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跨比反应了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相对关系,因而也决定了截面上任一点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着梁的破坏形态的受剪承载力。
剪跨比怎么算 剪跨比怎么算ah0
剪跨比怎么算 剪跨比怎么算ah0
剪跨比怎么算 剪跨比怎么算ah0
剪跨比怎么算 剪跨比怎么算ah0
剪跨比怎么算 剪跨比怎么算ah0
剪跨比由小变大时,梁的破坏形态从混凝土抗压控制的斜压型,转为顶部受压区和斜裂缝骨料咬合控制的剪压型,再转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为主的斜拉型。
剪跨比=梁计算截面所承受的弯矩/(梁计算截面所承受的剪力截面的有效高度)
剪跨比(λ)指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
对于简支梁,剪跨比为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
以λ=a/h0表示。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
扩展资料:
框架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0)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0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0中部时即H0/h0>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试验表明:
长柱发生斜拉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压破坏,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这类破坏。
剪跨比
反映截面所受的
弯矩
和剪力
的相对大小,剪跨比等于该截面弯矩除以该截面的剪力和
有效高度
的乘积之比。所以只要找好截面,求出这三个参数就可以求了。
剪跨比
:剪跨比指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
定义:
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以λ=a/h0表示。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
狭义定义:a/h0
广义定义:M/(Vh0)
更深一层:主应力与切应力之比,延伸至延性与脆性。
框架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0)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0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0中部时即H0/h0>4)称为长柱;1.5<λ≤2称为短柱;λ≤1.5称为极短柱。试验表明: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这类破坏。
剪跨比是决定异形截面柱截面特性的主要因素,当剪跨比较大时,截面正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定,随着剪跨比的减小应变分布向曲面方向发展,异形柱的受力性能越来越接近短肢剪力墙。
柱的剪跨比反映的是柱截面承受的弯距与剪力相对大小的一个参数。表示为:M/Vh
h表示柱截面高度。档此值大于2是,称该柱为长柱。小于2为短柱。
梁的剪跨比,剪力的位置a与h0的比值。剪跨比影响了剪应力和正应力之间的相对关系,因此也决定了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着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破坏的方式;同时 也反映在受剪承载力的公式上。柱的剪跨比: ,若反弯点在柱子层高范围内,可取 柱子的剪跨比小于2时,需要全长加密,见混凝土规范11.4.12、11.4.17。
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21到5261支座边缘的小距离a(4102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以λ1653=a/h0表示。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7.4条有剪力墙计算剪跨比的定义,为计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的相对比值。
将剪跨比定义为剪力墙的高宽比。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P172提到,剪跨比大的悬臂剪力墙表现为高墙(H/hw》2~3),剪跨比中等的为中高墙(H/hw=1~2),剪跨比很小的为矮墙(H/hw《1~2)。高规7.1.2条文说明提到,当墙的长度很长时,可通过开设洞口将长墙分成长度较小的墙段,使得每个墙段成为高宽比大于3的墙肢或联肢墙,分段宜较均匀。用以分割墙段的洞口上可设置约束弯矩较小的弱连梁(其跨高比一般宜大于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