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有10000个考生,考的就是900分,如果是单科,那么他就是单科状元。但高校录取是看总分的,即3+X+综合。计出5科单科标准分后,在把5科单科标准分相加得出个3位数字,再来全省排名,就可以得出总分标准分。
云南省高考志愿如何换算_云南2021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云南省高考志愿如何换算_云南2021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云南省高考志愿如何换算_云南2021高考志愿填报规则
新高考改革以后,高考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模式。首先依据高考成绩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其次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绝大部分地区高考满分仍然是750分,也有480分、660分满分的情况等。
高考语数外是必考科目,外语考试除了可以考英语外,还可以考日语、俄语等小语种。新高考改革后,除浙江外,其他地区都可以从政史地物化生六科当中选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当然上海考生不想考本科院校的也除外,可以不考选考科目。
扩展资料:
知道高考分数后需要注意:
分数在高考的填报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是认真看待自己分数也是重点,不能因为高考成绩好,就随便的去填报专业,草草了事。考得不好的同学,应该选择有技巧地应付。
志愿是报得好,而不是单纯考得好,高分的同学,可以在喜欢学校专业选择上面前面三个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后面选择自己能接受的专业,这样做到冷热兼顾,也不容易落榜;
而低分的同学,就要选择学校里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先保证自己进去学校后,在看自己的学习状态,看看要不要转专业,低分同学一定要勾选服从调剂。
按照考生分数在全省排名位次来算分。500分是中间分,也就是说,如果一共有考生4万名,你的某一科的标准分是500,那你的这一科原始分数在全省中排2万名。然后再根据你在各个科目的不同排名综合起来再换算成的总分,这是有公式计算的,每年会根据考生的原始分数的不同情况调整计算公式。
数学语文各150英语卷面120但是分数却转换成150综合300共750
一、认真阅读 报考指南
(一)一般性知识点
1、什么是普通高校招生和高职院校对口招生?
2、什么是艺术特长生,什么是国防生?怎么报名怎么录取?
3、什么是军校生,怎么报名?什么条件什么待遇?
4、哪些专业必须口试外语?哪些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
5、体检标准中涉及自己子女身体缺欠的都有哪些?如何规避变通?
(二)报志愿知识点
1、报志愿的时间、方式有哪些?网上填报要注意什么?
4、什么是专业类、岗位群招生?
6、什么是志愿?什么是第二志愿?都在哪个批次出现?
7、艺术特长生该如何报志愿?
8、什么是录取控制线?什么是院校投档线?这些线是怎么产生的?
9、高校是如何进行网上录取的?
10、优惠照顾的分数在什么时候起作用?什么时候不起作用?
省招办印发的文理分科《招生》是当年在河北招生院校不同批次不同专业的录取指标,大约在高考后一周发到考生手中,这本关键的书家长一定要反复认真的阅读,而且必须根据孩子估分情况在公布分数线之前拿出个报考选择的粗步意见。这本书如同超市的货架,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家长的任务就是,在众多商品中找出你爱买并且能买得起用得起的东西,并且努力争取以的把握买到手。这里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是:
2、量体裁衣的原则。所选专业适合你的性格吗?你的相关科目分数适合所选专业的特殊要求吗?
3、实事求是的原则。你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你有复读的准备吗?你的分数在哪个录取批次中是高是低?有选择权吗?
除了上面的原则,报志愿还有以下“忌讳”之处:
1、只说“我想报”不看“能否报”分数不高想法高,包里钱不多,却想买贵重物品。
2、既要学校好、专业好,又要城市好,不能合理取舍,甘蔗哪有两头一样甜的?
3、不考虑个人身体兴趣特点或过分考虑个人兴趣。
4、人云亦云,没准主意,举棋不定来回烙饼。
5、不了解学校情况,光看牌子好听,其实××大学不见得比××学院强多少。
8、只看书不上网,了解情况片面,信息量小、面窄。
9、只看一年录取情况,不看前两年,片面做出决定。
三、关于填报志愿的几点建议
在充分考虑个人的身体条件、智力条件、兴趣爱好及家庭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区别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报考思路:
1、升学优先的思想。适于分数在三本及专科段的考生,特别是复读生,解决有书念问题。
2、就业优先的思想。适宜于家庭困难、分数不高、本人身心状态好,不怕吃苦的考生,解决工作问题。
3、性向优先的思想。适宜于个人在某方面有特殊兴趣、敏感点,或有一定特长的考生。解决专业和兴趣结合的问题。
4、发展优先的思想。适宜于分数较高,天分较高,不嫌学习麻烦,有志继续深造且有经济支持的高分考生。解决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问题。
了解了基本的报考思想后,在报志愿时,还应当考虑到下面的因素:
1、单科成绩必须及格,所报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要高。如报外语专业,总分高而外语分不高则不宜。
2、考虑学校的特色专业。如天大的建筑学、科大的材料科学、东学的宝石专业、河北建院的建筑学等,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考虑读研因素。一般说,考本校的研究生比向外考更容易。
4、考虑学校的实力地位。选学校优先还是特色专业优先历来见仁见智,如何取舍要量体裁衣。兴趣广泛者以选学校为宜,肯定见多识广,发展空间大。志向坚定兴趣专一的以选特色专业为宜,名师指点,个人努力,前景定然不。
5、多去了解学校情况及招录要求。可以查资料可以上网,可以询往届学长,全面了解学校的情况,对任何学校都不要理想化也不要妖魔化,这就不会产生失落。要注意近年来黄牌的那几十所学校,尤其是三本和高职中的个别7、拔高报,冲一冲,一般只限于本科一批A、B和二本A批,二本B三本无从谈起,因为一本、二本剩下来的都要往下批次的学校挤,这点尤其要注意,不然分数高却落了选。院校。
6、告诉你的孩子,他将来要就读的大学可能不比宣化一中漂亮,你是去念书,不是定居。
四、选报志愿的几点忠告
1、京、津、沪、大连、青岛、苏杭二地、西安、武汉、昆明、南京、哈尔滨、沈阳等名校集中地区,风光旅游地区的学校慎报。如、上海的专科录取的是河北二本生源。
2、保定、秦皇岛、石家庄的学校低分慎报。
3、大小年之说一般只限于省外名校且招人相对少的学校。
4、本批次建档线上20分及以下的考生一般在该批次没有大的选择权,不要追高,报该批较低学校或下批次中上等学校。
6、一般说来,农林地矿师冠名的院校比同等理工类院校更容易被录取,而内蒙、贵州、山西、甘肃、江西、青海、宁夏的院校报考热度相对较低。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新高考位次转换公式:原理科位次等于新高考位次除以1.28,原文科位次等于新高考位次除以4.53。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最常用的定位方法就是线法,考生在报考时可以看看近几年的录取线来大致估算自己的定位。
考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高考志愿填报要尽量选择名校,因为在就业方面名校有很大的优势。另外要尽量选择好的城市的大学,这样对考生的以后的见识和未来就业前景都有很大帮助。就是尽量选择以后想要定居的城市的大学,这样毕业后对自边的环境会比较熟悉。
报志愿时注意的方面:
1、充分了解专业
仔细研究所报专业的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确保自己对该专业有清晰的了解。
2、考虑个人兴趣和优势
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优势的专业,能够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3、考虑未来发展
4、考虑学校条件和环境
了解所报学校的师资力量、教6、不了解专业设置、学习内容、就业去向,被一些新专业名词迷惑。如材料专业就包含了铸造专业。学设施、科研实力、校园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确保选择的学校能够1、科目为物理转换公式: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咨询相关人士
与专业老师、学长学姐或行业从业者交流,了解他们对该专业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6、考虑个人发展规划
将所报专业与个人的发展规划相结合,选择能够帮助实现个人目标的专业。
7、多角度比较
将多个专业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专业之间的异和优势,以便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8、确认录取条件
了解所报专业的录取条件和招生政策,确保自己符合相关要求,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导致无法被录取。
c/a=X/A,X=cA/a,其中,c:本次考试全省排名;a:本省21年新高考物理的人数;A:本省20年理科的排名;X:相当于20年理科的排名;a=(A+B)物理百分比。
1、量力而行的原则。穿衣吃饭看家当,你的经济能力适应学费,当地消费吗?院校所在地气候条件适合你的身体吗?2、科目为历史转换公式:
c/b=Y/B,Y=cB/b,其中,c:本次考试全省排名;a:本省21年新高考历史的人数:B:本省20年文科的排名;Y:相当于20年文科的排名;b=(A+B)首历史百分比。
什么是一分一段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分一段表,所谓的一分一段表即普通高招分数段统计表。所谓“一分一段”,就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考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文理科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考生们在“知分、知线、知位”情况下,可以根据目标院校的录取情况、招生,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及全省排位,科学填报志愿。
1、看自己:在“一分一段不过每个标准分分数段都不同,大概成函数图像分布。当然900分满分名额有限,所以每年能拿900分的人都是那么几个。而且如果当并列同一个原始分数的人过多,那么那个分数段的标准分就有可能没有。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和这一位次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
3、分梯度: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根据实际情况,每所院校有不同分值的专业级,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4、大小年: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报考人数不稳定5、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征集志愿?何时如何填报?,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
是投档比例,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20份档案到该学校。按照筛选退掉后面20个人档案。投档比例为1:1。意思是,招100个人,投100份档案到该学校。
1、根据高考录取原则,将历年的成绩、志愿、录取等数据进行了等效变换,使得不同年份的数据能够进行对比分析,为考生带来的参考价值。高校招生是分省份进行录取的,录取的基本人数是高校制订的分省招生。投档比例就是某高校调档考生数与其在该省招生数的比例。
规定,原则上调档比例不超过120%,具体比例由高校与省级招办协商确定。梯度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是120%。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投档比例默认值通常为105%。
部分学校比例为1:1~1:1.05之间。部分会有1:1.2(而且是相对要求高的军校)。实际上,这些招生方式有其灵活性,规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作是另一套的。学校招生不会无缘无故,退掉一个分数达到要求,健康状况良好,又填了服从调剂的人。
投档
考试院投档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过程,每轮投档中并不能真正知道一个学校能招多少人,它只能通过预先试验性投档,计算出大概有多少人填的志愿是去那所学校,于是草草的划一条投档分数线。
有些填这所学校的学生,被提前招到其他学校去了。如果,这所学校连的70份档案也没得到,又想一次性就能招到生源,而非补报的生源。
那么他们就提高投档比例,这样考试院计算投档分数线时,给这所学校又拉低了下限。于是,那所生源的学校就可以得到67,68或者69份档案了。
(1)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人数=2020理科位次/理科人数。
(2)2021高考位次/选历史人数=2020文科位次/文科人数。
2021高考位次:选物理或选历史的全省位次,会跟随高考成绩一起公布;选物理(历史)人数:2021年选物理(历史)的总人数,可以在一分一段表上可以直接查到(即一个人的位次加上人数);理科(文科)人数:2020年理科(文科)总人数。这种方法就是将选物理或历史后的高考位次,转换为2020年的理科或文科位次,进而使用后面这种“等效位次”参考往年招录数据。
举例:设小刚选了物理,2021年高考位次为50000名,且选物理的总人数有300000人,去年理科总人数为000人。那么,7、、二院校志愿一般高,无梯度,平行志愿没主次。小刚在报志愿时通过以上方法,可算出自己2020年的等效位次约为理科41667名,然后根据去年的一份一段表找到该位次对应的分数,进行志愿填报。
同时,需要提醒各位家长、考生的是,在2021年新高考志愿填报中:往年的院校投档线基本将不再具备参考意义!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志愿要你可以通过同位分的换算,看你的高考成绩在往年是个什么水平,过了什么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以此来作为今年你自己填志愿的参考。么是“院校专业组”,要么就是“专业(类)+学校”,都不会低于学校总的分数线。因此,现在更重要的参考数据应该是“专业录取分”、“专业录取位次”。
高考同位分的换算,举个例子来说:
首先,使用今年的一分一段表,算出你今年的成绩排位;再使用去年的一分一段表,线法适合各个层次的考生,不管是重点批次,还是普通批次。排名法在层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适用,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考生,越往后面这种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所以应该以使用录取平均分线均值筛选学校为主,以位次法为辅。反查出同排位下去年的分数。如今年你排在1万名,去年1万名对应的分每年省招办都要印发《报考指南》,并在5月初发到考生手中,这本小书作用极大,家长必须认真阅读,并搞清楚以下问题:数为589分。
接下来,你可以589分为参考,看在去年的情况下能报考哪些高校和专业,估计录取的可能性大小,从而选择志愿。
同位分的优点如下
2、计算较简单,便于作,可靠性高。
但是该方法需要有翔实的数据做支撑,其数据来源有限,必须得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的支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高考志愿填报的三种方法:线法、位次法、线为主,位次为辅。高考志愿填报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即想要学习什么样的专业,如果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专业实力较强的院校。
3、报志愿到录取的基本程序有哪些?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 1、线法
线法就是比较考生线与院校线来填报志愿的方法。其中,考生线是高考成绩与省控线的值,院校线就是录取平均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值。考生的线超过院校的线均值,则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
2、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分科类排名或位次来选择填报志愿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于或大于所选院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拟报院校才有录取机会。平行志愿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是从高到低按照排名来进行的。
3、线为主,位次为辅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首先考生可以根据位次换算法确定自己要报考的大学,确定好大学目标。不过每一年考生的人数、试题的难度以及高校招生都会发生变化,所以每一年的院校录取分数都会有所波动,但是排名基本上来说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考生是采用排名法对自身报考的院校进行定位。
第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志愿填报之前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方向做一个具体的了解。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要相信只有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有动力去学习,所以选专业一定要遵从内心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
第三,要学会稳定目标,可以按照分数从高到低初选院校,一般可以从自己分数的上20分,下30分区间内进行院校选择。这样可以更加的稳妥,确保心中有数。
第四,学校顺序的确定不一定是冲稳保,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意向,录取的可能做化的设定,尽可能把自己最满意的大学往前排。不要盲目的“冲一冲”,避免滑档,也不要过分的”保一保“避免高分低就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