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秋月》:中秋夜的思乡之情

招生计划 2025-01-04 10:30:08

苏轼的《中秋月》这首古诗,以其清新优美的意境和感人肺腑的情感,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中秋佳节必读之作。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时值苏轼被贬黄州。

苏轼《中秋月》:中秋夜的思乡之情苏轼《中秋月》:中秋夜的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便点明了主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借两句祝福之词,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普照大地,团圆之人共享美景,而身处异乡的苏轼却只能遥望圆月,遥寄情思。

“圆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仰望天空,发出一连串的疑问。他困惑不解,中秋的圆月为何总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他借酒浇愁,借天抒怀,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倾注于这广袤的苍穹之中。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的思绪不禁飘向天宫,他仿佛看到了一座壮丽的宫殿,那里有琼楼玉宇,仙乐袅袅。他想象着此刻在天宫里过节的亲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渴望乘风归去,与亲人团聚,但却又担心天宫太高,自己承受不住那里的寒冷。“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无奈之下,苏轼只能在月色下起舞,抒发自己的愁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西斜,渐渐隐藏在高楼之后。苏轼却依然无法入睡,他伫立在窗前,目送着月光的离去,心中怅然若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