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18年印发的国家课程标准,它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权威指导。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构建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改革
课程定位:培养核心素养
《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位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合作参与、问题解决四方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习得并运用这些素养。
课程目标:全面发展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问题解决、自主学习、合作交往、社会参与等能力。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纲要》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范围,包括探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艺术体育活动等。这些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课程实施:注重实践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实践体验,要求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经历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课程实施中,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评价:多元化评价
《纲要》提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方式,既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关注他们的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反思、同伴互评等,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主动参与和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意义重大,引领教育改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