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打造宜居城市空间

热门职校 2025-01-04 10:27:33

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B51118-2017),对城市绿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类。该标准旨在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营造美好宜居的城市空间。

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打造宜居城市空间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打造宜居城市空间


城市绿地分类

根据标准,城市绿地分为六大类:

公园绿地:城市中心区或公共活动区内的绿地,主要用于休闲娱乐、观光游览。 广场绿地:城市道路、广场等空地内的绿地,主要用于展示景观、营造休憩空间。 防护绿地:城市道路、铁路、水系沿线等敏感区域的绿地,主要用于隔离噪声、粉尘、防护绿化。 街道路侧绿地: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地,主要用于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交通条件。 绿轴绿带:贯穿城市或区域的绿化带,主要用于生态隔离、景观联系、游览休闲。 专用绿地:特定功能的绿地,如体育场绿地、学校绿地、医院绿地等。

分类标准

每个绿地类别都有特定的分类标准,包括绿地规模、绿化覆盖率、景观设计、功能设施等。例如:

公园绿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要有完善的游览设施和服务。 街道路侧绿地:绿化覆盖率在50%以上,宽度不小于2米,要保证行人和植物的通行和生长空间。 绿轴绿带:长度在1公里以上,宽度不小于10米,要结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连续的绿化廊道。

分类意义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规划: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城市绿地,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态等需求。 规范管理:明确不同绿地类别的管理职责、建设要求和使用标准,确保绿地的长久健康发展。 提升品质:通过分类标准的指导,提高城市绿地的建设水平和景观质量,打造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生态保护:绿地分类有助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提升城市居民的宜居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