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平面几何公式 高考数学平面几何

高职单招 2024-11-18 10:12:49

点到平面距离的公式是什么啊?

平面的法向量a,点为A。找平面上(1)向量的向量积性质:一点B【以下AB为向量】。

高考平面几何公式 高考数学平面几何高考平面几何公式 高考数学平面几何


高考平面几何公式 高考数学平面几何


高考平面几何公式 高考数学平面几何


公式:距离=向量AB和法向量a的数量积的除以法向量的模长。

在此情况下,一般是由点向平面作垂线,将垂线与平面内有关的线段构成平面几何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求出要求的距离。

扩展资料

点到平面距离是指空间内一点到平面内一点的最小长度叫做点到平面的距离,特殊的有,当点在平面内,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0。

平面的一般式方一、、简易逻辑(14课时,8个)程Ax +By +Cz + D = 0

其中n = (A, B, C)是平面的法向量,D是将平面平移到坐标原点所需距离(所以D=0时,平面过原点)。

向量的模(长度)给定一个向量V(x, y, z),则|V| = sqrt(x x + y y + z z)。

在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弦长叫作什么?

谢谢……

在圆中一条弦所对的一条弧所对的弦长叫做跨径。

现代向量理论是在复数的几何表示这条线索上发展起来的。18世纪,由于在一些数学的推导中用到复数,复数的几何表示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哈密顿在做3维复数的模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四元数。随后,吉布斯和亥维赛在四元数基础上创造了向量分析系统,最终被广为接受。

1、L(弧长)=(r/180)XπXn(n为圆心角度数,以下同);

2、S(扇形面积) = (n/360)Xπr 2;

3、扇形圆心角n=(180L)/(πr)(度)。

4、K=2Rsin(n/2) K=弦长;n=弦所对的圆心角,以度计。

弧长公式:

叙述了弧长,即在圆上过两点的一段弧的长度,与半径和圆心角的关系。弧长公式是平面几何的基本公式之一。

扩展资料:

在知道圆和直线方程求弦长时,可利用方法,将直线方程代入圆方程,消去一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 b^2-4ac ,a为二次项系数。

补遗:公式2符合椭圆等圆锥曲线 不光是圆。很简单,由韦达定理,x1+x2=-b/a ,x1x2=c/a 代入再通分即可。在知道圆和直线方程求弦长时也可以用勾股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半径、半弦)

这真是被问倒了。在圆中,任意两点连成的线段叫弦。线段的长度就是弦长。

在圆中一条弧所对的弦长叫做什么?在圆中一条弦所对的一条弧所对的弦长叫做中

无所谓的玄长叫做弧所对的弦叫做周长。

一条弧所对的弦长叫做跨径

平面向量的所有公式

②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右边取等号。

1、加法

1、a·a=|a|2≥0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已知向量AB、BC,再作向量AC,则向量AC叫做AB、BC的和,记作AB+BC,即有:AB+BC=AC。

2、减法

AB-AC=CB,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简记为:共起点、连中点、指被减。-(-a)=a、a+(-a)=(-a)+a=0、a-b=a+(-b)。

3、数乘

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当λ>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的方向和a的方向相反,当λ = 0时,λa=0。用坐标表示的情况下有:λAB=λ(x2-x1,y2-y1)=(λx2-λx1,λy2-λy1)。

物理学中的速度与力的平行四边形概念是向量理论的一个重要起源之一。18世纪中叶之后,欧拉、拉格朗日、拉普拉斯和柯西等的工作,直接导致了在19世纪中叶向量力学的建立。同时,向量概念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它始于莱布尼兹的位置几何。

参考资料来源: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两角和公式

|a?b|≤|a|?|b|。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常用数学公式表

公式分类 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b2-4ac>0 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还有。。。留下你邮箱,我发给你。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高考数学各部分占比重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高考数学总分150分,选择题有8个单选4个多选总共占60分,填空题有4个占20分,解答题有6道,每道12分左右共70分。

a?b=b?a(交换律);

一、选择+填空(8单4多4填16道)每道5分,共80分占总分的大半。基础题较多,以书上性质、公式的运用为主。

1、、复数默认送分题。平面向量能建系尽量建系做。计数原理以二次项定理与分配问题居多。统计与概率可能会在读题上挖坑。其他命题、各章基本概念、计算(不等式或者比大小)等。

2、中题会以几何或函数为主,可能会考新定义题。几何解三角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指对幂、正余切)的性质(单调奇偶对称周期)与图像识别和变换、简单求导、构造函数(常见于指对数比大小)。

3、新定义题近年来高考的趋势,题干给出一个新的定义(高中课本里没学过的),然后让你利用其解题。难度一般都不会太大,只要严格按照题干描述一步一步做就行。相对来说选填技巧较多,注意对答题时间的把控,争取做到又快又准!

二、解答题6道,每道12分左右,共70分,涉及板块比较固定。新高考取消了选答题,都是必答题。

1、数列知识点比较集中,通常高考不会与其他知识点交叉。基本就是考一问求通项,二问求和,最值问题出现频率较低。

2、三角涉及的板块很多,但恒等变换是基础,基础公式必须熟练掌握。通常以解三角形为主,有时会掺杂一些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解三角形通常一问边角互化,二问平面几何计算,也有可能考几何计算。三角函数注意恒等变换的应用及正弦型函数的性质。

3、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知识点很杂,不过除了涉及排列组合的概率题都不难,大部分也可以通过穷举解决,公式什么理解了会看图表就可以解答问题。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AB-AC=CB. 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

2011年高考数学考点(139个)

必修(115个)

1.; 2.子集; 3.补集;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 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的概率; 2.等可能的概率; 3.互斥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同时发生的概率; 5.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极限的四则运算; 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4.两个函数的和、、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数的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给出地区

考纲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

1.数列; 2.等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数列前n项和公式;

圆锥曲线弦长公式:y=kx+b。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拓展资料:

弦长为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弦长公式,在这里指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长的公式。圆锥曲线,是数学、几何学中通过平切圆锥严格为一个正圆锥面和一个平面完整相切得到的一些曲线,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平面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反复考查。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直线与圆锥曲线公共点的个数问题。

弦的相关问题(弦长问题、中点弦问题、垂直问题、定比分点问题等);对称问题;最值问题、轨迹问题和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问题等。

关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求弦长,通用方法是将直线y=kx+b代入曲线方程,化为关于x(或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设出交点坐标,利用韦达定理及弦长公式求出弦长,这种整体代换,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对于求直线与曲线相交弦长是十分有效的。

然而对于过焦点的圆锥曲线弦长求解利用这种方法相比较而言有点繁琐,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及有关定理导出各种曲线的焦点弦长公式就更为简捷。

在知道圆和直线方程求弦长时,可利用方法二,将直线方程代入圆方程,消去一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其中△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b^2-4ac,a为二次项系数。

补遗公式2符合椭圆等圆锥曲线不光是圆。2式可以由1推出,很简单,由韦达定理,x1+x2=-b/a,x1x2=c/a代入再通分即可。在知道圆和直线方程求弦长时也可以用勾股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半径、半弦。

弦长为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弦长公式在这里指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所得弦长的公式。圆锥曲线是数学、几何学中通过平切圆锥(严格为一个正圆锥面和一个平面完整相切)得到的一些曲线,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

2017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必考知识点

判别式 b2-4a=0 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平面向量是在二维平面内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物理学中也称作矢量,与之相对的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数量。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必考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平面向量概念:

(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0与任意向量平行。

(3)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解析

1、平面向量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那么|a||b|cosθ(θ是a与b的夹角)叫做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为0。数量积a·b的几何意义是: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即:若a=(x1,y1),b=(x2,y2),则a·b=x1·x2+y1·y2

2、平面向量数量积具有以下性质:

2、a·b=b·a

3、k(a·b)=(ka)b=a(kb)

4、a·(b+c)=a·b+a·c

5、a·b=0<=>a⊥b

6、a=kb<=>a//b

7、e1·e2=|e1||e2|cosθ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平面向量加法解析

已知向量AB、BC,再作向量AC,则向量AC叫做AB、BC的和,记作AB+BC,即有:AB+BC=AC。

注:向量的加法满足所有的加法运算定律,如:交换律、结合律。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平面向量减法解析

1、AB-AC=CB,这种计算法则叫做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简记为:共起点、指被减。

-(-a)=a;a+(-a)=(-a)+a=0;a-b=a+(-b)。

平面向量公式汇总

1、定比分点

定比分点公式(向量P1P=λ?向量PP2)

设P1、P2是直线上的两点,P是l上不同于P1、P2的任意一点。则存在一个实数 λ,使 向量P1P=λ?向量PP2,λ叫做点P分有向线段P1P2所成的比。

若P1(x1,y1),P2(x2,y2),P(x,y),则有

OP=(OP1+λOP2)(1+λ);(定比分点向量公式)

x=(x1+λx2)/(1+λ),

y=(y1+λy2)/(1+λ)。(定比分点坐标公式)

我们把上面的式子叫做有向线段P1P2的定比分点公式

2、三点共线定理

若OC=λOA +μOB ,且λ+μ=1 ,则A、B、C三点共线

三角形重心判断式

在△ABC中,若GA +GB +GC=O,则G为△ABC的重心

[编辑本段]向量共线的重要条件

若b≠0,则a//b的重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λb。

a//b的重要条件是 xy'-x'y=0。

零向量0平行于任何向量。

[编辑本段]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a⊥b的充要条件是 a?b=0。

a⊥b的充要条件是 xx'+yy'=0。

零向量0垂直于任何向量.

设a=(x,y),b=(x',y')。

3、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4、向量的减法

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为0

a=(x,y) b=(x',y') 则 a-b=(x-x',y-y').

5顶下吧、数乘向量

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

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

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

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分配律):(λ+μ)a=λa+μa.

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6、向量的的数量积

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作OA=a,OB=b,则角AOB称作向量a和向量b的夹角,记作〈a,b〉并规定0≤〈a,b〉≤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λa)?b=λ(a?b)(关于数乘法的结合律);

(a+b)?c=a?c+b?c(分配律);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a?a=|a|的平方。

a⊥b 〈=〉a?b=0。

7、向量的数量积与实数运算的主要不同点

(1)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例如:(a?b)^2≠a^2?b^2。

(2)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即:由 a?b=a?c (a≠0),推不出 b=c。

(3)|a?b|≠|a|?|b|

(4)由 |a|=|b| ,推不出 a=b或a=-b。

8、向量的向量积

定义:两个向量a和b的向量积(外积、叉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b。若a、b不共线,则a×b的模是:∣a×b∣=|a|?|b|?sin〈a,b〉;a×b的方向是:垂直于a和b,且a、b和a×b按这个次序构成右手系。若a、b共线,则a×b=0。

∣a×b∣是以a和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a×a=0。

a‖b〈=〉a×b=0。

(2)向量的向量积运算律

a×b=-b×a;

(λa)×b=λ(a×b)=a×(λb);

(a+b)×c=a×c+b×c.

注:向量没有除法,“向量AB/向量CD”是没有意义的。

(3)向量的三角形不等式

∣∣a∣-∣b∣∣≤∣a+b∣≤∣a∣+∣b∣;

① 当且仅当a、b反向时,左边取等号;

∣∣a∣-∣b∣∣≤∣a-b∣≤∣a∣+∣b∣。

① 当且仅当a、b同向时,左边取等号;

平面解析几何中两直线距离公式是什么??

cot(A+B)=(cotAcotB-1)/(cotB+cotA)

直线一般式中x系数为正

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则一个点在直线之上,里的数是负

若点在直线之下,里的数是正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距离即为0,如果两条直线平行距离为|C1-C2|/根号(A^2+b^2)

根号(x1-x2)的平方加(y1-y2)的平方

圆的方程公式

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成相交的两条线段,若能证明它们各自被交点分成的两线段之积相等,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

圆的方程公式是x2+y2+Dx+Ey+F=0(D2+E2-4F>0)。

扩展资料:

拓展资料如下:

1.定义

若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四点共圆,圆内接四边形是平面几何里的一个重要模型,涉及的对象很多,使用灵活,难度很大。

以其中的角度关系来说,主要包括外角等于内对角、同弦所对的角相等,角在弦的同侧或互补角在弦的两侧这两个重要结论,而且很好的一点是其逆命题也成立,即可以通过角度关系来判断四个点是不是共圆。

2.判定方法

从被证共圆的四点中先选出三点作一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周上,若能证明这一点,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或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结并延长相交的两线段,若能证明自交点至一线段两个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等于自交点至另一线段两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即可肯定这四点也共圆。

3.对角互补法

若平面上四点连成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或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那么这四点共圆;特殊情形,若一个四边形有两个对角都为90,那么该四边形四个顶点共圆。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四点共圆。

若线段同侧二点到线段两端点连线夹角相等,那么这二点和线段二端点四点共圆,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也可表述为: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