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茱萸的驱邪避灾传说

教育资讯 2025-01-04 10:29:58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其中,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传承至今。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插茱萸呢?

重阳节茱萸的驱邪避灾传说重阳节茱萸的驱邪避灾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瘟疫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一天,一位名叫桓景的仙人路过,见此情形,便采下茱萸叶,分发给百姓,让他们佩戴在身上。瘟疫就此平息。从此,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插茱萸以辟恶气,茱萸气辛烈,故能辟鬼气。"

古代人认为,茱萸气味辛烈,具有辟邪驱虫的作用。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茱萸可以避灾祛疫,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

此外,茱萸还有驱虫的作用。重阳节前后,正是蚊虫滋生的季节。佩戴茱萸可以有效驱除蚊虫,避免蚊虫叮咬引起的疾病。

除了辟邪驱虫之外,茱萸还有其他吉祥的寓意。茱萸谐音"除忧",因此也有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驱除忧愁,带来吉祥和好运。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逐渐简化,人们不再佩戴茱萸叶,而是用茱萸花或茱萸香囊来代替。但其寓意和功能并没有改变,仍然是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象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