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朗读

教育资讯 2025-02-22 09:58:37

形容水势汹涌浩大的诗句

【江翻海倒】:犹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1. 关于水势浩大的诗句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朗读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朗读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 次北固山下拼音版朗读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关于水势浩大的诗句 1. 形容水势浩大的成语,古诗词

观沧海 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别有用心上初晴雨后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雨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秦淮夜泊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缘,春潮夜夜深。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册外,行舟绿水前。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南浦 张炎

波溪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灿浦,柳 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滴,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 ,茂林斛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 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监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墓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六前流少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鸣。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面阳外。黯 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 兰红波碧忆潇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心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湿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 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西江月 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进路如今忆惯,此心到处 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闻鹊喜 周密

天水碧,染成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抒霞绡红湿,白 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2. 形容水势浩大的词语

形容水势浩大的词语有翻江倒海、汹涌澎湃、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波涛汹涌。

一、翻江倒海1、拼音:fān jiāng dǎo hǎi2、释义:形容水势浩大,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代指非常艰难的事情。

3、出处:唐·李筌《太自阴经》:鼓怒而走石飞沙,翻江倒海。(译文:鼓声震天,沙土飞扬,石块滚动,水势浩大。)

二、汹涌澎湃1、拼音:xiōng yǒng péng pài2、释义: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声势浩大。

3、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译文:声浪滔天,水流十分湍急、波浪相撞。)

三、波澜壮阔1、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2、释义: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3、出处:南朝·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译文:旅客非常辛苦,水路辽阔。)四、一泻千里1、拼音:yí xiè qiān lǐ2、释义:形容水往下直注流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3、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译文:长江豁然中间奔流,奔腾千里直泻江南。)五、波涛汹涌 1、拼音:bō tāo xiōng yǒng2、释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3、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译文:魏文帝看见波浪又大又急时,感叹道:唉,这就是南北相隔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江倒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汹涌澎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澜壮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泻千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涛汹涌。

3. 形容水势浩大的词语有

【暴风骤雨】: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波路壮阔】:波路:波涛。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同“波澜壮阔”.

【大气磅礴】:磅礴:广大无边际的样子。形容气势浩大。

【翻江搅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声势浩大。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疾风横雨】:疾:急速猛烈。形容声势浩大,来势迅猛。

【江翻海沸】:形容水势浩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澎湃汹涌】:澎湃:大浪互相撞击;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形容声势浩大。

【滔滔滚滚】:大水奔流的样子。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亦比喻声势浩大。

【汪洋大海】:汪洋:形容大水宽广无边。水势极其浩大。也比喻声势极其浩大。

【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汪洋辟阖】:汪洋:水势浩大;辟阖:开和关。水势浩大而开关有制。比喻文笔言谈酣畅淋漓,放得开,收得拢。

【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魆风骤雨】:犹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一片汪洋】: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雨横风狂】: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一、语文基湖光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 ,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22.故时的,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三、作文(怨王孙 李清照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呵呵~我已经考过这样的题了~我是初二的

自己好好学,没有老师,没有网,你也能上清华北大~!不能依靠网络和别人~!

寒作业次北固山下文言文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急求《次北固山下》习题及 1.这是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 律 诗,内容上属 之作。

2.解释加点词语。

次北固山下 次: 停泊 。

客路青山下 客路: 旅途 。

乡书何处达 乡书 家书 。

3.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4.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参:

1.唐 律 思乡

2.停泊 旅途 家信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4.顺利。从3、4句可见

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6.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7.略

2. 次北固山下阅读从全诗看诗人处于怎样

题解]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注释] ①次:停歇,这里指停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②风正:指顺风。 ③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翻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碧绿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的春天早在年底就春风拂面。

家书要传到哪里呢?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

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

3. 次北固山下己亥杂诗浣溪沙阅读其中次北固山下只有一个选择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7.共说了三层意思:①如何对待周围的世界;②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③如何对待自己。 8.提示:不用统一,能从一个方面切入,清楚地说出自己人生态度的变化或结合文章内容只说 自己的人生感悟即可。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答: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答:“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为什么: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9、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4分)10、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4分)答: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

下字准确,“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 因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

(4分)二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并答题①正 、悬 点示出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②作者从炼意着眼,用“生”“入”字,使之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2、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4.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海日升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春意闯入旧年将驱走严冬)(大意相近即可)5、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为什么: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6、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示例:①诗句含义: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②内容: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表现手法:“日”“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修辞方法:“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修辞方法: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7、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请说出理由“阔”用得好,因为它直抒胸意地表达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调也更为响亮“悬”用得好,“悬”字是高高。

4. 2014七年级上册寒作业

《寒作业》七年级参 语 文 单元 一、1.略 2.nèn;歧;攲;诀;zuàn;hàn;dàn 3.D 4.A 5.C(C为比喻,ABD为夸张) 二、6.(参)一个小男孩被做保姆的妈妈带去参加主人的晚宴,妈妈把他安排在洗手间独自享用 晚餐,后来在主人的带动下,很多客人挤到洗手间和小男孩共享晚餐。

7.(参)我始终记得,多年以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小心翼翼地维系了一个 小男孩的自尊。 8.(参)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是的感动,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善 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三、9.吝啬的人(一毛不拔);的浪费(一掷千金);的瀑布(一落千丈);的手(一 手遮天);钱的生意(一本万利);不团结的组织(一盘散沙) 四、10.(1)菊花 (2)桃花 (3)杏花;杨柳 (4)杨花 五、仿句参:我不怕前路漫漫充满艰难险阻/心中的渴望催我踏上征途/一直向前把迟疑抛在脑后 第二单元 一、1.略 2. zhàn;捻;ɡān;gà;臾;zhì;绰 3.C 4.B 5.A 二、6.因为她的妈妈因一场车祸而从此成为了植物人。

7.提示:能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内心真实的感动。 8.提示:采用人称,描写出这位爸爸当时的欣慰、感动,甚至羞怯。

三、9.(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10.(1)青青 (2)尖尖 (3)瑟瑟 (4)田田 五、仿句参:如果山的那边没有海,那又何妨,山那边的海已经早已扎根在我的心底了。

第三单元 一、1.略 2.yùn;niàng;晕;倏;ruò;冽;hé 3.C 4. B 5.B 二、6.①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②那些东西是那么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了般地 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

③母亲不再说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大风里,她几乎开始 跑起来。④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在地上,可是他仍一步又一步地走下去。

⑤她几乎步伐踉跄 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 7.用“赶紧”、“跑”两个词语,写出了“我”要帮“妈妈”的急迫心情;“你去哪里了,怎么不 叫我?”表面上是微微责备,实际上是“我”对“妈妈”不顾恶劣天气外出劳的关切。

“没事似的”则 勾画出了“母亲”怕“我”担心的心理。一问一答,体现的是母女情深。

8.本文中的“母亲”对“我”的过度关心,是由于“我”身体状况,“母亲”感觉到怎么做都 不能解除“我”的病痛,于是就尽全力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这种心情在特定的情形之下是可以理解的。但 我们生活的环境,脱离了这种“特定的情形”,如果做父母的也如同文中的“母亲”一样对待孩子,应该 不利于孩子的正常成长。

三、9.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吃的,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 也没有,吃的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四、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 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仿句参:我若能裁你以为羽翼,我将赠给那受伤的小鸟;它必能展翅翱翔了。我若能挹你以为 种子,我将赠给那荒芜的沙漠;它必变得郁郁葱葱了。

第四单元 一、1.略 2.Jīn;苟;xuàn;zhù;啜;bèng 3.AB 4.D 5.C - 2 - 二、6.这位中年人很懂得沟通的技巧。陌生人向次外出的孩子问话,很有可能把对方“吓”跑。

为 了消除“我”的恐惧心理,在“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之前,紧接着夸奖“我”是“好孩子”,这是稳定 “我”情绪的好方法;又说“你的眼睛多么明亮哪!”是夸奖中带着鼓励,鼓励我勇敢地睁大眼睛看“外 面的世界”,鼓励“我”勇敢地与他对话。果然,沟通成功,“我”向他说出了“哭”的原因。

本文在人生态度方面的启示很多,如:要敢于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在别人过分 的、错误的做法面前不能一味忍让;要学会快乐地独处;要学会和他人共处;等等。 三、9.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蟾蜍、顾兔、婵娟、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等等。

10.(1)池小能将月送来。出处: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上的对联。

(2)一亭山色月窥人。出处:这是阿里山古月亭上的对联。

四、11. 首:嫦娥;第二首:吴刚;吴刚;嫦娥 五、仿句参:他的到来当然是值得欣慰的,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归来者,而是一个遗憾的告 者。 第五单元 一、1.略 2.嚣;狩;忌;hái;yīn;筹 3.B 4.A 5. B 二、6.(参)次:目送儿子上小学,儿子不断回头;第二次:目送儿子出国留学,儿子却没 有回头一瞥;第三次:在高楼的窗口默默目送儿子乘公交车。

7.(参)不可以。理由如下:(1)不能把“闪入”换成“没入”,“闪入”表明时间短, 动作迅速,而“没入”则不能表达出动作的迅速;(2)“瞥”比“望”时间短,更能说明妈愿望之 小,要求之低,只要儿子回头看一眼自己。

8.(参)(1)我的期望,期望儿子能回头。 (2)空。

5. 《次北固山下》的阅读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椅子传神

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描述了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表达了时令的迅速交替,时光逝去的匆匆不可待,从而让身在旅途中作者从中生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也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理由是在春节将至的条件下对家乡的思念。

6. 二年级语文寒作业

寒作业:二年级上册语文4,附参参:一、看拼音,写词语.kùn nán fēnɡ shōu xuě huā fēi chánɡ kuài lè( 困难 ) ( 丰收 ) ( 雪花 ) ( 非常) ( 快乐 )īn mìnɡ yǎn jinɡ cūn zhuānɡ ɡōnɡ yuán biǎn dɑ( 拼命 ) ( 眼睛 ) ( 村庄 ) ( 公 园 )( 扁 担 )二、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漂( piào)亮 漂( piǎo)白 漂(piāo)浮传(chuán )说 传(zhuàn)记 转(zhuǎn)身三、加上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例:京(凉)(凉快)良(粮)(粮食) 令(领)( 带领) 火(伙)(伙伴 )台(抬)( 抬头) 白(柏)(柏树) 申(神)(神仙)三、照样子,写一写。

森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红通通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很高很高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又大又圆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四、略。五、从下面句子找出意思相反的字词写出来。

1.人们想出种种办法,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好 )—( 坏 )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进 )—( 退 )3.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我很暴躁。 (温和 )—(暴躁 )六、连词成句,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做玩具 喜欢 动手 自己 我们我们喜欢自己动手做玩具。2、谁的 你们 呀 大 本领你们谁的本领大呀?3、太有趣 啦 这个 故事 真是这个故事真是太有趣啦!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山顶上的几块巨石就像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1、火红的枫叶就像一只只蝴蝶。

例: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2、小兔子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例:我去拜访刺猬,可是他的洞口仍然被乱草封着,估计这个懒家伙还在睡觉呢!3、我去找小明去图书馆,可是他不在家,估计他出去玩了。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4、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八、连一连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有志不在年高 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共有( 4 )个自然段,第( 4)自然段写小猫收到小鸡的贺年卡。2、小猫在贺年卡上印了( 红艳艳的梅花 )。

3、小鸡在贺年卡上印了( 绿油油的竹叶 )。4、如你是小华,新年快到了,请你在下面这张贺年卡上给家人或朋友写下祝福的话。

亲爱的妈妈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小华12月31日十、留言条3月11日下午王明去找张丽,他想明天和张丽一起去中山公园植树,可是张丽不在家,他写了一张留言条,让张丽明天上午7点30分在家等他一起去。请你帮王明写张留言条。

张丽:明天7:30在家等我和你一起到中山公园植树。王明3月11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