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高职单招 2025-02-15 08:50:36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及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1、因数和倍数:

复习时,要抓住数的整除特征以及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等一些重要的概念,把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这些内容是以后学习分数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好。

2、分数和意义和性质

复习分数和意义和性质,要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一个量,当一个量不能用整数个计量单位来表示时,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数还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弄清分数与整数、小数的联系,以及分数单位、约分和通分等重要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的计算和应用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注意使学生弄清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另外,还要注意使学生掌握在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怎样算比较简便,真正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计算是复习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训练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势在必行的。

4、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容积时,除了要掌握好它们的外在特征之外,还要根据已有的空间观念,分清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然后再做习题。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很重要。

5、统计

在复习中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内容。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进一步扩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6、图形的变换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及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固定度数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旋转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有哪些?想了解更多的资讯吗,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一

一、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

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小的是1,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小的是它本身,没有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小的质数是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小的合数是4。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

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

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

高=体积÷长×宽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a×a

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

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阶单位化成低阶单位,用高阶单位数乘以进率;

把低阶单位聚成高阶单位,用低阶单位数除以进率。

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 1ml=1立方厘米

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b= b≠0。

4、真分数和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分数,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5、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公因数。

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9、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简分数。

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1、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小的一个叫做小公倍数。

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13、特殊情况下的公因数和小公倍数:

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公因数就是1,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六、打电话

1、逐个法:所需时间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节约时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二

1. 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2. 求一个数的因数,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3.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一个数去乘1、乘2、乘3、乘4……

4. 一个数的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5. 一个数的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6. 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也是偶数。

7.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8.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9.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0. 一个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 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

13. 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把36分解质因数是?

14. 小的质数是2,小合数是4,小奇数是1,小偶数是0,同时是2,5,3倍数的小数是30,位数是120

15. 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16. a是c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b的和是c的倍数,c是a+b和的因数,a-b的是c的倍数,c是a-b的因数。

17.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8. 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19.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完全相同。

20. 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为三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如何进行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

在对各门功课复习的整体过程中,也要讲求策略。比如,有人喜欢一口气复习完一门课,有人觉得各门功课交叉复习比较好,既不会太枯燥,让自己疲劳,又不至于遗忘了哪一门课程。应该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具体用哪个就看个人体会了。“齐头并进”法。在复习过程中,由于要复习的专业课很多,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时间。专业课和三门基础课不可偏废。可将每天的时间划分为大致相等的5部分,用于5门课的复习,弱科花的时间稍多一些。英语和数学一旦放下,就会感到相当陌生。所以,每天都要兼顾各门课的复习,做到温故知新。逐门清除法。即集中时间,先复习完其中一科,然后再复习另一科。专业科的复习也是有先后顺序的,例如学专业中,可以复习中外制度,因为制度比较直观,抽象程度低,易于理解。复习中外制度时,应以制度设置的目的、基本原理及其运作过程为重点;其次可以复习学原理,它的抽象层次高于前者,复习的重点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后可以复习中外思想,它的理论性强,内容也非常庞杂,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复习过程中联系各位思想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来理解他们的思想内涵,找出彼此之间的别和内在的继承关系,一些核心命题应引起特别关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

五年级数学复习

五年级共有38名学生,学生上课能主动回答问题,课后能积极完成作业,开始动脑想问题了,但是后进生还较多,大约有十五、六个左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也改变不了我的上进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为了学生……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新知,并能融会贯通,综合应用;

2、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

3、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内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

要点:⑴、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⑵、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⑶、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⑷、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⑸、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法则.

易错点:笔算突出积或商的中间和末尾添“0”、划“0”的易错点;小数乘法中积位数的确定;小数除法中小数点的移动;取近似值时“0占位”的必要性等等.

2、观察物体

体会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观察物体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水平.复习时重点也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上.

3、简易方程

要点:⑴、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⑵、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习“简易方程”时,要结合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复习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上,并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未知数,列出方程,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形式不同的方程,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易错点:(1)、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与一个数的2倍的比较.

(2)、等式的性质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解方程的技能不熟练.

(3)、学生抓住题中的数量间基本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不够.

4、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要点:⑴、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⑵、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⑶、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易错点: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常忘记除以2.

重点:复习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加强多边形图形的“分割”与“添补”的训练,培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5、统计与可能性以及数学广角

复习“可能性”时,要结合具体实例综合复习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样求一个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再进行比较,体会游戏中的公平原则.让学生学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复习安排:

(一)、落实教材中的《总复习》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四则混合运算.(1课时)

2.观察物体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3.简易方程.(1课时)

4.列方程解应用题.(1课时)

5.综合练习.(1课时)

(二)、专题训练

1.基础知识训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计量单位的转换、用字母表示公式、运算定律、常见数量关系、数量.

2.计算训练内容:口算、竖式计算和验算、简便计算、解简易方程.

3.解决问题训练:三步应用题、少量两步应用题、图形面积综合题、用方程解应用题.

(三)、针对性练习

完成教研室发下来的单元练习和综合练习

五、复习措施:

四、采取措施

1、进一步改进复习练习的设计,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1)、练习设计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并注意加强思维的训练.

(2)、练习设计要精当,选典型题,以点带面,辐射复习,不搞题海战,争取以少胜多,减轻学生

的负担.

(3)、加强对新旧知识理解的变式练习,明确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

(4)、练习设计要明确重点,突出关键,具有针对性.

四、复习课时安排

小数乘除法:7课时

简易方程:6课时

多边形面积:4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总复习:4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期末考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是很重要的,有哪些相关的复习资料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单元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通常是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x,÷x这种型别,就要用到这样的关系式:

减数=被减数-

除数=被除数÷商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E、解方程

F、检验

G、作答。

五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线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五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1、一个数小的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因数等于这个数小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点:个位是5或0.

2的倍数的特点:个位上是2,4,6,8,0.

3的倍数的特点: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2,4,6,8,0的数叫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叫奇数。

4、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100以内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6、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7、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用符号 , ,如12和18的公因数是6,可以表示为12,18=6,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8、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如12和18的小公倍数是36,可以表示为[12,18]=6,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9、求公因数和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是较小的数,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互质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是1,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 3,7=1,[3,7]=2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公因数是1,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5,8=1,[5,8]=40。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公因数是1,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公因数是1,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小公倍数用短除法。

猜你感兴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