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于1935年10月创作的著名诗篇,是革命史诗中的不朽篇章。这首诗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和伟大意义,激励着无数革命者和后人。
《七律·长征》:革命史诗的壮丽篇章
诗篇开篇便以气壮山河的宣言式语言,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漫漫征途和险峻的自然环境,红军战士视若无睹,展现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接下来,诗人用一连串生动的意象,再现了长征沿途的险峻和艰辛:“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巍峨的五岭、奔腾的乌蒙、湍急的金沙江、悬空的泸定桥,都成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见证。
诗中还描绘了红军战士的革命情怀:“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也不忘革命理想,对胜利充满信心。坚定的信仰成为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最后,诗人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五星红旗迎风飘,战士指看东方红。”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事业的转折,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激励着后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革命史诗,也是一首艺术杰作。诗中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长征的壮阔画面。语言凝练简洁,节奏铿锵有力,极具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