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保障工作小组_学校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招生计划 2024-11-10 09:52:26

学校开展“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学习。各学段的课程学习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进行。

【2017年学校开展“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1】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2017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鲁教师字〔2017〕5号)及滨州市《2017年滨州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体安排,在总结近几年教师全员远程研修经验基础上,经研究,制定2017年滨城——必修课学习时间:7月 26 日至 8月31日。区“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简称“工程”,下同)实施方案。

学校网络保障工作小组_学校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学校网络保障工作小组_学校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学校网络保障工作小组_学校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


一、工程目标

以推进全区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目标,以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简称“优课”,下同)为主线,组织区级专家指导团队,在丰富的菜单式课程资源中,指导参训教师根据个性化需要自主选学,完成每年不少于36学时的网络研修。推动我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完善我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二、参训人员

(一)高中学段参训对象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的教师。

(二)初中学段参训对象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5个学科的教师。

(三)小学学段参训对象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1个学科的教师。

(四)学段参训对象

包括在职教师和园长。

(五)其他

具有中小学或的各级各类教科研机构的人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学科专任教师等,也可参照中小学参训对象学科类别报名参加本年度项目。

三、时间安排

(一)高中、初中、小学学段

学校选专题时间:6月25日至7月2日;

教师选课程时间:7月3日开始;

必修课学习时间:7月26日至10月30日;

选修课学习时间:研修平台于7月26日常态化开放,即可开始选修课的学习。本年度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12月31日。

(二)学段

学段采取“分散-集中-分散”的研修模式组织实施。

阶段分散研修时间:7月26日至8月22日;

集中研修时间:8月23日至8月26日;

第二阶段分散研修时间:8月27日至12月31日。

年度工程结束后,个人空间、工作坊常年开放,所有参训人员仍可继续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研讨,学校可基于网络资源支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四、研修模式

(一)课程学习

各学段的课程学习在研修平台“个人空间”进行。

1.登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研修人员以默认账号(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并及时修改密码。

2.选课。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选修课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选择专题,教师在所属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进行。

(1)学校选专题。教师选课前,各学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年度校本研修,在充分调研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教师年度选修专题,并由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修平成专题选择作。

2017年不选专题,教师直接选课程。

(2)教师选课程。学校选定专题之后,教师可凭自己的账号登录研修平台个人空间,根据选课指南和个人实际,在任职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开始前,学校可调整所选专题,教师可调整所选课程,学习开始后,不能再进行调整。

3.课程学习。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年度,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统一组织必修课程和教师自主选修课程的集中研修。教师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完成作业要求,由平台登记相应学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由学校按规定登记校本培训学分。

(二)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

1.必修课(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除外)的专业指导采取省专家团队、市专家团队、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四级指导模式。

区指导学校()成立学科研修组,每组10人左右;对人数少的学科,区负责建立跨校研修组。每个研修组设组长1名,研修组长原则上由学科教研组组长或学科备课组组长(业务副园长)担任, 各学校()、乡镇办教委于6月10前完成学科研修组分组、研修组长配备工作,并将研修组长名单电子版报师训科邮箱。

初中、小学、教师以区为单位组建学科指导小组,每个学科指导小组设组长1人,指导教师数原则上按照与本区域研修组1:5的比例遴选配备。

区级研修指导团队与其所负责的学科指导组或研修组要一一对应,建立明确、稳定、双向顺畅的沟通联系和指导机制。研修指导团队通过研修平台开辟的《学习园地》发布简报、发起研讨话题,分级梳理问题、解疑答惑,指导研修学习和“优课”活动。

2.选修课(含必修课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的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通过工作坊进行,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通过学习导引、发布简报、上传资源、辅导答疑、发起话题和讨论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

3.学段研修实行省专家团队、市专家团队、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四级指导架构。

4.建立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使研修指导贯通常态化研修网上课程学习—线下研讨—“优课”创建的全过程。

建立开放、多元的研修指导教师、研修组长选聘制度。按省市要求组建区级指导团队,按时将指导团队名单报市项目办审核备案,及时组织参加省市培训的学科指导教师对区级指导教师及研修组长进行二次培训,以保障研修的实效性。将研修指导作为名师、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建立区、校分工合理、明确的二级项目管理体系。完善“协同管理、分工负责、以校为主”的工作机制。

区成立工程小组和项目办公室(附件1),负责工程的督导和管理,负责区级指导教师的遴选配备。各学校、都要成立工程小组和项目办公室,负责各学校、相关工作的督导和管理,负责研修组长的遴选配备与考核管理。制定管理办法,落实相关政策,加强过程管理,为工程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中小学(园长)是工程的人。各学校、要结合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明确的本校教师统一集中研修时间表,落实教师学习场所和网络条件保障。要制定规章制度,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和研讨任务。要抓好线下研讨和“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的落实。各中小学、于6月10前将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报区项目办。(邮箱:xxx@126)

(二)培训经费

工程经费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级承担,不得向参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三)考核评价

培训结束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通过考核,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分管理办法》和省实施方案要求登记相应学分。工程结束后,区向省市项目办提交工程总结报告。

【2017年学校开展“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

根据山东省和枣庄、滕州两级市2017 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滕州五中2017 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一、工程目标

以推进我校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师全员参与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简称“优课” ,下同)为主线,开发丰富的菜单式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自主选学需要,组织教师完成每年不少于36 学时的网络研修。建设自主、开放的教师个人空间和专题工作坊,完善“优课”指导机制,建立以工作坊为纽带、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常态化研修指导机制,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二、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36学时)

1. 必修课(22 学时)

——“优课”课例学习专题(4学时) ,各学科教师深入学习 2 节“优课”课例及专家团队围绕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等对每一课例进行的点评。

——有效观评课的方法与技术(2 学时) 。

——学科课例点评专题(12 学时) ,研修平台为每位教师随机推送 4 个市级“优课”课例,进行观评,提交观课报告。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4 学时) ,包括《中华未成年人保》和《中华教育法》两门课程。

2. 选修课(不少于 14 学时) :开设班级管理、传统文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教师艺术修养等 6 个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若干门课程,6 个专题共开发不少于 200 学时的选修课程,参训教师自主选修不少于 14 学时。围绕上述课程,教师要按照“优课”的内容要求上好研究课,参加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

三、参训人员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16 个学科的教师。

建议在职、在岗的学科教师都参加(内退教师不参加)。但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与否,自负。选择不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填写保证书并上交教科室留存。

四、培训方式及时间安排

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时间安排:

——学校选专题时间:6 月 25 日至 7 月 2 日;

——教师选课程时间:7 月 3 日开始;

——选修课学习时间:省研修平台于 7 月 26 日常态化开放,即可开始选修课的学习,8月31日结束14学时的学习。

集中培训:8月28—31日。8月31日,参训教师完成必修、选修共计36学时的培训任务。

本年度学分登记时间截止到12 月 31 日。年度工程结束后,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工作坊常年开放,所有参训人员仍可继续参与课程学习和教学研讨,学校可基于网络资源支持组织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五、研修模式

1. 登录。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上参加过远程研修的教师可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研修人员以默认账号(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并及时修改密码。

2. 选课。必修课由研修平台依据参训教师所报学段、学科自动推送到个人空间。选修课采取以学校为单位选择专题,教师在所属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进行。

(1)学校选专题。教师选课前,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年度校本研修,确定本校教师年度选修专题为微课,并由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研修平成专题选择作。

(2)教师选课程。学校选定专题之后,教师可凭自己的账号登录研修平台个人空间,根据选课指南和个人实际,在任职学校选定的专题下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开始前,学校可调整所选专题,教师可调整所选课程,学习开始后,不能再进行调整。

3. 课程学习。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年度,学校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统一组织必修课程和教师自主选修课程的集中研修。教师完成必修、选修课程的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完成作业要求,由平台登记相应学分。教师参加校本研修,由学校按规定登记校本培训学分。

(二)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

1. 必修课(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除外)的专业指导采取省专家团队、市专家团队、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四级指导模式。

2. 选修课(含必修课的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的专业指导与研讨交流通过工作坊进行,每专题建立一个专题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配备若干名主持人,组成工作团队。工作坊根据参与研讨人数可由平台或主持人拓展若干子坊,每个工作坊人数不超过500 人。专题工作坊主持人通过学习导引、发布简报、上传资源、辅导答疑、发起话题和讨论等方式开展业务指导。积极推动教师网络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 开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智慧众筹”活动。各学科、各专题工作坊开展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征集,开展“智慧众筹” ,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深度研讨,推动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参训人员要积极参加在线研讨交流活动,探索建立研讨参与度、贡献度绩分登记办法和“绩分-学分”兑换办法。

六、工作流程

1.5 月 31 日-6 月 5 日,完成教师信息采集、报名工作。6 月 5 日-15 日,完成学科参训教师编组、配置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市级专家工作。

2.7 月 26 日开始,根据各学段、各阶段时间安排,以学校为主体组织教师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学校成立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是工程的人,教科室具体负责。结合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定明确的本校教师统一集中研修时间表,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完成学习和研讨任务。要抓好线下研讨和“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的落实。

2.培训经费。工程经费由市、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级承担,不向参训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3.考核评价。培训结束后,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参训教师,通过考核,依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分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登记相应学分。工程结束后,学校依据研修平台后台管理数据和评估结果完成工程的总结评价。

学校于 5 月 21 日-6 月 5 日登录系统,按学科填报并提交参加本次培训的教师名单(提示:一名教师只限参加一个学科的培训)。

6 月 5 日—15 日研修组分组。研修组按学科编组,每个研修组设组长 1 名,原则上由学科教研组组长担任。研修组以“市名+参训学校+学科”命名,如滕州市第五中学高中语文研修组;对于混合编组的研修组, 以 “市名+学校名+综合研修组” 命名,如滕州市第五中学综合第 1 研修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