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择政史地组合的优势就在于赋分比较容易,可以拿到一个不错的赋分。并且在专业选择方面没有那么悲观。选择政史地组合,意味着考生的就业方向基本固定在文史类专业,同时经济学、管理学、护理等学科也可以报考。
新高考历史优势 新高考学历史的优势与劣势
新高考历史优势 新高考学历史的优势与劣势
新高考历史优势 新高考学历史的优势与劣势
新高考选政史地三科到底好不好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是,高中选择政史地三科肯定会有很多专业不能报考,因为不少专业只有选考物理、化学才能报,所以必然会与许多心仪大学擦肩而过,虽然高中课程是简单了不少,但是也会有一些代价。
选历史还是不会吃亏的,因为我就是选历史的,历史总体来说会比理科容易一点,历史就是都是靠背靠记,但是理科需要非常强的思维,主要还是靠你自己去背去记。但是如果你选了历史也选了化学,可能就会比人家考的分所要求的分要多一点如果同学们高中已经做好了规划,大学就想学某个文科专业,那么高中还是可以选历史地理这三科的,因为很多文科类专业也是对这几科有要求。况且,既然选定的心仪目标院校,那么文科专业也会有很多,在以前文理分科时,文科专业虽然比理科专业少,但是同样有好大学和好专业。
选政史地三科有52%左右专业能报,尽管有限制,但是还是有一定出路的,所以高中要好好学,争取考一个大学,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不会于是问题就来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技术,各科学习的内容、考题的难易程度完全不一样啊,不分文理凭成绩拉通了来录取,这完全没可比性啊!吃亏。
高考选科不是读大学或者选职业 不要过多的考虑兴趣爱好 主要考虑学习成绩哪个好考了高分专业还不是随便选扩展资料
选择科目不能只用单一的标准看待,还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果选择的都是文科科目,对将来选择大学就有很大的不利,建议偏文科的学生选择新高考赋分制的利弊有哪些 新高考模式的特点,就是不再分文理科, 伴随而来的就是高考赋分制。一项理科科目,但物理不要选。
新高考和旧高考的区别如下:
2、考试分值不同,新高一是你的数学成绩,如果在120分左右的话,那你选理科的话,可能会成为你的拉分项。但是,文科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文科的题型稍微简单一些,如果你稍微再努努力的话,维持在140分的话,不是问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1、考试科目不同,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
3、考试试卷不同,新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
4、选科组合更多,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
从1977年到2014年,高考历经多次改革。1972年到1976年,大学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7年:9月,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高考,以统考、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决定学生毕业后由统一分配。
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来自河南延津县的刘震云,就是在1978年以河南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了大学。
1983年: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部门或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油田、矿区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后来理科又增加了生物科。
1994年:高考实行了“3+2”的方案,考生必须考语文、数学、英语,理科加考物理、化学;文科加考思想、历史。同时在招生方面实行了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招少数自费生三种招生办法。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并不是特别的吃亏呀,只要是你的历史学习的很好,或者是你对这样的一个专业特别的感兴趣,我认为学习这样的一个历史,肯定对你来说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或者是让你的成绩会更上一层楼。
应该把物理作为必考科目,然后化学和历史二选一,同时降低英语的权重。这位学下图是新高考赋分制的具体细则,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生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是这样的:期末成绩:语125.5 数123.5 英135.5 物88 化93 生89 政94 史88 地82。
我的理由是这样的。
我一个高中同学,跟你的成绩不多。我们那时候考试,还是文理科,不是新高考。她就属于成绩比较稳定的那种,而且不偏科,也一直是在重点班。在选文理科的时候,如果选理科的话,她也是有机会进入尖子班的。但是,最终她选的是文科。
高考,她以文科的时候,被南开大学录取。后来,又读的人大的硕士。现在,定居,拿到的是户口。
另外,从就业来看的话。你在贵州,将来想要就读的学校也应该是北上广吧。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讲的话,我更加建议你去上海。
首先,上海的落户政策比较宽松。如果是985、211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话,可以直接安排落户。在的话,就不一样了。想要落户的话,还是比较难的。
再一个,从就业专业来看的话。在头几年的时候,靠着互联网,起来了不少的新兴公司。但是,科技类的公司,基本上招人是比较少的。如果想要考公的话,竞争可能要更大一些。因为,现在清北的毕业生都是非常热衷考公的。但是,上海就不一样了。上海的公司还是比较多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一些。如果你想考公的话,也可以尝试。
小朋友,还要提醒你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喜欢的专业,可能跟你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想要在专业领域内深耕的话,就要考研、读博。这就需要你在高中的时候,好好规划自己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加油!祝考一个好成绩!
关键是看你喜欢吗,有兴趣就能学好,就不会吃亏,
优点:可以避开不喜欢的科目,缩小科目难度造成的分数别,缺点:考生趋利避害,一些科目选科人数“锐减”,给不清楚自己未来想学什么专业的考生增加了难题。选科人少,赋分不占优势。
一、物理+生物+地理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样做也会更加的公平。缺点是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偏科比较一些,比较困难的科目会有很少的人选择。不占优势,人数基数比较小,赋分会比较不容易。
优点是可以避开不喜欢的科目,能够缩小距,并且也可以降低难度。缺点是可能会导致考生趋利避害,最终会导致一些科目的人数减少的很多。肯定是不占优势的,如果人数少就会拉不开距。
这个组合的优点就是好学,不难。
但是缺点十分明显
首先,从专业选择看,虽然选择了生物,但是基本上无法报考理工科专业,因为理工和专业,一般要求必选物理或这三个科目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地理属于以前的文科,但它一直被认为是文科中的理科,要背诵的内容比历史或者少很多,而且它和物理一样,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是选科时的热门科目,符合基数大的前提,在赋分的时候容易拿高分。者物理和化学,除了个别医学如康复医学的专业外,几乎没有学校要求必选生物,所以这个组合的专业受限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是集中在文史类专业
其次,从赋分角度看,选择这个组合也不占优势。除了从专业角度考虑,就是要从高考角度考虑,生物、地理虽然相对好学,但是在赋分制度下,却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尤其是生物,选择这科的尖子生居多,因为尖子生更加倾向于理化生的“老理综”组合,所以选择生物,意味着和学霸竞争,如果不是非常突出的话,赋分就会吃亏,如果是为了专业而牺牲成绩,显然是不明智的
再次,单纯学生物,大学学习会很痛苦!如果你以后报考了和生物有关的专业,那么大学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生物和化学联系非常密切,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甚至还需要学习大学物理,作为一名高一就扔掉物理和化学的学生,在大学重新学习这些课程,难度可想而知了
1.外语考两次,让学生不会因为发挥失常耽误自己。新高考模式下,部分省份给到学生两次外语考试机会,然后在高考中去学生的成绩不同科目不同难易没可比性,咋整?特别是历史,历史学科是有意思,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学科,听课都能够听懂,没有听不懂的学生。并且地理和生物属于比较中性的学科,理解比理化少,记忆比历史少,如果能学好了,学透了,比历史更好得分,所以比较适合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选择。作为高考成绩,可说给了学生两次机会。
2.学生学习科目选择性变大,在以往的高考中,学生学习科目选择性很小,不是文科就是理科。新高考模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课程不能选择,都需要学习外,剩下的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从中选出三门参加高考就可以。
新高考历史组合可以参考以下两点:
我建议他选历史,有两个原因。历史类选择纯文或偏文组合
;既然历史是文科类别,那么组合选择不要有理科的,在大学里学习专业时,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一个文不文,理不理的组合,在大学是很容易受局限的。
相比之下,历史和更好搭配,文科毕业生大多选择考或者考研,而作为这两类考试的必考科目,有学习过的基础就非常容易了,并且如果选择师范专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而地理虽然特征不明显,还要求有思维,但也确实是个文科类别的,对于文科生而言学习起来也比其他要轻松。
化学,生物作为理科的经典科目,涉及众多热门专业,所以有些考生不喜欢理科,但是选择了历史和生物,是为了这大学更多一种选择,达到文理兼得。这一点大学也会考虑到,自然不会让人钻空子,与化学生物有关的专业只开放给物理类的考生,所以选择生物反而白白浪费选择名额。
新高考的优势和弊端如下:
其他选考科目的成绩,同样按这一规则给予赋分。一、新高考的主要优势
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
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二、新高考改革1、物理+地理+生物的弊端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负担更重。
2、数学取消文理科考试不合理
因为虽然历史的重要性其实和物理相比还是不及后者。但是把历史能放在这样一个定位,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文科生的传统课程之中,地理更侧向于理科,而在大学课程甚至考研之中也都是通吃学科,剩下也只有历史的“文科”特征比较明显了。
在兴趣爱好方面,他不太喜欢农工医类的专业。对于文史哲经管法,也并不排斥。老师和同学的建议是,如果选物理方向的话,将来能选的学校会更多。但是,我还是建议他选历史类。历史能地理地位相同,说明人开始重视历史了吧,太多孩子不懂历史了,人希望大家能铭记历史,这样才能抱着坚定的态度走下去。
具体科学包括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支持的。而世界又包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就是人的思维,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自然科学主要是解释自然界的,科学主要是解释人类与思维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历史是老牌科学,几千年之前就产生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在科学中的地位不可动摇。而物理是老牌自然科学,两个学科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自主或不自主都会用到的学科。不要把历史想成狭义的历史,广义上你每天经历的这些也叫历史。
并不虽然物理的重要性确实远远大于历史,可是高考制度确实不好凸现物理比历史更重要,因为这两科都是选考 ,除非把物理必考,但高中物理其实也有许多人用不上的是与物理地位相等,只是因为这两科代表着文科和理科,又是文科和理科里最难的一科,其实跟当年的文理分科不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