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咏叹: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乡愁

高职单招 2025-01-04 10:25:25

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乡之作,以其动人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为人所称道。

望月咏叹: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乡愁望月咏叹: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乡愁


诗篇开篇即以一轮明月勾勒出千里共婵娟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身处异乡,望着遥远的月亮,与家乡的人们相望。明月是故乡的象征,映照着诗人的内心世界,激起他绵绵的乡愁。

紧接着,诗人以“不知秋思落谁家”发问,既是自问,也是问天,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挂念。秋风萧瑟,思念绵长,诗人不知这秋思是否已经落在亲人的心头,勾起他们的思念之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更是经典名句。露水在中秋之夜格外洁白,月色在故乡显得格外的皎洁明亮。诗人藉此对比异乡和故乡的不同,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在他看来,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即使是微小的露珠和月色,也令人心驰神往。

最后,诗人以“千里共婵娟”呼应开篇,既是对家乡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宽慰。虽然身处异乡,不能与亲人团聚,但明月朗照,寄托着彼此的思念。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乡愁,也传递出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给人以希望与慰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