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

专业目录 2025-01-04 10:23:07

2.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代”的划分是根据计算机的

(3)外围设备考试出现多样化。

根据主要元件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属于


是根据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从大到小来划分的“代”

根据电子元件和作系统

1、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计算机属于第几代计算机??

1电子管。2(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元件,体积进一步缩小,寿命更长。晶体管。3集成电路。4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从古至今有哪些计算机?

3. 集成电路时代(1960年代-至今):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进一步减小,计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时代的代表性计算机有IBM System/360和DEC VAX等。

电路作存储器 ,输入域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 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最古老的计算机呀,非常非常庞大,体积大,重量大到现在的计算机啊,就是非常非常小了。4)由 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 或磁鼓 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 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 ,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

这计算机 。。题目好难?急用、、、、、、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每一代的主要元件如下:

2.要正常退出windows2000并关闭计算机,应首先保存在所有应用程序中处理的工作,退出这些程序;在从开始为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有以下这些:菜单中选择关闭系统,从弹出的对话框选择关闭计算机。

3. 显示暗淡的命令,表示当前不能选用该命令;

命令名后有符号“…”,表示选择该项命令时会弹出对话框,需要用户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命令名前有符号“√”,表示该项命令正在起作用。

4.编辑,显示/隐藏

5.标签栏中的工作表标签

7.相对引用(地址),引用(地址 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关闭计算机,关闭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什么编程

计算机作系统介绍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计算机即第三代(4)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大量进入家庭,产品更新速度加快。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该计算机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编程是让计算机根据你设定好的流程去做事。

计算机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发展过程是怎样的_

10.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拓扑以及混合型拓扑

亲亲!!!计算机从电子管到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946年到1957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主要逻辑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主存贮器采用磁鼓,外存储器使用磁带。软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特点: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1. 电子管时代(1940年代-1950年代):早期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的电子元件,电子管体积大、功耗高、易损坏,限制了计算机的发展。

2. 晶体管时代(1950年代-1960年代):晶体管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功耗大大减小,计算机的速度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晶体管时代的代表性计算机有IBM 7090和DEC PDP-8等。

我国台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1.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晶体管时代。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现在,有进入了智能计算机阶段. 代( 1946 ~ 1957 ),以电子管为逻辑部件,以阴极射线管、磁芯和磁鼓等为存储手段。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 1958 ~ 1965 ),以晶体管为逻辑部件,内存用磁芯,外存用磁盘。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作系统。 第三代( 1966 ~ 1971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内存用磁芯、半导体,外存用磁盘。软件上广泛使用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1971 至今),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为内、外存储器。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另外,网络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核心部件——微处理器的发展上,每当一款新型的微处理器出现时,就会带动微机系统的其它部件的相应发展,如微机体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存储器存取容量的不断增大、存取速度的不断提高,外围设备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新设备的不断出现等。 根据微处理器的字长和功能,可将计算机的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 1971 ~ 1973 年)是 4 位和 8 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代,其典型产品是 In4004 和 In8008 微处理器和分别由它们组成的 MCS-4 和 MCS-8 微机。基本特点是采用 PMOS 工艺,集成度低( £ 4000 个晶体管 / 片),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都比较简单,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数目较少( 20 多条指令),基本指令周期为 20 ~ 50 μ s ,用于家电和简单的控制场合。 第二阶段( 1974 ~ 1977 年)是 8 位中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二代,其典型产品是 In8080/8085 、 Motorola 公司的 MC6800 、 Zilog 公司的 Z80 等,以及各种 8 位单片机,如 In 公司的 8048 、 Motorola 公司的 MC6801 、 Zilog 公司的 Z8 等。它们的特点是采用 NMOS 工艺,集成度提高约 4 倍,运算速度提高约 10~15 倍(基本指令执行时间 1 ~ 2 μ s ),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中断、 DMA 等控制功能。软件方面除了汇编语言外,还有 BASIC 、 FORTRAN 等高级语言和相应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在后期还出现了作系统,如 CM/P 就是当时流行的作系统。 第三阶段( 1978 ~ 1984 年)是 16 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三代,其典型产品是 In 公司的 8086/8088 、 80286 , Motorola 公司的 M68000 , Zilog 公司的 Z8000 等微处理器。其特点是采用 HMOS 工艺,集成度( 20000~70000 晶体管 / 片)和运算速度(基本指令执行时间是 0.5 μ s )都比第二代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指令系统更加丰富、完善,采用多级中断、多种寻址方式、段式存储机构、硬件乘除部件,并配置了软件系统。 这一时期的微机产品有 IBM 公司的个人计算机 PC ( Personal Comr )。 1981 年推出的 IBM PC 机采用 8088 CPU 。紧接着 1982 年又推出了扩展型的个人计算机 IBM PC/XT ,它对内存进行了扩充,并增加了一个硬磁盘驱动器。 1984 年 IBM 推出了以 80286 处理器为核心组成的 16 位增强型个人计算机 IBM PC/AT 。由于 IBM 公司在发展 PC 机时采用了技术开放的策略,使 PC 机风靡世界。 第四阶段( 1985 ~ 1992 年)是 32 位微处理器时代,又称为。其典型产品是 In 公司的 80386/80486 , Motorola 公司的 M68030/68040 等。其特点是采用 HMOS 或 CMOS 工艺,集成度高达 100 万晶体管 / 片,具有 32 位地址线和 32 位数据总线。每秒钟可完成 600 万条指令( MIPS ,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微机的功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超级小型计算机,完全可以胜任多任务、多用户的作业。同期,其他一些微处理器生产厂商(如 AMD 、 TEXAS 等)也推出了 80386/80486 系列的芯片。 第五阶段( 1993 年以后)是奔腾( 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五代。典型产品是 In 公司的奔腾系列芯片及与之兼容的 AMD 的 K6 系列微处理器芯片。内部采用了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并具有相互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随着 MMX ( Multi Media eXtended )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微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2000 年 3 月, AMD 与 In 分别推出了时钟频率达 1GHz 的 Athlon 和 Pentium III 。 2000 年 11 月, In 又推出了 Pentium Ⅳ微处理器,集成度高达每片 4200 万个晶体管,主频 1.5GHz , 400MHz 的前端总线,使用全新 SSE 2 指令集。 2002 年 11 月, In 推出的 Pentium Ⅳ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达到 3.06GHz ,而且微处理器还在不断地发展,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In 公司在不同时期生产的 80X86 系列微处理器参见表 1.5 。

本文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我国台计算机叫什么名字?

10多年来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国内计算机的研制(1965-1972年)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了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机;对109乙机加以改进,两年后又推出109丙机,在两弹试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用户誉为“功勋机”。华北计算所先后研制成功108机、108乙机(DJS-6)、121机(DJS-21)和320机(DJS-8),并在738厂等五家工厂生产。1965~1975年,738厂共生产320机等第二代产品380余台。哈军工(国防科大前身)于1965年2月成功推出了441B晶体管计算机并小批量生产了40多台。

国内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1973-80年代初)

国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80年代中期至今)

和国外一样 ,计算机研制也是从微机开始的。1980年初不少单位也开始采用Z80,X86和6502芯片研制微机。1983年12电子部六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DJS-0520微机。10多年来微机产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道路。

成就

1958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103机(八一型),标志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成功采用集成电路的DJS-130小型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银河-I巨型机,这是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Ⅱ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后成立市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成功曙光一号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这是国内首次以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UNⅨ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国内台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机(MPP)结构的并行机曙光1000(含36个处理机),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浮点运算,实际运算速度上了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这一高性能台阶。曙光1000与美国In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Ⅲ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后在市场上推出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Ⅱ超级,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已超过160个处理机,

1999年,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验收,并在气象中心投入运行。系统有384个运算处理单元,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3840亿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亿次浮点运算的曙光3000超级。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龙腾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作系统,该是国内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曙光4000L通过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2003年4月9日 由苏州国芯、南京熊猫、中芯、上海宏力、上海贝岭、杭州士兰、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大学、清华大学等61家集成电路企业机构组成的“CCore(芯)产业联盟”在南京宣告成立,谋求合力打造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2003年12月9日 联想承担的网格主“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正式研制成功,其实际运算速度达到每秒4.183万亿次,全球排名第14位,运行效率78.5%。

2003年12月28日 “芯工程”成果汇报会在举行,“星光芯”工程开发设计出5代数字多媒体芯片,在市场上以超过40%的市场份额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世界的位置。

2004年3月24日 在常务会议上,《中华电子签名法(草案)》获得原则通过,这标志著电子业务渐入法制轨道。

2004年6月21日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公布了的全球计算机500强名单,曙光计算机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曙光4000A”排名第十,运算速度达8.061万亿次。

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式实施。《中华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电子签名自此与传统的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将促进和规范电子交易的发展。

2005年4月18日、“龙芯二号”正式亮相。由科学研究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CPU“龙芯二号”正式亮相.

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并购IBM PC。联想正式宣布完成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联想以合并后年收入约130亿美元、个人计算机年销售量约1400万台,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计算机发展过程?

第五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服务的结合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它具有推理、联想、判断、决策、学习等功能。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 路。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

代(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为电子管时代。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

第二代(1958—1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970年)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和磁盘。

第三代(1963—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代替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

(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般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Windows系统简单直观、容易上手,因此得到了众多用户的喜爱。DOS是美国微软公司发行的磁盘作系统。作系统是一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化程序。它对磁盘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都是以文件为单位。从1981年直到1995年,DOS在IBM PC兼容机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MacOS是苹果电脑专用系统,正常情况下在普通PC上无法安装该作系统。Linux作系统是一种按照MINIX作系统设计的现代作系统。

计算机发展所经历的四个时代及其特点是什么?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4)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

1958年到1964年,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和磁盘。软件开始使用管理程序,一些高级程序语言相继问世。特点是体积小,运算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

在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1965年到1970年,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使用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外存储器使用磁盘。软件: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逐渐增多。特点:体积和耗电显著减少,计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有较大提高。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

1971年到现在,主要逻辑元件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被称之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软件:作系统不断发展,同时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软件也得到发展。特点:体积更小、耗电更少、运算速度更快、可靠性不断提高。应用:已经进入了人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6.等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号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划分是根据它的电子元件划分的,分为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阶段: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电子管计算机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也是代计算机。它们的体积非常大,耗电量大,效率低。

第二阶段: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此类计算机使用了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采用高级语言编程,并开始出现作系统。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高且价格进一步下降,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