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是一个开始积累经典文学的阶段,同时也是我们开始学习解读阅读文学的重要基础阶段,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 七年级语文 上全册必背古诗文汇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背诵篇目)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全册必背古诗文汇编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 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 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 乎?”——《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 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贤哉, 回也!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 其乐。 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 如浮云。”——《述而》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 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内篇目
七年级上
1. 《论语》十二则 2. 《春》--朱自清 3. 《秋天》——何其芳 4. 《古代诗歌四首》
5.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
6. 《河中石兽》 7. 课外诗十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要背的内容有如下:
一、《孙权劝学》
二、《卖油翁》
三、《陋室铭》
四、《爱莲说》
五、《河中石兽》
六、《竹里馆》
七、《春夜洛城闻笛》
八、《逢入京使》
九、《晚春》
十、《木兰诗》
十一、《登幽州台歌》
十二、《望岳》
十三、《登飞来峰》
十四、《游山西村》
十五、《泊秦淮》
十六、《贾生》
十七、《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十八、《约客》
为了方便同学们强化记忆,本文中,我整理了七上所有需要背诵的课文、古诗、文言文,有需要的同学们赶快收藏吧!
背诵目录
《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十二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峨眉山月歌》《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江南逢李龟年》《夜上受降城闻笛》《诫子书》《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潼关》
原文
1、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观沧海
作者: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0、峨眉山月歌
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1、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3、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4、《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秋词(其一)》
作者: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潼关
作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七上语文课后古诗10首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龟虽寿(曹)、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
七年级下册: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
八年级上册:长歌行(汉乐府)、野望(王绩)、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黄鹤楼(崔颢)、送友人(李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梅尧臣)、浣溪沙(苏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八年级下册: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终南别业(王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李煜)、登飞来峰(王安石)、苏幕遮(范仲淹)
下面是具体诗句:
龟虽寿
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怀,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2.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10首)
1、《次北固山下》
2、《题破山寺后禅院》
3、《赤壁》
4、《十五夜望月》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过古人庄》
7、《游山西村》
8、《秋词》
9、《西江月》
10、《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
《次北固山下》 元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除钟磬音。
赤壁 唐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宋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五首自己找
给我多点点分 同学一场 谢啦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希望采纳,谢谢:)
4.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及课内的古诗词
长歌行(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王绩)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 送友人(李白)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挥手自兹去,潇潇班马鸣。 秋词(刘禹锡) 鲁山山行(梅尧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七年级上册语文全部古诗
课内的,第15课。
共有4首。
【观沧海】 东汉 曹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岛竦峙(sǒng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zaī),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古诗词背诵,共十首。
【龟虽寿·步出夏门行】 曹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欢喜。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 梦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这些啦,好好加油吧~ 参考资料:语文课本+百度百科。
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十首名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5.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7.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8.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9.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加油!
7.七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
(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 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