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语法中,被动语态是一种用于表示动作被执行而不是执行者的句法结构。当我们希望强调动作本身或其接收者,或者当执行者未知或不重要时,就会使用被动语态。
主动表被动的动词:被动语态的艺术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词的形式。在主动语态中,主语执行动作,动词以主动形式出现。而在被动语态中,主语是被动作所执行的,动词以过去分词形式出现,并由助动词 "be" 或 "get" 加持。
例如,以下句子中的动词以主动语态出现:
> "The dog bit the mailman."(那只狗咬了邮递员。)
在这个句子中,"dog" 是主语,执行了 "bite"(咬)的动作。
将上面的句子转换为被动语态,动词将采用过去分词形式,并由助动词 "was" 加持:
> "The mailman was bitten by the dog."(邮递员被那只狗咬了。)
在这个句子中,"mailman" 是主语,是动作的接收者。动词 "bite" 的过去分词 "bitten" 由助动词 "was" 加持。
使用被动语态有几个好处:
强调动作或其接收者:被动语态可以使我们更加关注动作本身或动作所影响的人或物。 隐瞒执行者:当执行者未知或不重要时,被动语态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而无需指明执行者。 创造更正式的语气:被动语态通常用于正式、学术或技术写作中,因为它可以传达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语气。
然而,使用被动语态也有一定的缺点:
结构可能更复杂:被动句法通常比主动句法更长和更复杂。 可能缺乏动作感:被动语态可以使句子显得更加被动和缺乏动作感。 过度使用可能会削弱清晰度:如果过度使用被动语态,可能会使文章冗长且难以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