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八法五步教学视频张东武如下:
太极八式慢动作分解教学视频 太极拳八个基本动作
太极八式慢动作分解教学视频 太极拳八个基本动作
太极八式慢动作分解教学视频 太极拳八个基本动作
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口令如下:
起势;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右采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左采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进步左右棚势;退步左右捋势;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退步左右采势;进步左右挒势;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中定左右势;十字手;收势。
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
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运动用的太极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八法五步教学:
1、太极八法是指太极拳的八大,太极拳的基本功,受太极拳习练者和深研者所重视。八极拳的金刚八式,招式是学别人的,但是发的是八极拳的十字顶拔劲,动作规格是八极拳的沉肩坠肘、顶顶拔腰、立身中正等等,就是说这金刚八式外形是别人的,内涵还是八极自己的。
2、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谓为太极八法。八法里面包含了手法和腿法。“进退”是步法!“顾盼”带“目”字旁,是眼法!“顾”是对焦、是盯着看的意思。“盼”是余光,是扫视的意思。“定”是身法!
3、从“飘浮”拳理讲,如果一方以掤打过来,手上不挂力,松空手掌,对方以力接,瞬间接手方脚下飘浮似上了船,船左右上下摆动,脚下重心丢失没有了根基。掌形舒展有助于全身放松,有助于体内气机的活跃,而十指又、驾驭着掌形。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走架时要留意掌习练太极拳时间不长的人,有时打着打着,由于要关照其他要领分散了注意力,会不知不觉掌指松懈无力。
式仙人放剑
(1)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作;此为预备式。
(2)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眼看两手。
(3)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5)再将左腿弯曲且脚尖外展;两手握成空心拳相靠。
(6)然后两腿形成右剪刀步(须右脚前踏一步后再做),两掌作左下按而右前击之状。
第二式乾坤盘球
(1)两脚分开,约两肩之宽(大开马式),脚尖微向外撇;两手臂大环抱于胸前,此乃预备式。
(2)重心左移至左腿;右手下降至左掌之下并与其形成“抱球状”(掌心相对)。
(3)再将重心右移;右手托移至右侧方且左手与此同时降压至左下方(手心朝下)。
(4)右手翻腕即使之手心朝下并在与此同时左手移至右下侧方而变为“抱球状”。
(5)身体重心再向左移并同时降压右掌,移动左掌。
第三式美人照镜
(1)左脚踏进一步至“左前旁门”并使之形成“左弓字步”;与此同时,左臂上架于头顶处(其左掌上照且掌心向上,掌指向左),而右掌则以掌缘为重点击向“中盘”位置。
(2)再迈步踏“右弓字步”至“右旁门”;与此同时右臂上架而将左掌击出。
第四式顺水推舟
(1)左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寒鸡步”(左虚右实);两臂圈于胸前且将两掌之掌心相对。
(2)两腿不动,两臂上抬并伴之两掌吊于头顶左,右侧方。
(3)两掌以其掌缘为重点,向中盘推出;与此同时,左脚再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左弓字步”。
(4)再摆架成“右寒鸡步”,并将两掌吊于头顶。
(5)右脚踏进半步使之形成“右弓字步”;与此同时两掌自头顶上方送出直至“中盘”方位作前推状。
第五式金鸡
(1)左脚踏进半步且令两膝略作弯曲;而两掌则平摊于上腹部位作自然上提状,以便助之下一动作
(2)左脚踏实并支持与控制身体平衡;与此同时,右腿抬起且勾起脚尖即形成“右独提膝式”;而两掌则变为空心拳从两侧抛出取向上盘——此为双拳挂“太阳”法。
(3)再将身体右转,右脚踏进并落地支持身体平衡;然后,两拳变掌平摊腹前继而复变为空心拳抛向上盘;与此同时左膝提起形成“左独提膝式”。
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是卷脑式,搂膝拗步,野马分禁,云手,金鸡,蹬脚,揽雀尾,十字手。
1、卷脑式
转身翻手摆掌,屈臂卷脑,前推后收,转身翻手摆掌,屈臂卷脑,前推后收。
2、搂膝拗步
转腰摆手收脚,上步屈臂,弓步搂推,后坐摆脚,转腰摆手收脚,上步屈臂,弓步搂推。
3、野马分禁
转身坐腿分手,收脚抱球,转身上步,弓步分靠,坐腿撇脚转身,收脚抱球,转身上步,弓步分靠。
4、云手
摆手翻掌,转身左云,翻手收脚,转身右云,翻手出脚,转身左云侧翻手,转身右云,翻手收脚,转身左云,翻手出脚,转身右云,侧弓步翻掌。
5、金鸡
坐腿转腰落手,提右脚挑掌,落脚落手,提左脚挑掌。
6、蹬脚
落脚抱手,提右膝抱手,分手登脚,落脚抱手,提左膝抱手,分手登脚,落脚抱球。
7、揽雀尾
转身上步,右弓步前棚,提左手旋臂,后坐下捋,转身后捋,转腰搭手,弓步前挤,弓步(平分)抹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转身分手扣脚,收脚抱球,转身上步,弓步前棚,提右手旋臂,坐下捋,转身后捋,转腰搭手,步前挤,弓步(平分)抹掌,后坐引手,弓步前按。
8、十字手
撇右脚,右弓步分手,扣右脚,左弓步棚掌于胸前,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两手举抱。
在《期刊:每周打2次太极拳 老人跌倒风险下降6成!》中,我们介绍了太极拳对于长辈的种种好处,但是如果以前没有太极拳基础,大家还是找不到入门的办法,因此,特别跟大家介绍太极八式,希望大家可以跟着动起来。
蓝青复健诊所医师蓝青表示,从运动推广的观点来看,太极拳合乎经济与方便的原则,适合在社区中练习。「太极拳是中等强度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容易持续练习,是心血管疾病很好的复健运动,」
那么,零基础的我们不妨从基础的太极八式开始练习,下面HEHO君整理了太极八式加上起势与收势共10个动作,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看看。
1.起势
口诀:1. 垂手立正 2. 向左开步 3. 两手平提 4. 曲膝下按
起势是太极拳由无极到太极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蓝青就表示,太极拳修身也修心。那么身心该如何调整?说简单点,就是要「站好、松好、静好」,站稳了,身体自然放松,心态调整平稳,再迈出步。
2.左右倒卷肱
口诀:1.右后划弧 2. 弯肘提腿 3. 退步推掌 4. 左后划弧 5.弯肘提腿 6. 退步推掌 7. 右后划弧 8. 弯肘提腿 9.退步推掌 10.左后划弧 11.弯肘提腿 12.退步推掌
注意左右倒卷肱要重心平稳、点起点落、轻起轻落。「重心平稳」是指提腿时身体重心不要升高,落步时重心不要降低,身体不要在退步中出现明显的起伏现象;「点起点落」、「轻起轻落」是指动作以轻灵柔和,由点及面。
3.左右搂膝拗步
口诀:1.右落左拨 2.丁步反提 3.弯肘开步 4.弓步搂膝推掌 5.后坐撇脚 6.丁步反提 7.弯肘开步 8.弓步搂膝推掌 9.后坐撇脚 10.丁步反提 11.弯肘开步 12.弓步搂膝推掌
搂膝拗步的关键是,前后两脚不可以站在一条线上,因为这样容易产生重心不稳的现象,必须后一脚与前一脚彼此都要横向隔开,距离约与肩膀同宽。
4.左右野马分鬃
口诀:1.微向右转 2.丁步右抱 3.微向左转开步 4.弓步左分 5.后坐撇脚 6.丁步左抱 7. 微向右转开步 8.弓步右分 9.后坐撇脚 10.丁步右抱 11.微向左转开步 12.弓步左分
「转体」和「抱手」的动作是同时进行的,要在转体的带动下一同完成。「抱球」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两臂之间犹如抱一个气球,既要抱得住,又不使气球触著身体。因此两臂的动作要松而不软,右臂呈弧形,高与肩平。
5.云手
口诀:1.后坐扣脚 2.右转按捋 3.勾手变掌 4.左云换重 5.反掌并步 6.右云换重 7.反掌开步 8. 左云换重 9.反掌并步 10.右云换重 11.反掌开步 12.左云换重 13.反掌并步
身体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松腰松胯。两臂随腰的转动而运转,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身体重心稳定,两脚掌先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
6.金鸡
口诀:1.弓步撩掌勾手 2.提膝挑掌 3.退后落步 4.提膝挑掌
右腿全蹲时,上体不要过于前倾;左腿伸直,左脚尖要向内扣,两脚脚掌全部着地;左脚尖与右脚跟踏在中轴线,单著的腿要微屈,右腿提起时脚尖自然下垂。
7.蹬脚
口诀:1.后坐扣脚 2.弓步绞臂 3.丁步叉抱 4.提膝反掌 5.开掌蹬脚 6.收腿抱掌 7.落步穿掌 8.弓步绞臂 9.丁步叉抱
两手分开时,腕部与肩齐平;蹬脚时,左腿微屈,右脚尖回勾,力点在脚跟。
8.左右揽雀尾
口诀:1.右转撇脚 2.丁步右抱 3.弓步左掤 4.向左旋腰 5.丁步左抱 6.右转开步 7.弓步右掤 8.左抱右拈 9.后坐左捋 10.弓步前挤 11.后坐反掤 12.左转扣脚 13.丁步斜按
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子、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不超过10公分。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维持弧线。
9.十字手
口诀:1.后坐扣脚 2.右转开掌 3.左坐沉肘 4.叉抱并步
两手分开和合抱时,上体不要前俯,站起时身体自然正直,头微向上顶,下颏稍向后收;两臂环抱时须舒适,沉肩垂肘。
10.收势
口诀: 1.反掌下按 2.立正还原
太极拳运动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虽然太极拳对于场地的要求不高,的运动群体又是老人家,大家可不要就轻忽了这项运动,太极拳属于中强度的运动,初次运动时,千万不要低估它的运动量,导致身体的不适应,更不要保持着一天打渔三天晒网的心态。太极拳内外兼修,记得保持轻松但沈稳的心情,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喔。
85太极拳赵幼斌全部分解动作如下:
式-预备势
第二式-起势
第三式-揽雀尾
第四式-单鞭
第五式-提手上势
第六式-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手挥琵琶
第九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十字手
第十五式-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肘底看捶
第十七式-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斜飞势
第十九式-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左搂膝拗
第二十二式-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撇身捶
第二十五式-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单鞭
第二十八式-云手
第二十九式-单鞭
第三十式-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转身左蹬脚
第三十三式-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回身右蹬脚
第四十一式-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斜单鞭
第四十九式-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单鞭
第五十二式-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单鞭
第五十五式-云手
第五十六式-单鞭
第五十七式-下势
第五十八式-金鸡
第五十九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式-海底针
第六十五式-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单鞭
第七十式-云手
第七十一式-单鞭
第七十二式-高探马带穿掌
第七十三式-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单鞭
第七十七式-下势
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转身摆莲
第八十一式-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收势
扩展资料: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
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
八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分为卷肱势、搂膝拗步、野马分鬃三部分。
一、卷肱势。
1 、身体稍右转,步型不变。左手逆缠,向前转出至胸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同时,右手逆缠,向右后斜上方转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右后方,目视右手。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2 、两手再变逆缠,右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右腮侧,堂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左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
3 、身体左转,步型不变,右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左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左前上方;同时,左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眼法不变。
4 、身体继续左转,步型仍为马步:左手逆缠向左后斜上方转出至肩高,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左后方, 目视左手。接着,两手变顺缠,掌心翻向上。
5、两手再变逆缠,左臂同时屈肘向内,手至左腮侧,掌心斜向前,掌指斜向上;右手在原处做逆缠旋转,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目视前方。
6 、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左手继续逆缠,向前经右臂上侧向前转出,手同胸高,掌心斜向前下方,掌指斜向右前上方:同时,右手继续逆缠向下转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斜向前。眼法不变。
二、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腰微右转,右胯根微内收,左腿提起,重心渐渐完全转移到右腿,随转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带动右掌弧形下落经右胯侧,随下落随着臂外旋使右掌心渐渐翻左右搂膝拗步朝上。
同时,左掌也随转腰向前向里经右胸,腹前弧形向下移,随移随着左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眼随转腰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关及右掌。以上动作同前左膝搂拗步。
2、右搂膝拗步。腰渐渐左转,左脚以脚跟为轴,脚尖外撇约45度,随转体左掌渐渐弧形向左后移,随移随着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同时,右掌也随转体自前向里弧形向左下移,随移随着手臂内旋使掌心翻朝下。
眼随转体向前平视转移,眼神要顾到左掌。重心渐渐全部移于左腿,右脚向前提起,身体继续微左转:随转腰左掌弧形向左斜角上移,右掌继续向左弧形落在腹前:眼神稍关左掌即移顾右掌。
右脚向前落下,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渐渐移向右腿到全脚踏实,身体也同时渐渐右转,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
同时,右掌随转体向下,经右膝前成马蹄形搂到右胯旁,左掌也随着重心前移和身体右转继续弧形向上,经左耳旁向前推出。眼在一观到右掌搂过膝部,即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左掌前击。
3 、左楼膝拗步。动作与右搂膝拗步相同,就是左右式相反。
三、野马分鬃。
预备动作。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膝部稍微弯曲。双手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
抱手收脚。上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手掌心相对,右上左下,右手大体与肩平,在右胸前做出“抱球”的姿势。接着左脚跟抬起,转向右侧,眼看右手。
转体上步。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 脚跟轻着地,重心仍在右腿,两脚保持约20厘米距离。弓步分手,上体挺直,继续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