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高考改革形势案例分析的信息

各省高考 2025-01-04 10:18:35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

前言:

关于新高考改革形势案例分析的信息关于新高考改革形势案例分析的信息


关于新高考改革形势案例分析的信息


关于新高考改革形势案例分析的信息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改革事关民生大计,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自《实施意见》总体方案出台后,对高考改革举措的议论从未停止。

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3”指的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必须选择的科目;而“1”则是从物理、历史两门中必须选择一科学习;“2”是从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中4个科目选择两个科目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足对于物理、历史的欠缺,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优点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类似于之前的文理分科),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成绩对比可能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的再次发生。

新高考3+1+2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虽然说新高考3+1+2模式的起动已经取消了文理科,但是物理和历史类分类下达和分类录取实际上已经有文理分科的迹象;

赋分起点还可以降低,建议降为20分,一分一档,采用山东模式进行转换赋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造成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这对于一部分同时钟爱物理历史学科的同学来说,是一种遗憾。

在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解决了物理弃考的问题后,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除非学生,普通的学生即使在选了最难的物理后一般不会再选第二难的化学。

新高考3+1+2模式比3+3模式好在哪里 相比“3+3”模式,“3+1+2”模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信也能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高等学校的肯定。该模式中的“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有可能是120分。这个模式是经过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如下:

新高考改革政策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高中教育的变化和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综合录取”。新高考改革最终的目标是使高考成为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水平考试”)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高中学科学习成果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水平考试的科目、范围和难度与高中教育课程相适应,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高水平考试,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为自己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高考改革政策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使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需求,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img]

新高考下以升学为导向的生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改革事关民生大计,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自《实施意见》总体方案出台后,对高考改革举措的议论从未停止。

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3”指的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必须选择的科目;而“1”则是从物理、历史两门中必须选择一科学习;“2”是从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中4个科目选择两个科目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足对于物理、历史的欠缺,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优点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类似于之前的文理分科),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成绩对比可能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的再次发生。

新高考3+1+2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虽然说新高考3+1+2模式的起动已经取消了文理科,但是物理和历史类分类下达和分类录取实际上已经有文理分科的迹象;

赋分起点还可以降低,建议降为20分,一分一档,采用山东模式进行转换赋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造成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这对于一部分同时钟爱物理历史学科的同学来说,是一种遗憾。

在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解决了物理弃考的问题后,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除非学生,普通的学生即使在选了最难的物理后一般不会再选第二难的化学。

新高考3+1+2模式比3+3模式好在哪里 相比“3+3”模式,“3+1+2”模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信也能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高等学校的肯定。该模式中的“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有可能是120分。这个模式是经过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如下:

新高考改革政策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高中教育的变化和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综合录取”。新高考改革最终的目标是使高考成为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水平考试”)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高中学科学习成果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水平考试的科目、范围和难度与高中教育课程相适应,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高水平考试,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为自己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高考改革政策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使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需求,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 严铁军

期盼已久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27日终于发布了,这与我个人的期待晚了几个月,想其原因,应该是与政策的对上争取、《方案》在全国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承上启下的任务、对《方案》各方意见的统一和面对生源大省的复杂情况的稳妥慎重等都有关系。迟迟不公布《方案》,真有点担心部分学校2017级课程安排,应对不当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令人放心的是,等级考的时间安排到了2020年六月初夏季高考之后,这样高中学校2017级的课程安排会从容得多了。从现已发布的《方案》分析,可以说“亮点纷呈”。

一、《方案》发挥了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改革)中省级层面承上启下的作用。新高考改革开始启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边试边改,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多样化选择性”教育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为后续改革的省市提供给了宝贵经验。第二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只有山东、海南、、天津四个省市,而在这四个省市中山东作为生源大省,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各类生源分布情况,都比海南、、天津更为复杂多样,山东《方案》无疑承担了继承、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山东发布的《方案》看,山东《方案》在对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继承和发展上积极有效,山东改革的过程延长了,坡度变小了,改革思路更加稳妥,符合了山东教育生源基数庞大、经济发展别较大、教育竞争较为激烈、改革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山东《方案》着力解决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山东《方案》对第三批第四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堪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版。

二、抛开春季高考看,《方案》继承了浙沪两省市的宝贵经验。在学科选择性方面实行了等级考和合格考,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实行了等级考的分级赋分、折算计分的办法;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实行了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成绩二选一;推动和深化了三位一体招生,等等。

三、《方案》着眼于问题导向,致力于规避和解决问题,使得《方案》更符合山东实际。1.《方案》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了合格考和等级考,合格考覆盖了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仅仅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而且难度较小,考试进行每学年组织两次,只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合格考成绩合格后学生可以更加安心准备等级考和高考科目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方案》中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学生选科的`组合方式有20种,方便了高中学校的课程摆布,选课走班的复杂性降低。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考且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之后进行,使得高中学校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学科学习时间上大的波动;也规避了两次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引发的学生的“占位考”。

3.等级考赋分办法在100分中取80分按照A(3%)、B+(7%)、B(16%)、C+(24%)、C(24%)、D+(16%)、D(7%)、E(3%)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分区间为10分,分别为-100、81-90、……21-30,这种等级分布和每个等级占10分的策略,基于山东省历届高考成绩分布大数据的支撑,让3%的同学去分配-100的分数而不是平均10%的同学,这样学生优势更大,体现了对学生学科“长板”的重视,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成为《方案》的一个突出亮点。

4.为了更细致体现学生在全省同学中的学科水平和本学科水平成绩在招录总分中的公平占比和贡献,等级赋分还实行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的转换,即将原始成绩在相应比例区间的位置比等价为相应级次10分区间的位置比对应的位置分数,并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计入录取总成绩。这实际是对于进入相应等级区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转换成绩的排序,并让这一成绩影响到录取总成绩,由于这一成绩的运作区间是1分,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原始成绩相1分,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可能相三分现象。《方案》可以说在等级赋分办法上大大减少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转换中分数的变形程度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对于招录总成绩的贡献问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比较”上的公平。当然,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分值临界点问题无法规避,极少部分人会幸运,所选三门都幸运的可能性也会有概率的正态分布,而且会有所抵消,所以,这一点已经瑕不掩瑜。

总体看来,山东《方案》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上级在审批这一方案时也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支持态度,在充分借鉴浙沪两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山东的新高考改革采取缓步推进的策略。可能有舆论会认为方案较为“保守一点”,但对于山东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所处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和所应当起到的试点的任务和作用,“保守一点”应当是必需的,相信对于有过改革体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的。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以何种学习方法进行应对?对影响的初中生来说,需要如何提前进行准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新高考下三大科目

都有哪些变化?

新高考下,语文命题出现了7大变化。

1.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3.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5.文言文考试变化;

6.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更注重综合性;

7.高考作文,作文要重视议论文,但不能放弃叙事文,还要“防止套题”。

新高考下的数学不再分文理科,将可能出现的五类新题型。

多选题:选择题不,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考生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并不,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新高考下的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

每个学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2

针对不同科目

如何应对调整学习方法?

语 文

新高考让大家更加重视语文,而语文学不学成绩都一样的论调也正式被。

1.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除了平时的学习积累外,更需要提升在阅读理解、理解分析等能力。毕竟语文的学习不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升。

2.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更包括课外知识的积累。平时多读一些课内外名著,多积累诗词、文言文等知识,在逐步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数 学

数学不再分文理科,意味着数学的难度将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高分。新高考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重视三大模块

高中数学主要有函数、几何、统计概率三大模块,公式务必熟记于心,打下基础,考试才能充分发挥好水平。

2.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按照能力角度来说,有五种数学思想,分别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及“一般和特殊的思想”。

3.要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最忌讳盲目刷题。每个同学应该针对所学过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英 语

现在英语一年两考,因为有两次机会,这样的政策更加公平科学,也能让学生们相应地缓解压力。但相应的,因为多一次机会,失误会大大减少,学生的英语普遍均分上涨,竞争压力也有所提高。

1.打好英语基础,巩固四大模块

高考英语,无外乎四大模块——听力、语法词汇、完型阅读、翻译写作,这四大模块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巩固四大模块。

2.重视英语思维,关注英语文化

英语的变革,从另一方面表明,只靠记硬背单词、课文的方法已经无法让英语成绩脱颖而出。英语考查最终还是要重视英语思维,多了解与关注与英语相关的文化。

3.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最重要的无外乎听说读写,只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才是真正掌握英语知识。学习英语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纸分数,而是真正掌握并理解一种语言。

3

初中生应如何提前准备?

1.学习上

新高考是趋势,即使今年自己的省份没有实行,在未来几年内也必定会实行。

初中生要根据新高考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上的调整。平时多关注一些高考政策及高考要求,提前顺应改变。

2.心态上

部分2019年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初三的学生将会是新高考改革后的批学生。

新高考并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改革与变化,从心理上不再畏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应新高考提出的要求。

毕竟已经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并不多,所以新高考带给学生多少的未知与挑战,现在并无一个明确的定论。

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是通过高中阶段育人模式的改革来推动高校育人能力的提升和招生模式的优化。在研究目前高中阶段生涯教育的基础上,向阳生涯分析了新高考改革下以升学衔接为导向的生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应以改革为契机,优化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1. 生涯教育脱节更加凸显

当前,新高考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就现状看,高中阶段仍强调应试教育,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兴趣爱好。尽管进入大学阶段开始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对专业选择和生涯规划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从 而对未来产生迷茫,对专业和前途失去信心。因此,科学的、连续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生涯理念的传输对于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 生涯教育不能成为贯穿学生一生的指导性教育

随着上海和浙江首批高考制度改革试点的出台,截至2019年,已有10多个省市加入试点,新高考改革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但目前学校、家长和学生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迷茫与焦虑,这种情况的出现,表面上是对新模式的不适应,深层次原因则是高中与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一体化内容及生涯合作机制的缺失。一体化生涯教育的内涵是从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指导转变为学生全面持续发展;从单纯的培养选科、选专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转变为学生整合自我和外部世界,具备适应未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使之能够实现终身发展。

3. 生涯教育课程无法满足高中生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迫切需求

“没有课程,教育便没有了借以传递其要旨、传达其意义和传播其价值观的媒介或工具。聚焦于如何提高升学衔接度,更好地发挥生涯教育课程“专业成才,精神”的育人功能是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精心设计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提供由粗略到细致的职业世界图景,学生由宽泛到具体、由浅入深地认识职业世界和自身的职业性向,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或专业领域。”而目前高中和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现实学校的内在需求不一致,高中以提升高考成绩为要务,大学则不能真正解决“以本为本”的问题,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导致高中和大学的生涯课程地位不高,课程化建设“被动安排”。

综上可以看出,新高考改革后生涯教育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加以重视。

1. 整个对以升学衔接为导向的生涯教育不够重视

科考制度在我国的人才选拔中有着的历史和文化氛围,其对认知的影响也异常深刻,传统高考招生制度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却在形式上保证了考生平等竞争。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高考制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发生着相应的职能转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道路上,高考已不再仅仅承担着单一的能力选拔职能,这也是近年来多种高考选拔体制补充的必然趋势,而新高考改革也是迎合这种趋势所做的重大探索。相比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职能不断迭代升级,观念的转变却略显迟缓。这种观念的落后更多体现在父母对孩子应试科目成绩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其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能力。在观念没有完成合理转变的前提下,父母作为孩子需求的重要实践者往往会产生对孩子需求的曲解,从而不能将孩子的迫切需求有效转变成真实需求,这也促使学校不能积极作为。这种由观念所导致的需求萎缩也是以升学衔接为导向的生涯教育不够重视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以升学衔接为导向的生涯教育发展受限的重要原因。

2. 职业生涯教育体制没有完成合理教育的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

目前,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设置无论从师资配置还是机构设置上,都是将职业生涯教育的职能定位为原来课程体系的补充。这种定位完全不能满足已有课程的效果划分,也大大限制了其对学生多样化测评、规划和教育的需求。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仅着眼于某一门课程或某几个活动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因此,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学科辐射价值。要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在新高考环境下的职能发挥,就要在机构设置和师资配置以及制度规范中体现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成长成材为中心的职能需求。 然而,目前多数高中教师都从师范院校毕业,职业生涯教育缺少切身体会,在指导学生职业规划方面存在困难。此外,部分学校开展的生涯教育过度追求特色化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在生涯发展中的实际需要,导致课程研发力度缺乏,教育宣传途径相对有限,这也是目前职业生涯教育所提供的服务滞后于学生在新高考环境下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3. 职业生涯教育没有完成其职能转变

职业生涯教育的设立原本是对学生个性发展探究的重要课程补充,但是目前这一职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由于长时间服务于旧高考体制的课程思维、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体系无法与高考改革同步完成职能转变和职能回归,导致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生往往存在困惑与迷茫。因此,在新高考体制下,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更好地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学生的学习及心理成长相结合,实现学生升学成长“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冶。

向阳生涯ccp生涯规划师课程是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认证培训课程。 该课程由职业规划事业开创者向阳生涯专家团队研发,旨在培养一批兼具视野和本土落地能力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人才, 想要学习专业、原汁原味、能够真正实际运用帮助学生的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知识就到向阳生涯 !

“新高考”命题变化,学生究竟如何应对?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改革事关民生大计,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自《实施意见》总体方案出台后,对高考改革举措的议论从未停止。

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3”指的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必须选择的科目;而“1”则是从物理、历史两门中必须选择一科学习;“2”是从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中4个科目选择两个科目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足对于物理、历史的欠缺,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优点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类似于之前的文理分科),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成绩对比可能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的再次发生。

新高考3+1+2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虽然说新高考3+1+2模式的起动已经取消了文理科,但是物理和历史类分类下达和分类录取实际上已经有文理分科的迹象;

赋分起点还可以降低,建议降为20分,一分一档,采用山东模式进行转换赋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造成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这对于一部分同时钟爱物理历史学科的同学来说,是一种遗憾。

在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解决了物理弃考的问题后,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除非学生,普通的学生即使在选了最难的物理后一般不会再选第二难的化学。

新高考3+1+2模式比3+3模式好在哪里 相比“3+3”模式,“3+1+2”模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信也能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高等学校的肯定。该模式中的“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有可能是120分。这个模式是经过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如下:

新高考改革政策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高中教育的变化和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综合录取”。新高考改革最终的目标是使高考成为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水平考试”)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高中学科学习成果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水平考试的科目、范围和难度与高中教育课程相适应,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高水平考试,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为自己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高考改革政策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使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需求,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 严铁军

期盼已久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27日终于发布了,这与我个人的期待晚了几个月,想其原因,应该是与政策的对上争取、《方案》在全国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承上启下的任务、对《方案》各方意见的统一和面对生源大省的复杂情况的稳妥慎重等都有关系。迟迟不公布《方案》,真有点担心部分学校2017级课程安排,应对不当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令人放心的是,等级考的时间安排到了2020年六月初夏季高考之后,这样高中学校2017级的课程安排会从容得多了。从现已发布的《方案》分析,可以说“亮点纷呈”。

一、《方案》发挥了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改革)中省级层面承上启下的作用。新高考改革开始启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边试边改,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多样化选择性”教育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为后续改革的省市提供给了宝贵经验。第二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只有山东、海南、、天津四个省市,而在这四个省市中山东作为生源大省,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各类生源分布情况,都比海南、、天津更为复杂多样,山东《方案》无疑承担了继承、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山东发布的《方案》看,山东《方案》在对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继承和发展上积极有效,山东改革的过程延长了,坡度变小了,改革思路更加稳妥,符合了山东教育生源基数庞大、经济发展别较大、教育竞争较为激烈、改革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山东《方案》着力解决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山东《方案》对第三批第四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堪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版。

二、抛开春季高考看,《方案》继承了浙沪两省市的宝贵经验。在学科选择性方面实行了等级考和合格考,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实行了等级考的分级赋分、折算计分的办法;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实行了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成绩二选一;推动和深化了三位一体招生,等等。

三、《方案》着眼于问题导向,致力于规避和解决问题,使得《方案》更符合山东实际。1.《方案》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了合格考和等级考,合格考覆盖了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仅仅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而且难度较小,考试进行每学年组织两次,只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合格考成绩合格后学生可以更加安心准备等级考和高考科目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方案》中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学生选科的`组合方式有20种,方便了高中学校的课程摆布,选课走班的复杂性降低。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考且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之后进行,使得高中学校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学科学习时间上大的波动;也规避了两次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引发的学生的“占位考”。

3.等级考赋分办法在100分中取80分按照A(3%)、B+(7%)、B(16%)、C+(24%)、C(24%)、D+(16%)、D(7%)、E(3%)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分区间为10分,分别为-100、81-90、……21-30,这种等级分布和每个等级占10分的策略,基于山东省历届高考成绩分布大数据的支撑,让3%的同学去分配-100的分数而不是平均10%的同学,这样学生优势更大,体现了对学生学科“长板”的重视,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成为《方案》的一个突出亮点。

4.为了更细致体现学生在全省同学中的学科水平和本学科水平成绩在招录总分中的公平占比和贡献,等级赋分还实行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的转换,即将原始成绩在相应比例区间的位置比等价为相应级次10分区间的位置比对应的位置分数,并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计入录取总成绩。这实际是对于进入相应等级区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转换成绩的排序,并让这一成绩影响到录取总成绩,由于这一成绩的运作区间是1分,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原始成绩相1分,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可能相三分现象。《方案》可以说在等级赋分办法上大大减少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转换中分数的变形程度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对于招录总成绩的贡献问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比较”上的公平。当然,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分值临界点问题无法规避,极少部分人会幸运,所选三门都幸运的可能性也会有概率的正态分布,而且会有所抵消,所以,这一点已经瑕不掩瑜。

总体看来,山东《方案》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上级在审批这一方案时也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支持态度,在充分借鉴浙沪两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山东的新高考改革采取缓步推进的策略。可能有舆论会认为方案较为“保守一点”,但对于山东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所处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和所应当起到的试点的任务和作用,“保守一点”应当是必需的,相信对于有过改革体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的。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以何种学习方法进行应对?对影响的初中生来说,需要如何提前进行准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新高考下三大科目

都有哪些变化?

新高考下,语文命题出现了7大变化。

1.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3.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5.文言文考试变化;

6.题型和各类题搭配的改革,更注重综合性;

7.高考作文,作文要重视议论文,但不能放弃叙事文,还要“防止套题”。

新高考下的数学不再分文理科,将可能出现的五类新题型。

多选题:选择题不,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考生的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并不,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新高考下的英语,将实行“一年两考”。

每个学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2

针对不同科目

如何应对调整学习方法?

语 文

新高考让大家更加重视语文,而语文学不学成绩都一样的论调也正式被。

1.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除了平时的学习积累外,更需要提升在阅读理解、理解分析等能力。毕竟语文的学习不止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提升。

2.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养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更包括课外知识的积累。平时多读一些课内外名著,多积累诗词、文言文等知识,在逐步积累中提高语文素养。

数 学

数学不再分文理科,意味着数学的难度将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高分。新高考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重视三大模块

高中数学主要有函数、几何、统计概率三大模块,公式务必熟记于心,打下基础,考试才能充分发挥好水平。

2.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按照能力角度来说,有五种数学思想,分别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及“一般和特殊的思想”。

3.要构建知识体系

构建知识体系最忌讳盲目刷题。每个同学应该针对所学过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巩固梳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英 语

现在英语一年两考,因为有两次机会,这样的政策更加公平科学,也能让学生们相应地缓解压力。但相应的,因为多一次机会,失误会大大减少,学生的英语普遍均分上涨,竞争压力也有所提高。

1.打好英语基础,巩固四大模块

高考英语,无外乎四大模块——听力、语法词汇、完型阅读、翻译写作,这四大模块对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巩固四大模块。

2.重视英语思维,关注英语文化

英语的变革,从另一方面表明,只靠记硬背单词、课文的方法已经无法让英语成绩脱颖而出。英语考查最终还是要重视英语思维,多了解与关注与英语相关的文化。

3.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最重要的无外乎听说读写,只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才是真正掌握英语知识。学习英语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一纸分数,而是真正掌握并理解一种语言。

3

初中生应如何提前准备?

1.学习上

新高考是趋势,即使今年自己的省份没有实行,在未来几年内也必定会实行。

初中生要根据新高考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上的调整。平时多关注一些高考政策及高考要求,提前顺应改变。

2.心态上

部分2019年实施新高考的省份,初三的学生将会是新高考改革后的批学生。

新高考并不是一个谈虎色变的话题,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改革与变化,从心理上不再畏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顺应新高考提出的要求。

毕竟已经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并不多,所以新高考带给学生多少的未知与挑战,现在并无一个明确的定论。

[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距这么大?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2022新高考3+1+2模式的综合分析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改革事关民生大计,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自《实施意见》总体方案出台后,对高考改革举措的议论从未停止。

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3”指的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必须选择的科目;而“1”则是从物理、历史两门中必须选择一科学习;“2”是从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中4个科目选择两个科目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足对于物理、历史的欠缺,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优点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类似于之前的文理分科),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成绩对比可能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的再次发生。

新高考3+1+2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虽然说新高考3+1+2模式的起动已经取消了文理科,但是物理和历史类分类下达和分类录取实际上已经有文理分科的迹象;

赋分起点还可以降低,建议降为20分,一分一档,采用山东模式进行转换赋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造成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这对于一部分同时钟爱物理历史学科的同学来说,是一种遗憾。

在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解决了物理弃考的问题后,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除非学生,普通的学生即使在选了最难的物理后一般不会再选第二难的化学。

新高考3+1+2模式比3+3模式好在哪里 相比“3+3”模式,“3+1+2”模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信也能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高等学校的肯定。该模式中的“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有可能是120分。这个模式是经过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次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4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学院招生和母体学校招生混在一起,对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5,生物平均分80,标准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的(即使IQ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改革事关民生大计,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自《实施意见》总体方案出台后,对高考改革举措的议论从未停止。

什么是新高考3+1+2模式 “3”指的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必须选择的科目;而“1”则是从物理、历史两门中必须选择一科学习;“2”是从剩下的化学、生物、地理、中4个科目选择两个科目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足对于物理、历史的欠缺,还可以让同学们更大限度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

新高考3+1+2模式的优点 物理、历史科目采用卷面原始分并分列招生,即按语数外物理4科总成绩和语数外历史4科总成绩分别制定招生(类似于之前的文理分科),避免了考物理的考生与考历史的考生成绩对比可能存在的公平性问题;

录取时再计入选考科目的赋分成绩。如果甲考生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乙考生选考历史、化学、生物,两考生都报考同一大学化学系(生物系),相当于以往大学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分列招生、分开划录取分数线。

外语考一次,有些省市外语笔试和听力分开考,有些省市笔试和听力一次完成。这样安排可以避免浙江加权赋分的再次发生。

新高考3+1+2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虽然说新高考3+1+2模式的起动已经取消了文理科,但是物理和历史类分类下达和分类录取实际上已经有文理分科的迹象;

赋分起点还可以降低,建议降为20分,一分一档,采用山东模式进行转换赋分,从而进一步增大区分度。

新高考3+1+2模式下物理和历史二选一,造成物理、历史不能同时选,这对于一部分同时钟爱物理历史学科的同学来说,是一种遗憾。

在化学、生物、、地理四科中化学最难,解决了物理弃考的问题后,将会出现弃考化学现象,除非学生,普通的学生即使在选了最难的物理后一般不会再选第二难的化学。

新高考3+1+2模式比3+3模式好在哪里 相比“3+3”模式,“3+1+2”模式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相信也能更受家长和考生们的欢迎,尤其是受高等学校的肯定。该模式中的“1”是指“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有可能是120分。这个模式是经过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深思熟虑,充分论证后做出的决定。

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如下:

新高考改革政策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高中教育的变化和的需求,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强化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综合录取”。新高考改革最终的目标是使高考成为一种全面的、多元化的选拔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高水平考试”)是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高中学科学习成果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中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依据。高水平考试的科目、范围和难度与高中教育课程相适应,考试内容贴近实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高水平考试,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为自己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高考改革政策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实现更好的人才培养目标。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使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需求,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 严铁军

期盼已久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27日终于发布了,这与我个人的期待晚了几个月,想其原因,应该是与政策的对上争取、《方案》在全国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承上启下的任务、对《方案》各方意见的统一和面对生源大省的复杂情况的稳妥慎重等都有关系。迟迟不公布《方案》,真有点担心部分学校2017级课程安排,应对不当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令人放心的是,等级考的时间安排到了2020年六月初夏季高考之后,这样高中学校2017级的课程安排会从容得多了。从现已发布的《方案》分析,可以说“亮点纷呈”。

一、《方案》发挥了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改革)中省级层面承上启下的作用。新高考改革开始启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边试边改,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多样化选择性”教育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为后续改革的省市提供给了宝贵经验。第二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只有山东、海南、、天津四个省市,而在这四个省市中山东作为生源大省,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各类生源分布情况,都比海南、、天津更为复杂多样,山东《方案》无疑承担了继承、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山东发布的《方案》看,山东《方案》在对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继承和发展上积极有效,山东改革的过程延长了,坡度变小了,改革思路更加稳妥,符合了山东教育生源基数庞大、经济发展别较大、教育竞争较为激烈、改革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山东《方案》着力解决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山东《方案》对第三批第四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堪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版。

二、抛开春季高考看,《方案》继承了浙沪两省市的宝贵经验。在学科选择性方面实行了等级考和合格考,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实行了等级考的分级赋分、折算计分的办法;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实行了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成绩二选一;推动和深化了三位一体招生,等等。

三、《方案》着眼于问题导向,致力于规避和解决问题,使得《方案》更符合山东实际。1.《方案》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了合格考和等级考,合格考覆盖了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仅仅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而且难度较小,考试进行每学年组织两次,只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合格考成绩合格后学生可以更加安心准备等级考和高考科目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方案》中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学生选科的`组合方式有20种,方便了高中学校的课程摆布,选课走班的复杂性降低。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考且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之后进行,使得高中学校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学科学习时间上大的波动;也规避了两次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引发的学生的“占位考”。

3.等级考赋分办法在100分中取80分按照A(3%)、B+(7%)、B(16%)、C+(24%)、C(24%)、D+(16%)、D(7%)、E(3%)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分区间为10分,分别为-100、81-90、……21-30,这种等级分布和每个等级占10分的策略,基于山东省历届高考成绩分布大数据的支撑,让3%的同学去分配-100的分数而不是平均10%的同学,这样学生优势更大,体现了对学生学科“长板”的重视,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成为《方案》的一个突出亮点。

4.为了更细致体现学生在全省同学中的学科水平和本学科水平成绩在招录总分中的公平占比和贡献,等级赋分还实行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的转换,即将原始成绩在相应比例区间的位置比等价为相应级次10分区间的位置比对应的位置分数,并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计入录取总成绩。这实际是对于进入相应等级区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转换成绩的排序,并让这一成绩影响到录取总成绩,由于这一成绩的运作区间是1分,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原始成绩相1分,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可能相三分现象。《方案》可以说在等级赋分办法上大大减少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转换中分数的变形程度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对于招录总成绩的贡献问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比较”上的公平。当然,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分值临界点问题无法规避,极少部分人会幸运,所选三门都幸运的可能性也会有概率的正态分布,而且会有所抵消,所以,这一点已经瑕不掩瑜。

总体看来,山东《方案》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上级在审批这一方案时也是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支持态度,在充分借鉴浙沪两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山东的新高考改革采取缓步推进的策略。可能有舆论会认为方案较为“保守一点”,但对于山东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所处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和所应当起到的试点的任务和作用,“保守一点”应当是必需的,相信对于有过改革体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