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新桥校区。
医学职业院校办学布局的简单介绍
医学职业院校办学布局的简单介绍
一、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几个校区 芙蓉路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号
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创办于1955年,现有芜湖路、芙蓉路、新桥、临床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16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443人。
学校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项目试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基地。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主义学院、临床学院、教育学院、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与科研机构。设置“医、、护、技、管”类专业20个。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有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建有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中心7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20余所、实习基地170余个。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4人(其中博士4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人(其中2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23人;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等奖1项、一等奖14项);获课程1项、资源共享课程1项、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各类课程36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七十三项,其中个人57项,团体15项,全国优胜奖1项;全国艺术展演二等奖2项,全省“挑战杯”金奖2项,“互联网+”大赛金奖7项;1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优质。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附院1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附院1个)、省级重大项目11项、省级重点项目82项,教师获专利105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920余项。学校主办的《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学报”,连续获得RCCSE学术期刊排行榜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类期刊前列。
学校交流合作活跃。学校具备“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作为确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与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境)外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办学和师生交流互访。与安徽理工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国内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普通专升本教育联合培养)。
一、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
二、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及各校区介绍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02号,
从化校区地址:广州市从化区大江路18号
三、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举办的公办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其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是百年历史名校和现代医护摇篮。在长期的程中,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培养培训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占地面积683亩(含非产权面积约25亩),分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各类在校生5600余人(其中高职扩招900余人)。开设有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中医康复技术和医学美容技术等1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4个专业为国控专业。学院拥有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及多家教学医院,建有护理、学、检验、口腔、临床、康复保健、公共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创业九大实训基地。学生技能水平高,在和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新桥校区。
一、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几个校区 芙蓉路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号
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创办于1955年,现有芜湖路、芙蓉路、新桥、临床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16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443人。
学校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项目试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基地。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主义学院、临床学院、教育学院、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与科研机构。设置“医、、护、技、管”类专业20个。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有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建有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中心7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20余所、实习基地170余个。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4人(其中博士4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人(其中2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23人;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等奖1项、一等奖14项);获课程1项、资源共享课程1项、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各类课程36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七十三项,其中个人57项,团体15项,全国优胜奖1项;全国艺术展演二等奖2项,全省“挑战杯”金奖2项,“互联网+”大赛金奖7项;1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优质。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附院1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附院1个)、省级重大项目11项、省级重点项目82项,教师获专利105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920余项。学校主办的《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学报”,连续获得RCCSE学术期刊排行榜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类期刊前列。
学校交流合作活跃。学校具备“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作为确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与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境)外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办学和师生交流互访。与安徽理工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国内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普通专升本教育联合培养)。
一、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
二、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及各校区介绍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02号,
从化校区地址:广州市从化区大江路18号
三、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举办的公办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其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是百年历史名校和现代医护摇篮。在长期的程中,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培养培训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占地面积683亩(含非产权面积约25亩),分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各类在校生5600余人(其中高职扩招900余人)。开设有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中医康复技术和医学美容技术等1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4个专业为国控专业。学院拥有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及多家教学医院,建有护理、学、检验、口腔、临床、康复保健、公共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创业九大实训基地。学生技能水平高,在和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
一、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有河东(校本部)、河西两个校区。
二、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及各校区介绍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湖南省湘潭市双拥中路
三、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湘潭市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公办医卫类高职院校,史溯源于15年美国长老会创办的广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校原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于2001年、2004年由湘潭职工大学、湘潭机电工业中专和湘潭卫生学校合并组建。为发挥原湘潭卫生学校百年医卫办学品牌优势,2015年6月,学校更名为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转型发展,走特色发展道路。
百年积淀,桃李芬芳,学校为湖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赢得了的广泛认可。前、副等和人曾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现有河东(校本部)、河西两个校区,设有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疗设备与管理学院、医学基础课部、公共课部、思政课部和教育培训部等四院四部,开办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学、中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等21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046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主任医师34人,副、副主任医师213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学校还建设有400余人的教师库,聘请客座、特聘71人。
学校秉承“广德爱众、励能善医”的校训,坚持校院(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大型医院、企业深度融合,立足培养适应医疗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有临床仿真实训中心等80余个现代化校内实验实训室;有眼视光技术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等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9所附属医院,即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附属康复医院(湘潭市第六医院)、附属湘潭市医院(湘潭市医院)、附属湘潭县医院(湘潭县医院)、附属湘乡医院(湘乡市医院)、附属湘乡二医院(湘乡市第二医院)、附属桃江医院(桃江县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其中,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医院)是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湖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学校还有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学湘雅医院等190余家医卫类定点实习就业基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是、“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基层卫生本土化人才培养基地、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考核()考点、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基地、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省文明高校、省文明校园、省节水型高校、省首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单位、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基地、省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学校,连续两次成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近年来,学校全力实施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长效办学新路,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医卫职院奋力迈进。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新桥校区。
一、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几个校区 芙蓉路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号
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创办于1955年,现有芜湖路、芙蓉路、新桥、临床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16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443人。
学校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项目试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基地。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主义学院、临床学院、教育学院、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与科研机构。设置“医、、护、技、管”类专业20个。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有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建有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中心7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20余所、实习基地170余个。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4人(其中博士4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人(其中2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23人;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等奖1项、一等奖14项);获课程1项、资源共享课程1项、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各类课程36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七十三项,其中个人57项,团体15项,全国优胜奖1项;全国艺术展演二等奖2项,全省“挑战杯”金奖2项,“互联网+”大赛金奖7项;1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优质。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附院1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附院1个)、省级重大项目11项、省级重点项目82项,教师获专利105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920余项。学校主办的《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学报”,连续获得RCCSE学术期刊排行榜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类期刊前列。
学校交流合作活跃。学校具备“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作为确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与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境)外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办学和师生交流互访。与安徽理工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国内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普通专升本教育联合培养)。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芜湖路校区、芙蓉路校区、新桥校区。
一、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总共有几个校区 芙蓉路校区: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号
二、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公办普通专科学校,创办于1955年,现有芜湖路、芙蓉路、新桥、临床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11600余人、本科生(联合培养)443人。
学校是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项目试点高校、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学校、全国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首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双基”建设高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安徽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学校和第三批校企合作基地。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学校以“”等次分别通过安徽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安徽省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暨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主义学院、临床学院、教育学院、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安徽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安徽省卫生职工培训中心、安徽省遗传医学中心等多个教育培训与科研机构。设置“医、、护、技、管”类专业20个。初步形成以医学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有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建有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中心7个。有直属附属医院(安徽省第二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教学医院20余所、实习基地170余个。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总数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4人(其中博士42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0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人(其中22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教学名师1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学团队2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23人;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第十四批“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等奖1项、一等奖14项);获课程1项、资源共享课程1项、在线开放课程1项,省级各类课程36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安徽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全国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七十三项,其中个人57项,团体15项,全国优胜奖1项;全国艺术展演二等奖2项,全省“挑战杯”金奖2项,“互联网+”大赛金奖7项;1人获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
学校科技服务能力优质。近年来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附院1项)、“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附院1个)、省级重大项目11项、省级重点项目82项,教师获专利105项、学生获新型实用专利920余项。学校主办的《安徽医专学报》先后3次被高校期刊研究会评定为“学报”,连续获得RCCSE学术期刊排行榜高职专科成高院校学报类期刊前列。
学校交流合作活跃。学校具备“学生招收培养资质“,2021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作为确定的新加坡护理医科全额奖学金项目合作院校,每年选派20余名学生赴新加坡留学;与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境)外多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办学和师生交流互访。与安徽理工大学、蚌埠医学院等国内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普通专升本教育联合培养)。
一、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
二、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及各校区介绍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02号,
从化校区地址:广州市从化区大江路18号
三、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举办的公办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其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是百年历史名校和现代医护摇篮。在长期的程中,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培养培训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占地面积683亩(含非产权面积约25亩),分白云、从化、天河、越秀四个校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各类在校生5600余人(其中高职扩招900余人)。开设有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中医康复技术和医学美容技术等1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4个专业为国控专业。学院拥有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及多家教学医院,建有护理、学、检验、口腔、临床、康复保健、公共基础、基础医学、创新创业九大实训基地。学生技能水平高,在和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和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
一、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有几个校区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有河东(校本部)、河西两个校区。
二、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哪个校区及各校区介绍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湖南省湘潭市双拥中路
三、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湘潭市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公办医卫类高职院校,史溯源于15年美国长老会创办的广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学校原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于2001年、2004年由湘潭职工大学、湘潭机电工业中专和湘潭卫生学校合并组建。为发挥原湘潭卫生学校百年医卫办学品牌优势,2015年6月,学校更名为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实施转型发展,走特色发展道路。
百年积淀,桃李芬芳,学校为湖南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赢得了的广泛认可。前、副等和人曾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现有河东(校本部)、河西两个校区,设有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疗设备与管理学院、医学基础课部、公共课部、思政课部和教育培训部等四院四部,开办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学、中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疗设备应用技术等21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职工1046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主任医师34人,副、副主任医师213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学校还建设有400余人的教师库,聘请客座、特聘71人。
学校秉承“广德爱众、励能善医”的校训,坚持校院(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大型医院、企业深度融合,立足培养适应医疗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有临床仿真实训中心等80余个现代化校内实验实训室;有眼视光技术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等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9所附属医院,即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附属康复医院(湘潭市第六医院)、附属湘潭市医院(湘潭市医院)、附属湘潭县医院(湘潭县医院)、附属湘乡医院(湘乡市医院)、附属湘乡二医院(湘乡市第二医院)、附属桃江医院(桃江县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其中,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医院)是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湖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学校还有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学湘雅医院等190余家医卫类定点实习就业基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是、“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基层卫生本土化人才培养基地、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考核()考点、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基地、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省级文明卫生单位、省文明高校、省文明校园、省节水型高校、省首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单位、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考核基地、省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学校,连续两次成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近年来,学校全力实施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长效办学新路,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医卫职院奋力迈进。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1.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确定为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教委确定为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第二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气息。
3.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简称:成都航院,CAP)创建于1965年,前身是“三线建设”时期航空工业布局地区的德胜中级技术学校,先后更名为长征航空工业学校、成都航空工业学校,曾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现为四川省举办、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全国首批高职院校(1998年)、首批性高职院校(2006年)、首批定向培养士官学校(2012年)、“双高”建设单位(2019年),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航空工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航发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职业院校培训基地、四川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地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汽车产业城的龙泉驿区,占地近1300亩(含新都航空产教园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约3亿元,藏书逾百万册,现有在校生1.4万人。
4.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始建于1952年。学院是性高等职业院校、“双高”建设单位、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A档)、四川省职教本科试点院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
5.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隶属四川省财政厅,是经四川省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为优势,以电子商务专业群、金融科技专业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群为特色,以大数据技术专业群为支撑的省级性高职院校、优质高职院校和“双高”立项建设单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和四川省职业本科首批试点院校之一,也是全国财经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学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