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酒是多少斤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酒是多少斤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酒是多少斤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酒是多少斤
一斗是多少斤 一斗酒是多少斤
石,读音时间 秒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林甘泉主编的《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
担,古代重量单位,古代一担大米等于100斤。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古代计量方法极为,且为十进位制。即: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汉书·律历志上》
一斗重12.5斤。
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
一担米重100斤。
一斗等于多少斤
容量单位:“斗”字在我国古代及现代都是常用字,本来只有dǒu一个读音,《简化字总表》把斗(dǒu)与鬦(“鬦”去掉框里面“斗”的字)(dòu,有鬦、閗、鬭、鬪、闘等各种写法)合并为“斗”,于是“斗紶成为多音字,
(1)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汉书·卷二十一·律历志上:「十升为斗……斗者,聚升之量也。」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盛粮食的器具,酒器。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一斗=多少斤
市制容量单位 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也就是说 一斗等于 十二市斤 【6公斤,,6Kg】
12.5斤米为一斗
一斗米和多少斤?
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一斗米等于多少斤
一斗等于2升不过像你说的,米的密度不一样,我搜了一下1斗禾重2.7斤我想1斗米不多也再2.7斤左右吧
一升米等于几斗米?
一斗为十升。
所以一升米等于0.1斗米。
“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是说谁的,一斗米大概有多少斤?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此语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只有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一升米重1.25斤,一斗重12.5斤,是6.25千克
一担粮食是多少斤
一担粮食是一百二十斤。“担”是古代重量单位,今读dàn。10斗等于一担。一担等于一百二十市斤。一市斤等于一斤,所以一担等于一百二十斤。
古代重量单位换算标准1斗=10升=15斤=7.5千克
1、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2、豆:容量单位。
3、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4、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5、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7、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8、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一石一担一斗谢谢!各多少斤
一石是120斤,一斗是12.5斤。
石是古代重量单位,今读dàn。在古书中读shí,因古时1石约等于1担,因此在民间“石”又可俗读为dàn。在正式场合、诗词、古文之中应作本音shí。
10斗等于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市斤,一市斤等于一斤,所以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5斤。一升米现在重1.25斤,10升米为一斗,一斗重12.5斤。
一升一斗一担
脱离具体物质没法换算,以大米为标准:
扩展资料
担: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升: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斗:dǒu,时指市制容量单位。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一斗是多少斤呢
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
林甘泉主编的《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
斗和石头都是单位之间换算为10斗为1石。而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按此换算1石等于120斤,1斗等于12斤。
担: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升: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斗:dǒu,时指市制容量单位。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一石与一担的区别
起是所谓一石和一担是一回事。石读音为,所以,一石的正确读音就是“一担”。在古时,一石既一“担”等于我们现在100市斤
一斗是十升,在市制容量单位中,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古代常用单位换算标准还有:
石: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
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扩展资料:斗的本义是一种盛酒的斛: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器具,又用作计量粮食的工具,后来才引申为单位,但《说文》篆文已讹变,而从甲骨文一直到秦汉的斗字形体基本未变,引申义有像斗的东西等义。
“斗”的繁体字读dòu,本义指披头散发的两个人徒手相搏的形象,后“斗”的繁体字加上声符,分化出“鬭”字。
现在二字都被废除,借“升斗”的“斗”代替,引申义有对打、比赛胜负、争胜等义。
1石=128斤(现在用的斤)1石=8斗所以1斗=16斤大致的换算关系是:1石=10斗=150斤=75千克,1斗=10升=15斤=7.5千克,1升=10合=1.5斤=0.75千克。这个换算是以大米为标准的,装其他东西要按所装物体的容重决定,斗的形状象倒棱台,一般用木头做成,中空,小口部是底,大口部中间有一横木,用作手柄。.石.斗为容积单位.斤为重量单位·大家知道各种粮食的密度不同.产生古代对石·斗与斤之间转换出了问题.用现代语文.数学.物理的三者统一.用斤来表达粮食是合宜的.在古代1斤=16两.由干制作秤的师傅水平不一.造成此1斤非彼1斤.就难免有错.到近代用了1斤=500克后.才被世界公认.那么同时十六两制改为十两制.目前人类制造的计算机用二进制可以完成许多人类自我都难以完成的任务.而神秘的十进制有待于更多的发展·今天留一道题大家思考·十六两秤的秤花改成十两秤的秤花是如何完成的?此题留给那些语文学的不错的人来回答吧.
粮食“一石”,能换算现在的120市斤,就是60千克左右。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约等于12斤左右。
重量单位
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 史,在古 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古 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斤,国 际的计量单位千克、吨、磅等等。
其次 “斤”“公斤”之类的单位在物理上来讲明显属于重量单位,而绝不是质量单位,请搞清质量和重量的区别
再次 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讲,我国法 律明确规定了“斤”“公斤”等单位可以看做质量单位在各种场合使用,质量=重量,在法律上等价,具有法律效力。
换算
1千克(公斤)=2斤
1斤=500克
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两 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两 = 0.05千克(公斤) = 50克
斤 1斤 = 0.5千克(公斤) = 500克
微克,质量单位,符号μg(英语:microgram)。
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0-6克)
1,000 微克 = 1毫克
1,000,000 微克 = 1克
毫克
毫克,质量单位,符号mg(英语:milligram),是克的一千分之一。
1 毫克 = 1 000 微克
1 000 毫克 = 1 克
1 000 000 毫克 = 1 公斤
克 符号 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 吨= 1,000一斗米是多少公斤?,000 克
1 公斤 = 1,000 克
1 毫克 = 0.001 克
1 微克 = 0.000 001克
不要说古代了,那个古代从哪朝哪代算起呀?而且古代的也是合合分分的谁能说清楚,再说了古代各朝各代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的计量也不是统一的呀,还是从比较近的我们能说明白的现代说起吧!
我从小在农大的,小的时候家里斗,升都有,农村生产队给那时候家给各家各户分粮食都用斗,因为毛粮与成品粮的比重不一样,毛粮与毛粮,成品粮与成品粮的比重都不一样,所以一斗粮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统称一斗粮是50市近,一升粮是5市斤,因为都是以十进位的,所以十升就是一斗,十斗就是一石,那一石粮的统称也就是500斤。
用斗或升量粮食,有一个木头做的平尺,用簸箕把粮食倒在斗里,是高出斗面的,用老的话来说,就是覆流带淌的,然后用平尺一刮,斗平了,就是标准的一斗了。因为各个品种的粮食比重不一样,用斗分粮时得先称一下这个粮食的一斗是多少斤,毛粮都不会超过50斤的,成品粮到是可以达到50斤的。用斗量粮食也有个学问,或叫猫腻,老都懂的,就是用簸箕往斗里倒粮食时,那簸箕要是碰了一下斗,斗里的粮食的紧密度就会加大,这样碰了斗的一斗粮食就会比没碰斗的一斗粮食多出一二斤或三四斤来,不用簸箕碰用脚踢一下也是这种情况的。
《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给的这个明朝的一石米约重153.5斤。这个斤不是现在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
另外,明代说一石米,有精米糙米两种,各地不同的大米品种也有异。一石米大约在92-94KG左右。
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汉朝·许慎《说文解字》:“斛,十斗也。”
宋朝开始,改为1斛 = 5斗,而1石 = 2斛。明.张自烈.《正字通》:“斛,今制五斗曰斛,十斗曰石。”
在江苏、浙江、安徽的很多地方,1斛 = 2斗5升。
是起源于或东亚的古老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是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主要的栽培作物。黄河流域史前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以为多。直到唐代以前,一直是北方民众的主食之一,通称“谷子”或“谷子”。至秦汉时期,是种植最多的谷物,唐宋时期也在南方提倡种。直到宋末,稻、小麦逐渐发展,才退居二线。
经长期选择培育,已发展出许多品种,《诗经》中出现的“粱”与“”,指的就是俗称的“谷子”或“小米”。小米“粱因此,古代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的米粒蒸煮后较黏,而“”为“粱”之不黏者,植株较细弱矮小,后来被处理为粱
斗是的市制容量单位, 斗是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一斗。一斗等于十升,十斗等于一石
斛是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也就是说 一斗等于十二市斤 。约等于六千克。
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量词。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