银河。)
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