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阶段中数学的学习,公式是必背的。高中数学的难度一直都是所有科目中的,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而掌握公式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数学常用公式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2018高考数学公式6 2018年的高考数学
2018高考数学公式6 2018年的高考数学
static/uploads/yc/20211129/abf274035c6d617dfc6c7f2016de3249.jpg"width="484"height="300"/>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
1三角不等式
|a+b|≤|a|+|b||a-b|≤|a|+|b||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2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3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4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解原式=(x15+m12)+(m9+m6)+(m3+1)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
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
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pi·r2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xx^2=2py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斜棱柱侧面积S=c'·h
正棱锥侧面积S=1/2c·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r2
圆柱侧面积S=c·h=2pi·h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
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
柱体体怎样学好高中数学积公式V=s·h圆柱体V=pi·r2h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cot(A/2)=√((1+cosA)/((1-cosA))cot(A/2)=-√((1+cosA)/((1-cosA))
5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6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2+4+6+8+10+12+14+…+(2n)=n(n+1)5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7常用导数公式
1、y=c(c为常数)y'=0
2、y=x^ny'=nx^(n-1)
3、y=a^xy'=a^xlna
4、y=e^xy'=e^x
5、y=logaxy'=logae/x
6、y=lnxy'=1/x
7、y=sinxy'=cosx
8、y=cosxy'=-sinx
9、y=tanxy'=1/cos^2x
10、y=cotxy'=-1/sin^2x
11、y=arcsinxy'=1/√1-x^2
13、y=arctanxy'=1/1+x^2
14、y=arccotxy'=-1/1+x^2
一、基础知识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开始
把书中所有的名词定义和公式全都记住,不愿意背的同学可以每天都翻书看看,多读几遍,这样也助于自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
或者说专门找一个小笔记本来抄写公式或定义,容易翻看又方便携带。没事多看看就记下来了。这真的是高效学习数学的一个小窍门哦。
二、重视数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数学大题的解题过程都是按照步骤得分的,因此万万不可随意糊弄过去,这次同学们可能不在意,但当成绩出来之后,才知道后悔就什么都晚了。
所以在课上对于老师讲的规范一定要记下来,这样也好作为日后自己解题时的标准步骤,让自己尽量不丢分,这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不丢分多得分。
三、经典题型收集整理装订
一般数学的两道大题就占了卷纸一面的二分之一,所以每次老师讲过之后,把标准写在空白处,可以的话就把这半页卷子裁下来。
以后的卷子也一样,订在一起,像是错题本或练习册一样,没事就可以用来复习。在卷子的背面可以抄一些类似的大题变形题或是历年高考中出现的经典题。
也可以自己再做一遍,加强自己这道数学题的理解。长时间的积累会让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个显著的提高。
高中数学技巧解题方法
1,适用条件:[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1、若f(x)=-f(x+k),则T=2k;
3,若f(x)=m/(x+k)(m不为0),则T=2k;3、若f(x)=f(x+k)+f(x-k),则T=6k。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4,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
5,函数奇偶性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6,数列爆强定律:1,等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2等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mS(n)可以迅速求q
7,数列的利器,特征根方程。(如果看不懂就算了)。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二阶有点麻烦,且不常用。所以不赘述。希望同学们牢记上述公式。当然这种类型的数列可以构造(两边同时加数)
高三数学提升的小窍门
一、数学公式定理掌握好
基本的是做课本上的例题,课本上的例题思路比较简单,一个知识点对应的一个例题,把这些例题看过一遍后,能自己做出来,做题过程是的记忆数学公式定理的过程,这一步不能省,不要想办法背数学公式定理,只有边用边记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应用。
课本上的例题做完,接着课后练习也要跟着做,课后练习的一些题目是综合题,把新的知识点和前面学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帮助进步一步学习和巩固。
二、进行专题、难题训练提高
做题的时候不要怕难题,有的学生看到难题就放下来,一直练习自己会做的题目,这样很难得到提高,可以尝试多做难题,不要有畏惧心理,如果一直不去攻克难题,那考试分数肯定提不上来。
首先,看到难题要大胆的去做,思维活跃起来,多想知识点,这个方法不行,没关系,再分析,再审题,找其他的方法,如果一直不会,可以参,看看里是怎样答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样的,里面的解题方法是自己不会的还是自己会的没有想到的,然后自己去总结去反思。
2018年高考数学占多少比例 1、2018年高考的数学科目仍然是150分,没有改变。
(3)递推:即按照后项和前项的对应规律,再往前项推写对应式。2、2018年高考除了浙江省和上海市进行了改革外,其它省份的高考科目没有公布。数学科目仍然是统考科目,数学科目的总分仍然是150分。
2012年 函式在 陕西高考数学 卷中占多少比例
2012年陕西高考数学试卷函式与分析(函式、三角)总分为41分,比例为28%左右。 函式一直是考试的热点,重点考察函式的性质有单调性、奇偶性、值域、复合函式、分段函式等相关内容。三角函式2012年回避了热点,通过简单性质考察函式图象及求值问题。函式与导数问题2012年考察力度不足但和数列、线性规划结合源与课本略高于课本。
高考数学中几何、代数分别占多少比例?
各个地区的所占比例都不同,一般高考数学是按模组来分的,按照大题可以分为:三角函式板块,立体几何板块,概率统计板块,导数函式板块,解析几何板块,数列板块,这些板块所占比例会大一些,所占比例均在10%。
几何,就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与分析、代数等等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关系极为密切。
代数是研究数、数量、关系与结构的数学分支。初等代数一般在中学时讲授,介绍代数的基本思想:研究当我们对数字作加法或乘法时会发生什么,以及了解变数的概念和如何建立多项式并找出它们的根。代数的研究物件不仅是数字,而是各种抽象化的结构。在其中我们只关心各种关系及其性质,而对于“数本身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并不关心。常见的代数结构型别有群、环、域、模、线性空间等。
高考数学部分占多例?
选择或者填空一般会有一道题目,
高考数学,难题一般占多少?
其实文科、理科是有一些异的。不过一般来说,都是7:2:1,基础题百分之七十,中档题百分之二十,难题百分之十,但是高考每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它会一年简单,一年难,所以最终会在百分之十左右。所以,尽量不要去管什么难题,将基础题和中档题复习好,一定会有个不错的成绩。
高考数学满分的人大概占多例
每年各省份都会公布高考数学类满分的人数,一般是维持的10个左右!当然各省份不同,也会稍有偏你!【圆梦高考】
高考数学每一册占得比例是多少?
册函式所占比重,将近达到50%,其他几册分布比较均匀,
高考中数学基础题占多少比例
是基础题占百分之80,难题占百分之20,其中有百分之5是超难题。就我两次高考经历,难题是要做的,而且要常练习,不要听老师说什么昨晚基础题就好了,因为难题是基础题的结合考察方式,做好难题,基础当然就过了。
据了解,根据2007年高考数学大纲,有几个知识点的要求降低,如三角函式、立体几何两个模组的考试要求有所降低。对易、中、难题的比例有了更明确的规定,以容易题、中档题为试题主体,较难题只占30%。有关专家认为,今年数学大纲总体保持平稳,并在平稳过渡中力求试题创新。
从大纲来看,今年的考试难度要降。这次大纲明确强调中低档题不低于70%,如果坚持这个尺度,今年的难度肯定要降。从两个要求降低的知识点来看,三角函式本来的要求就是强调作为工具。
高考数学每个知识都占多少分啊?
你所说的高考数学应该是理科的吧,每个知识所占分值不是固定的,一般按照知识的学时多少来分配,但也会考虑到知识点的重要性、难度等因素。下面是考点及学时:
必修(115个)
一、、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式(30课时,12个)
1.对映; 2.函式; 3.函式的单调性;
4.反函式; 2018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互为反函式的函式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式. 12.函式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四、三角函式(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式;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式线; 5.同角三角函式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的正弦、余弦、正切;
10.周期函式; 11.函式的奇偶性; 12.函式 的图象;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座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引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引数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座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的概率; 2.等可能的概率; 3.互斥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同时发生的概率; 5.重复试验.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数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数的期望值和方;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式的导数;
4.两个函式的和、、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式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式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式的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一些高中数学学习网站
揭示方法:如果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间不够,自己选择可看可不看
十字交叉双乘法没有公式,下面说一下:
那就是利用x^2+(p+q)x+pq=(x+q)(x+p)其中PQ为常数。x^2是X的平方
1.因式分解
即和化积,其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而且可以肯定一个多项式要能分解因式,则结果,因为:数域F上的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f(x),如果不计零次因式的异,那么f(x)可以的分解为以下形式:
f(x)=aP1k1(x)P2k2(x)…Piki(x),其中α是f(x)的次项的系数,P1(x),P2(x)……Pi(x)是首1互不相等的不可约多项式,并且Pi(x)(I=1,2…,t)是f(x)的Ki重因式。
()或叫做多项式f(x)的典型分解式。证明:可参见《高代》P52-53
初等数学中,把多项式的分解叫因式分解,其一般步骤为:一提二套三分组等
要求为:要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2.方法介绍
2.1提公因式法:
如果多项式各项都有公共因式,则可先考虑把公因式提出来,进行因式分解,注意要每项都必须有公因式。
例15x3+10x2+5x
解析显然每项均含有公因式5x故可考虑提取公因式5x,接下来剩下x2+2x+1仍可继续分解。
解:原式=5x(x2+2x+1)
2.2公式法
即多项式如果满足特殊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采用套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故对于一些常用的公式要求熟悉,除教材的基本公式外,数学竞赛中常出现的一些基本公式现整理归纳如下: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a2+b2+c2+2ab+2bc+2ac=(a+b+c)2
a12+a22+…+an2+2a1a2+…+2an-1an=(a1+a2+…+an)2
a3+b3+c3-3abc=(a+b+c)(a2+b2+c2-ab-ac-bc)
an+bn=(a+b)(an-1-an-2b+…+bn-1)(n为奇数)
说明由因式定理,即对一元多项式f(x),若f(b)=0,则一定含有一次因式x-b。可判断当n为偶数时,当a=b,a=-b时,均有an-bn=0故an-bn中一定含有a+b,a-b因式。
例2分解因式:①64x6-y12②1+x+x2+…+x15
解析各小题均可套用公式
解①64x6-y12=(8x3-y6)(8x3+y6)
=(2x-y2)(4x2+2xy2+y4)(2x+y2)(4x2-2xy2+y4)
②1+x+x2+…+x15=
=(1+x)(1+x2)(1+x4)(1+x8)
注多项式分解时,先构造公式再分解。
2.3分组分解法
当多项式的项数较多时,可将多项式进行合理分组,达到顺利分解的目的。当然可能要综合其他分法,且分组方法也不一定。
例1分解因式:x15+m12+m9+m6+m3+1
=m12(m3+1)+m6(m3+1)+(m3+1)
=(m+1)(m2-m+1)(m6+1+m3)(m6+1-m3)
例2分解因式:x4+5x3+15x-9
解析可根据系数特征进行分组
解原式=(x4-9)+5x3+15x
=(x2+3)(x2-3)+5x(x2+3)
=(x2+3)(x2+5x-3)
2.4十字相乘法
对于形如ax2+bx+c结构特征的二次三项式可以考虑用十字相乘法,
即x2+(b+c)x+bc=(x+b)(x+c)当x2项系数不为1时,同样也可用十字相乘进行作。
例3分解因式:①x2-x-6②6x2-x-12
解①1x2
1x-3
原式=(x+2)(x-3)
②2x-3
3x4
原式=(2x-3)(3x+4)
注:“ax4+bx2+c”型也可考虑此种方法。
2.5双十字相乘法
在分解二次三项式时,十字相乘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尤其是某些二次六项式,如4x2-4xy-3y2-4x+10y-3,也可以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其具体步骤为:
(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由前三次组成的二次三项式,得到一个十字相乘图
(2)把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式填在第二个十字的右边且使这两个因式在第二个十字中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含y的一次项,同时还必须与个十字中左端的两个因式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含x的一次项
例5分解因式
①4x2-4xy-3y2-4x+10y-3②x2-3xy-10y2+x+9y-2
③ab+b2+a-b-2④6x2-7xy-3y2-xz+7yz-2z2
解①原式=(2x-3y+1)(2x+y-3)
2x-3y1
2xy-3
②原式=(x-5y+2)(x+2y-1)
x-5y2
x2y-1
③原式=(b+1)(a+b-2)
0ab1
ab-2
④原式=(2x-3y+z)(3x+y-2z)
2x-3yz
3x-y-2z
说明:③式补上oa2,可用双十字相乘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分组分解法。
如(ab+a)+(b2-b-2)=a(b+1)+(b+1)(b-2)=(b+1)(a+b-2)
④式三个字母满足二次六项式,把-2z2看作常数分解即可:
对于一些多项式,如果不能直接因式分解时,可以将其中的某项拆成二项之或之和。再应用分组法,公式法等进行分解因式,其中拆项、添项方法不是,可解有许多不同途径,对题目一定要具体分析,选择简捷的分解方法。
例6分解因式:x3+3x2-4
解析法一:可将-4拆成-1,-3即(x3-1)+(3x2-3)
法二:添x4,再减x4,.即(x4+3x2-4)+(x3-x4)
法三:添4x,再减4x即,(x3+3x2-4x)+(4x-4)
法四:把3x2拆成4x2-x2,即(x3-x2)+(4x2-4)
法五:把x3拆为,4x2-3x3即(4x3-4)-(3x3-3x2)等
解(选择法四)原式=x3-x2+4x2-4
=x2(x-1)+4(x-1)(x+1)
=(x-1)(x2+4x+4)
=(x-1)(x+2)2
2.7换元法
换元法就是引入新的字母变量,将原式中的字母变量换掉化简式子。运用此
种方法对于某些特殊的多项式因式分解可以起到简化的效果。
例7分解因式:
(x+1)(x+2)(x+3)(x+4)-120
解析若将此展开,将十分繁琐,但我们注意到
(x+1)(x+4)=x2+5x+4
(x+2)(x+3)=x2+5x+6
故可用换元法分解此题
解原式=(x2+5x+4)(x2+5x+6)-120
令y=x2+5x+5则原式=(y-1)(y+1)-120
=y2-121
=(y+11)(y-11)
=(x2+5x+16)(x2+5x-6)
注在此也可令x2+5x+4=y或x2+5x+6=y或x2+5x=y请认真比较体会哪种换法更简单?
2.8待定系数法
例7分解因式:2a2+3ab-9b2+14a+3b+20
分析属于二次六项式,也可考虑用双十字相乘法,在此我们用待定系数法
先分解2a2+3ab+9b2=(2a-3b)(a+3b)
解设可设原式=(2a-3b+m)(a+3b+n)
=2a2+3ab-9b2+(m+2n)a+(3m-3n)b+mn……………
比较两个多项式(即原式与式)的系数
m+2n=14(1)m=4
3m-3n=-3(2)=>
mn=20(3)n=5
∴原式=(2x-3b+4)(a+3b+5)
注对于()式因为对a,b取任何值等式都成立,也可用令特殊值法,求m,n
令a=1,b=0,m+2n=14m=4
=>
令a=0,b=1,m=n=-1n=5
2.9因式定理、综合除法分解因式
对于整系数一元多项式f(x)=anxn+an-1xn-1+…+a1x+a0
由因式定理可先判断它是否含有一次因式(x-)(其中p,q互质),p为首项系数an的约数,q为末项系数a0的约数
若f()=0,则一定会有(x-)再用综合除法,将多项式分解
例8分解因式x3-4x2+6x-4
解这是一个整系数一元多项式,因为4的正约数为1、2、4
∵f(1)≠0,f(1)≠0
但f(2)=0,故(x-2)是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再用综合除法
21-46-4
1-220
所以原式=(x-2)(x2-2x+2)
当然此题也可拆项分解,如x3-4x2+4x+2x-4
=x(x-2)2+(x-2)
=(x-2)(x2-2x+2)
分解因式的方法是多样的,且其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一道题很可能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才可能完成,故在知晓这些方法之后,一定要注意各种方法灵活运用,牢固掌握!
没必要自己弄,书店一本(数理化大全)全有,才十元。又详细,又好。
高考数学必考的公式有哪些?数学神级秒杀公式结论都有哪些?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高考数学的公式结论,供参考!
数学32条秒杀公式整理
高没有专门考察的答题,只是一种数学语言的描述工具,在很多问题(诸如:问m的取值范围,a的取值范围)中要以的形式总结回答,使答题规范化就可以了。考数学神级秒杀公式大全 1.函数的周期性问题:
①若f(x)=-f(x+k),则T=2k;
②若f(x)=m/(x+k)(m不为0),则T=2k;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
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
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
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
③关于对称问题
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
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
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b)中心对称。
2.函数奇偶性。
①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
3.函数单调性:若函数在区间D上单调,则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4.函数对称性:
①若f(x)满足f(a+x)+f(b-x)=c则函数关于(a+b/2,c/2)成中心对称。
②若f(x)满足f(a+x)=f(b-x)则函数关于直线x=a+b/2成轴对称。
5.函数y=(sinx)/x是偶函数。在(0,π)上单调递减,(-π,0)上单调递增。利用上述性质可以比较大小。
6.函数y=(lnx)/x在(0,e)上单调递增,在(e,+∞)上单调递减。另外y=x2(1/x)与该函数的单调性一致。
7.复合函数。
(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8.数列定律。
等数列中:S(n)、S(2n)-S(n)、S(3n)-S(2n)成等。
9.隔项相消。对于Sn=1/(1×3)+1/(2×4)+1/(3×5)+…+1/[n(n+2)]=1/2[1+1/2-1/(n+1)-1/(n+2)]
注:隔项相加保留四项,即首两项,尾两项。
10.面积公式:S=1/2∣mq-np∣其中向量AB=(m,n),向量BC=(p,q)注:这个公式可以解决已知三角形三点坐标求面积的问题!
11.空间立体几何中:以下命题均错。
①空间中不同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垂直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内无数条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平面;
⑤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都是棱锥。
12.所有棱长均相等的棱锥可以是三、四、五棱锥。
13.求f(x)=∣x-1∣+∣x-2∣+∣x-3∣+…+∣x-n∣(n为正整数)的最小值。为:当n为奇数,最小值为(n2-1)/4,在x=(n+1)/2时取到;当n为偶数时,最小值为n2/4,在x=n/2或n/2+1时取到。
14.椭圆中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S=b2tan(A/2)在双曲线中:S=b2/tan(A/2)说明:适用于焦点在x轴,且标准的圆锥曲线。A为两焦半径夹角。
=(x+6)(x-1)(x2+5x+16)15.[转化思想]切线长l=√(d2-r2)d表示圆外一点到圆心得距离,r为圆半径,而d最小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7.易错点:若f(x+a)[a任意]为奇函数,那么得到的结论是f(x+a)=-f(-x+a)〔等式右边不是-f(-x-a)〕,同理如果f(x+a)为偶函数,可得f(x+a)=f(-x+a)牢记!
18.三角形垂心定理.
①向量OH=向量OA+向量OB+向量OC(O为三角形外心,H为垂心
②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函数y=1/x的图象上,则它的垂心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19.与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①在非Rt△中,有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②任意三角形射影定理(又称余弦定理):在△ABC中a=bcosC+ccosB;b=ccosA+acosC;c=acosB+bcosA
③任意三角形内切圆半径r=2S/a+b+c(S为面积)
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多,需要把高中三年的数学知识点 总结 起来,这样比较有利于复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 文章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1
考数学知识点:两角和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高考数学知识点: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 .
①若已知切点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利用垂直关系求斜率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 .过圆上的 点的切线方程为
高考数学知识点:线线平行常用 方法 总结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2)公理:在空间中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只直线互相平行。
(3)初中所学平面几何中判断直线平行的方法
(4)线面平行的性质: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的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两平面的交线平行。
(5)线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两直线平行。
(6)面面平行的性质:若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 面相 交,则它们的交线平行。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2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一
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
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因为这是整个高中阶段中最核心的部分,这部分里还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
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对于这部分知识重点考察三个方面:是划减与求值,,重点掌握公式和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这方面难度并不大。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二
三、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四、空间向量4、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和立体几何
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五、概率和统计
概率和统计主要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需要掌握几个方面:……等可能的概率;……;和重复发生的概率。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三
六、解析几何
这部分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掌握几类问题,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要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往往觉得有思路却没有一个清晰的,但需要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做题的准确度。
七、压轴题
同学们在的备考复习中,还应该把重点放在不等式计算的方法中,难度虽然很大,但是也切忌在试卷中留空白,平时多做些压轴题真题,争取能解题就解题,能思考就思考。
高考数学直线方程知识点:什么是直线方程
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向上方向与 X 轴正向的 夹角( 叫直线的倾斜角 )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平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平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平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
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3
1、空间立体几何的结构。包括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结构特征。
2、圆柱侧面积,圆锥侧面积,圆台侧面积,直棱柱侧面积,正棱柱侧面积和正棱台侧面积以及球的面积的求法。
3、柱、锥、台、球体积公式。
4、三视图和直观图。
5、线面平行的判断和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6、统计:用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方、标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两个变量的线性关系。
★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 高三数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 2022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考点总结大全
★ 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 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
★ 高三数学轮复习知识点
★ 高中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一些高中数学学习网站
如果时间不够,自己选择可看可不看
十字交叉双乘法没有公式,下面说一下:
那就是利用x^2+(p+q)x+pq=(x+q)(x+p)其中PQ为常数。x^2是X的平方
1.因式分解
即和化积,其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而且可以肯定一个多项式要能分解因式,则结果,因为:数域F上的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f(x),如果不计零次因式的异,那么f(x)可以的分解为以下形式:
f(x)=aP1k1(x)P2k2(x)…Piki(x),其中α是f(x)的次项的系数,P1(x),P2(x)……Pi(x)是首1互不相等的不可约多项式,并且Pi(x)(I=1,2…,t)是f(x)的Ki重因式。
()或叫做多项式f(x)的典型分解式。证明:可参见《高代》P52-53
初等数学中,把多项式的分解叫因式分解,其一般步骤为:一提二套三分组等
要求为:要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2.方法介绍
2.1提公因式法:
如果多项式各项都有公共因式,则可先考虑把公因式提出来,进行因式分解,注意要每项都必须有公因式。
例15x3+10x2+5x
解析显然每项均含有公因式5x故可考虑提取公因式5x,接下来剩下x2+2x+1仍可继续分解。
解:原式=5x(x2+2x+1)
2.2公式法
即多项式如果满足特殊公式的结构特征,即可采用套公式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故对于一些常用的公式要求熟悉,除教材的基本公式外,数学竞赛中常出现的一些基本公式现整理归纳如下: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a2+b2+c2+2ab+2bc+2ac=(a+b+c)2
a12+a22+…+an2+2a1a2+…+2an-1an=(a1+a2+…+an)2
a3+b3+c3-3abc=(a+b+c)(a2+b2+c2-ab-ac-bc)
an+bn=(a+b)(an-1-an-2b+…+bn-1)(n为奇数)
说明由因式定理,即对一元多项式f(x),若f(b)=0,则一定含有一次因式x-b。可判断当n为偶数时,当a=b,a=-b时,均有an-bn=0故an-bn中一定含有a+b,a-b因式。
例2分解因式:①64x6-y12②1+x+x2+…+x15
解析各小题均可套用公式
解①64x6-y12=(8x3-y6)(8x3+y6)
=(2x-y2)(4x2+2xy2+y4)(2x+y2)(4x2-2xy2+y4)
②1+x+x2+…+x15=
=(1+x)(1+x2)(1+x4)(1+x8)
注多项式分解时,先构造公式再分解。
2.3分组分解法
当多项式的项数较多时,可将多项式进行合理分组,达到顺利分解的目的。当然可能要综合其他分法,且分组方法也不一定。
例1分解因式:x15+m12+m9+m6+m3+1
=m12(m3+1)+m6(m3+1)+(m3+1)
=(m+1)(m2-m+1)(m6+1+m3)(m6+1-m3)
例2分解因式:x4+5x3+15x-9
解析可根据系数特征进行分组
解原式=(x4-9)+5x3+15x
=(x2+3)(x2-3)+5x(x2+3)
=(x2+3)(x2+5x-3)
2.4十字相乘法
对于形如ax2+bx+c结构特征的二次三项式可以考虑用十字相乘法,
即x2+(b+c)x+bc=(x+b)(x+c)当x2项系数不为1时,同样也可用十字相乘进行作。
例3分解因式:①x2-x-6②6x2-x-12
解①1x2
1x-3
原式=(x+2)(x-3)
②2x-3
②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x4
原式=(2x-3)(3x+4)
注:“ax4+bx2+c”型也可考虑此种方法。
2.5双十字相乘法
在分解二次三项式时,十字相乘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对于比较复杂的多项式,尤其是某些二次六项式,如4x2-4xy-3y2-4x+10y-3,也可以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其具体步骤为:
(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由前三次组成的二次三项式,得到一个十字相乘图
(2)把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式填在第二个十字的右边且使这两个因式在第二个十字中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含y的一次项,同时还必须与个十字中左端的两个因式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含x的一次项
例5分解因式
①4x2-4xy-3y2-4x+10y-3②x2-3xy-10y2+x+9y-2
③ab+b2+a-b-2④6x2-7xy-3y2-xz+7yz-2z2
解①原式=(2x-3y+1)(2x+y-3)
2x-3y1
2xy-3
②原式=(x-5y+2)(x+2y-1)
x-5y2
x2y-1
③原式=(b+2-441)(a+b-2)
0ab1
ab-2
④原式=(2x-3y+z)(3x+y-2z)
2x-3yz
3x-y-2z
说明:③式补上oa2,可用双十字相乘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分组分解法。
如(ab+a)+(b2-b-2)=a(b+1)+(b+1)(b-2)=(b+1)(a+b-2)
④式三个字母满足二次六项式,把-2z2看作常数分解即可:
对于一些多项式,如果不能直接因式分解时,可以将其中的某项拆成二项之或之和。再应用分组法,公式法等进行分解因式,其中拆项、添项方法不是,可解有许多不同途径,对题目一定要具体分析,选择简捷的分解方法。
例6分解因式:x3+3x2-4
解析法一:可将-4拆成-1,-3即(x3-1)+(3x2-3)
法二:添x4,再减x4,.即(x4+3x2-4)+(x3-x4)
法三:添4x,再减4x即,(x3+3x2-4x)+(4x-4)
法四:把3x2拆成4x2-x2,即(x3-x2)+(4x2-4)
法五:把x3拆为,4x2-3x3即(4x3-4)-(3x3-3x2)等
解(选择法四)原式=x3-x2+4x2-4
=x2(x-1)+4(x-1)(x+1)
=(x-1)(x2+4x+4)
=(x-1)(x+2)2
2.7换元法
换元法就是引入新的字母变量,将原式中的字母变量换掉化简式子。运用此
种方法对于某些特殊的多项式因式分解可以起到简化的效果。
例7分解因式:
(x+1)(x+2)(x+3)(x+4)-120
解析若将此展开,将十分繁琐,但我们注意到
(x+1)(x+4)=x2+5x+4
(x+2)(x+3)=x2+5x+6
故可用换元法分解此题
解原式=(x2+5x+4)(x2+5x+6)-120
令y=x2+5x+5则原式=(y-1)(y+1)-120
=y2-121
=(y+11)(y-11)
=(x2+5x+16)(x2+5x-6)
注在此也可令x2+5x+4=y或x2+5x+6=y或x2+5x=y请认真比较体会哪种换法更简单?
2.8待定系数法
例7分解因式:2a2+3ab-9b2+14a+3b+20
分析属于二次六项式,也可考虑用双十字相乘法,在此我们用待定系数法
先分解2a2+3ab+9b2=(2a-3b)(a+3b)
解设可设原式=(2a-3b+m)(a+3b+n)
=2a2+3ab-9b2+(m+2n)a+(3m-3n)b+mn……………
比较两个多项式(即原式与式)的系数
m+2n=14(1)m=4
3m-3n=-3(2)=>
mn=20(3)n=5
∴原式=(2x-3b+4)(a+3b+5)
注对于()式因为对a,b取任何值等式都成立,也可用令特殊值法,求m,n
令a=1,b=0,m+2n=14m=4
=>
令a=0,b=1,m=n=-1n=5
2.9因式定理、综合除法分解因式
对于整系数一元多项式f(x)=anxn+an-1xn-1+…+a1x+a0
由因式定理可先判断它是否含有一次因式(x-)(其中p,q互质),p为首项系数an的约数,q为末项系数a0的约数
若f()=0,则一定会有(x-)再用综合除法,将多项式分解
例8分解因式x3-4x2+6x-4
解这是一个整系数一元多项式,因为4的正约数为1、2、4
∵f(1)≠0,f(1)≠0
但f(2)=0,故(x-2)是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再用综合除法
21-46-4
1-220
所以原式=(x-2)(x2-2x+2)
当然此题也可拆项分解,如x3-4x2+4x+2x-4
=x(x-2)2+(x-2)
=(x-2)(x2-2x+2)
分解因式的方法是多样的,且其方法之间相互联系,一道题很可能要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才可能完成,故在知晓这些方法之后,一定要注意各种方法灵活运用,牢固掌握!
没必要自己弄,书店一本(数理化大全)全有,才十元。又详细,又好。
掌握数学公式,对你的考试是有所帮助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2016高考必备数学公式以供大家学习。
2016高考必备数学公式(一)
通项公式的求法:
(1)构造等比数列:凡是出现关于后项和前项的一次递推式都可以构造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
(2)构造等数列:递推式不能构造选修Ⅱ(24个)等比数列时,构造等数列;
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2.6拆法、添项法常见方法:
①已知a1=a,an+1=qan+b,求an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其关键是确定待定系数λ,使an+1 +λ=q(an+λ)进而得到λ。
②已知a1=a,an=an-1+f(n)(n≥2),求an时,利用累加法求解,即an=a1+(a2-a1)+(a3-a2)+…+(an-an-1)的方法。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tan(A/2)=√((1-cosA)/((1+c=5x(x+1)2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式、余弦函式的图象和性质;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常用数学公式表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还有。。。留下你邮箱,我发给你。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cot(A-B)=(cotAcotB+1)/(cotB-cotA)
顶下吧
谢谢……
:∵sin36°=cos54° 即sin(2×18°)=cos(3×18°) 2sin18°cos18°=4(c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式; 9.对数;os18°)^3-3cos18° ∵cos18°≠0 ∴2sin18°=4(cos18°)^2-3 整理得4(sin18°)^2+2sin18°-1=0 解得sin18°=根5-1 除4(要用三倍角公式) 或者用计算器吧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