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专业目录 2025-04-07 23:42:05

(2020年真题)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凯恩斯 古典 货主义 关于菲的看法都不一样.古典主义 理性预期 你看过了吧 他们认为短期长期 菲曲都是垂直的.货主义 认为短期替换 因为预期来不及调整 见书上附加预期的菲曲 只有预期来不及调整 才会存在替换关系.至于凯恩斯 估计他不知道这东东.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在20世纪60年代把它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后来十分流行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经济学上的“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示失业和什么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p(-1),代表上个时期的物价水平,于是有P-p(-1)=Pe-p(-1)+a(Y-Ye)+V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好似一枚硬的两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由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该曲线为宏观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 提供可选套餐.短菲 说明失业率与通胀的反比替换关系 任何减少失业率的政策 会以通胀为代价.不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过这种正确:通货膨胀观点因为石油危机 滞胀 收到质疑.

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AS曲线:P=Pe+a(Y-Ye),其中pe和ye是自然率下的价格和产出

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使用英国100年的历史数据得出的经验关系。

ε=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u=失业率

u=自然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π=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可以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反之亦然。

菲利普斯曲线的特征,经济含义及其根据

经济学上的“菲利普斯曲线”用来表示失业和什么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他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初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率高。

宏观经济学实验八菲利普斯曲线实验结果分析

3、 增长提升或者经济上行周期内,以短期流动性为主,紧缩的货政策能抑制通胀。但在下行周期,市场流动性以中长期流动性为主,紧缩反而促进CPI上涨。纯粹的货政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它只能是工具选择上的。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短期,失业与通胀可以替代,当采取扩张的政策时,失业率下降,通胀上升;但经过一段时间,工人发现价格上升和实际工资下降,会要求提高货工资,预期提高的实际通胀水平,从而实际工资回到原来水平,企业生产和就业也回到原来水平,此时失业率和上期相同,但通胀提高.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替代取舍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取舍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普遍观点是 宏观经济政策 短期可改变失业率.长期中 办不到 再次强调下理性预期 政策不会让失业率下降 反而通货膨胀.

【】:B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货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是怎样的

货主义者认为,20世纪70年菲利普斯曲线方程π= -ε(u-u)代以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这种情况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恶化”。这就是说,现在必须用更高的通货膨胀这是内生公式,没考虑外生的因素,实际上价格会受到外生的攻击冲击的影响率才能使失业率维持在某一水平,或者说,必须用更高的失业率才能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降到原先的“可接受程度”即“临界点”之内。于是他们不得不提高“临界点”,以便在新的菲利普斯曲线下调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水平。

为什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能详细分析下.

2.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则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则失业率上升。因而,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长期的曲线是由短期曲线不断移动得到的.

意义为长期的失业与通胀无法替代,扩张性政策无效.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菲利普斯曲线介绍

等式两边同时减去p(-1),代表上个时期的物价水平,于是有P-p(-1)=Pe-p(-1)+a(Y-Ye)+V

1、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货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2、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其中P-p(-1)就是通货膨胀率,Pe-p(-1)是预期自然率下的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3、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供给曲线关系如何

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于是给右边加上V,代表外生的攻击冲击,变成了P=Pe+a(Y-Ye)+V,

即等式变成了π=πe+a(Y-Ye)+V

由奥肯定律,产出和就业成一定反向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由等式(Y-Ye)=-b(U-Ue)表示,Ue为自然纯手打失业率

代入上式就得到π=πe-b(U-Ue)+V,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的表达式,这个式子说明,价格的变化来源于三个因素:自然通胀率,由U的降低导致的(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胀),还有攻击冲击(这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当然这是短期的推导,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你可以自己推导,就用长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就行了,很简单

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奥肯定律和成本加成定价公式可以推导出总供给曲线方程式。

一般认为,当研究产出与价格水平时,使用总供给曲线比较方便;当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时,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比较方便。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硬的两面。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补充和深化了总供给曲线的分析。

于是给右边加上V,代表外生的攻击冲击,变成了P=Pe+a(Y-Ye)+V,

即等式变成了π=πe+a(Y-Ye)+V

由奥肯定律,产出和就业成一定反向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由等式(Y-Ye)=-b(U-Ue)表示,Ue为自然失业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