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校史(周小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校史(周小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是浙江省属培养幼教人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校址杭州市文三路。创建于1953年,始称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当年招生,并将杭州师范学校幼师科的两届在校生并入。“”期间学校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招收短训班。1973年改名浙江师范学校。1978年后恢复三年制幼师班和在职教师进修班等,并改为现名。1985年受儿童基金会资助,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从1984年起,附属工厂与儿童基金会合作,成为教具中心浙江分中心工厂。1993年起进行培养专科程度教师的试验工作。并举办幼师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98年建立“浙江省园长培训中心”,并与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5月与浙江师大合办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女生,有四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三种模式。2001年学院正式并入浙江师大。2002年学院开始招收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开设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校设有附属、校办工厂、《幼儿教育》编辑部、小天命经营部等,为浙江省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是浙江省属培养幼教人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校址杭州市文三路。创建于1953年,始称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当年招生,并将杭州师范学校幼师科的两届在校生并入。“”期间学校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招收短训班。1973年改名浙江师范学校。1978年后恢复三年制幼师班和在职教师进修班等,并改为现名。1985年受儿童基金会资助,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从1984年起,附属工厂与儿童基金会合作,成为教具中心浙江分中心工厂。1993年起进行培养专科程度教师的试验工作。并举办幼师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98年建立“浙江省园长培训中心”,并与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5月与浙江师大合办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女生,有四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三种模式。2001年学院正式并入浙江师大。2002年学院开始招收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开设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校设有附属、校办工厂、《幼儿教育》编辑部、小天命经营部等,为浙江省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这是中华成立以来,浙江省所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依靠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
1958年6月,浙江省、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
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省里选定金华北郊高村以南、骆家塘村以北(包括骆家塘村)、金华第二中学以东的言台山、茅栗山的黄土地为院址(即浙师大现校址);并且以金华专员公署为主组成了金华师范学院筹建工程处,迅速办理了征地手续,制订了工程规划,由省直接投资拨款,金华师范学院期工程在1958年底破土动工。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学校虽然定名为了“杭州师范学院”,但派去参加筹建工程处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撤回,1959年学院还不时派师生前往金华参加建校义务劳动,甚至还投资5万元购置了校具。
直至1960年3月13日,杭州师范学院在金华筹建工程处的5位同志才撤回学校。
1960年4月,建德师范专科学校迁入在金华新建成的期工程校舍(1959年12月竣工),并于当年7月改办成金华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3年,国学家、书法家、浙江博物馆馆长张宗祥为学校书写了校牌。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
1965年5月下旬的一天,浙江省江华和常委、宣传部陈冰约见学院王元珍、副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口头传达了关于学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现校址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消息传出,全院师生哗然。
学校多次开会研究的同时,先后赴金考察。
6月8日,校委综合实地考察和群众意见,向省教育厅和宣传部就迁校问题打了《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明:“全院一次搬到金华有很大困难,主要是教学用房不敷使用,生活用房也很悬殊(金华校舍总共才23487平方米),如果一次搬去,不但学生无法上课,很多教师也无宿舍可住。
”8月上旬,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
迁校工作很快展开,从7月下旬到8月底止,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迅速完成了900多吨的图书、仪器、校具等物资的包装、运输、拆卸、安装等任务,做到安全无损。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金华校舍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的初步修缮和安排布置工作,保证了学校在9月上旬如期开学。
南迁金华后,浙江师范学院缩小到3个系3个专业,学生从1084人锐减到730余人,教职员工从536人锐减到321人,校舍面积锐减到2.4万平方米。
学校还不及1958年升格杭师院时的规模。
1965年8月, 浙江在浙江师范学院迁至金华后学校如何定位时指出:“学校迁金后试办为半工(农)半读性质的师范学院,其任务是既培养代半工(农)半读中等学校师资,又培养全日制中学师资。
”8月21日,搬迁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学校就向宣传部(并报处)呈送了《关于我校改为半工(农)半读后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并对半工(农)半读的具体做法作了说明。
在金华地、县、区各级的支持下,学校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一边着手解决劳动基地问题,投资100万元,在蒋堂杨梅垅平水殿建起了浙江师范学院农场。
不久,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就到农场半农半读,寒还在农场办起了浙师院农业技术学校(半农半读)作为附中,招生50名。
同时组织66届学生到附近几个县的农业中学实习。
不久,“”开始,农场土地移交给部队,农业附中也于1967年底随校农场撤销而停办。
1970年7月27日,浙江省下发《关于调整大专院校的决定》,关于浙江师范学院只有一句话:“浙江师范学院的人员、设备,由省统一调配给金华、丽水、台州三地区。
”令浙江师范学院一分为三,分别以此为基础建立师专(未经批准)。
直到1974年,科教组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重建浙江师范学院的通知》,并通知已分散至金华、丽水、台州三地的原有教职工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返校工作,停办四年之久的浙江师范学院又得到了恢复和延续。
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
1985年2月13日,浙江省 下达了《关于将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批复》。
1993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13年获批教育学、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将于2014年9月起招生。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 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
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5年入选浙江省批重点建设高校 。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浙江巡抚张曾奉准以省城的贡院旧址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开学,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专修科,在全省范围招生,其中初级部430余人,高级部(优级选科)220余人。
元年(12),学堂改称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优级部停办,其公共科学生并入高等师范学校,留下初级部继续办理。
2年5月,省议会通过《筹设省立师范学校决议案》,将两级师范学校的初级部改为省立师范学校。
12年(1923),根据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中学校。
17年(1928)秋,省立中学的第二部改成师范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为1年。
20年(1931),单设为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26年(1937)抗日爆发后,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迁至丽水县后与杭嘉湖地区内迁的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省立杭州初级中学、省立杭州女子中学、省立嘉兴中学、省立湖州中学5所省立中学和省立民众实验学校,先组成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成立师范部。
抗日胜利后,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迁回杭州市膺白路(今南山路),复称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66至1970年,被迫停止招生。
1973年,原杭州幼儿师范学校改成浙江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音乐、美术师资。
1978年,以杭州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办师范专科学校;省革委会批示,在尚未批准前,先作为浙师院的分校分别招生开学;下半年,批准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为杭州师范学院 。
2000年,杭州师范学校、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杭州师范学院;
2001年,通过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入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医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
有的,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在文二路125号
有.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是浙江省属培养幼教人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校址杭州市文三路。创建于1953年,始称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当年招生,并将杭州师范学校幼师科的两届在校生并入。“”期间学校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招收短训班。1973年改名浙江师范学校。1978年后恢复三年制幼师班和在职教师进修班等,并改为现名。1985年受儿童基金会资助,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从1984年起,附属工厂与儿童基金会合作,成为教具中心浙江分中心工厂。1993年起进行培养专科程度教师的试验工作。并举办幼师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98年建立“浙江省园长培训中心”,并与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5月与浙江师大合办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女生,有四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三种模式。2001年学院正式并入浙江师大。2002年学院开始招收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开设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校设有附属、校办工厂、《幼儿教育》编辑部、小天命经营部等,为浙江省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这是中华成立以来,浙江省所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依靠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
1958年6月,浙江省、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
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省里选定金华北郊高村以南、骆家塘村以北(包括骆家塘村)、金华第二中学以东的言台山、茅栗山的黄土地为院址(即浙师大现校址);并且以金华专员公署为主组成了金华师范学院筹建工程处,迅速办理了征地手续,制订了工程规划,由省直接投资拨款,金华师范学院期工程在1958年底破土动工。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学校虽然定名为了“杭州师范学院”,但派去参加筹建工程处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撤回,1959年学院还不时派师生前往金华参加建校义务劳动,甚至还投资5万元购置了校具。
直至1960年3月13日,杭州师范学院在金华筹建工程处的5位同志才撤回学校。
1960年4月,建德师范专科学校迁入在金华新建成的期工程校舍(1959年12月竣工),并于当年7月改办成金华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3年,国学家、书法家、浙江博物馆馆长张宗祥为学校书写了校牌。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
1965年5月下旬的一天,浙江省江华和常委、宣传部陈冰约见学院王元珍、副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口头传达了关于学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现校址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消息传出,全院师生哗然。
学校多次开会研究的同时,先后赴金考察。
6月8日,校委综合实地考察和群众意见,向省教育厅和宣传部就迁校问题打了《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明:“全院一次搬到金华有很大困难,主要是教学用房不敷使用,生活用房也很悬殊(金华校舍总共才23487平方米),如果一次搬去,不但学生无法上课,很多教师也无宿舍可住。
”8月上旬,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
迁校工作很快展开,从7月下旬到8月底止,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迅速完成了900多吨的图书、仪器、校具等物资的包装、运输、拆卸、安装等任务,做到安全无损。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金华校舍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的初步修缮和安排布置工作,保证了学校在9月上旬如期开学。
南迁金华后,浙江师范学院缩小到3个系3个专业,学生从1084人锐减到730余人,教职员工从536人锐减到321人,校舍面积锐减到2.4万平方米。
学校还不及1958年升格杭师院时的规模。
1965年8月, 浙江在浙江师范学院迁至金华后学校如何定位时指出:“学校迁金后试办为半工(农)半读性质的师范学院,其任务是既培养代半工(农)半读中等学校师资,又培养全日制中学师资。
”8月21日,搬迁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学校就向宣传部(并报处)呈送了《关于我校改为半工(农)半读后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并对半工(农)半读的具体做法作了说明。
在金华地、县、区各级的支持下,学校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一边着手解决劳动基地问题,投资100万元,在蒋堂杨梅垅平水殿建起了浙江师范学院农场。
不久,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就到农场半农半读,寒还在农场办起了浙师院农业技术学校(半农半读)作为附中,招生50名。
同时组织66届学生到附近几个县的农业中学实习。
不久,“”开始,农场土地移交给部队,农业附中也于1967年底随校农场撤销而停办。
1970年7月27日,浙江省下发《关于调整大专院校的决定》,关于浙江师范学院只有一句话:“浙江师范学院的人员、设备,由省统一调配给金华、丽水、台州三地区。
”令浙江师范学院一分为三,分别以此为基础建立师专(未经批准)。
直到1974年,科教组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重建浙江师范学院的通知》,并通知已分散至金华、丽水、台州三地的原有教职工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返校工作,停办四年之久的浙江师范学院又得到了恢复和延续。
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
1985年2月13日,浙江省 下达了《关于将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批复》。
1993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13年获批教育学、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将于2014年9月起招生。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 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
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5年入选浙江省批重点建设高校 。
有.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是浙江省属培养幼教人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校址杭州市文三路。创建于1953年,始称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当年招生,并将杭州师范学校幼师科的两届在校生并入。“”期间学校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招收短训班。1973年改名浙江师范学校。1978年后恢复三年制幼师班和在职教师进修班等,并改为现名。1985年受儿童基金会资助,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从1984年起,附属工厂与儿童基金会合作,成为教具中心浙江分中心工厂。1993年起进行培养专科程度教师的试验工作。并举办幼师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98年建立“浙江省园长培训中心”,并与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5月与浙江师大合办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女生,有四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三种模式。2001年学院正式并入浙江师大。2002年学院开始招收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开设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校设有附属、校办工厂、《幼儿教育》编辑部、小天命经营部等,为浙江省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这是中华成立以来,浙江省所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依靠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
1958年6月,浙江省、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
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省里选定金华北郊高村以南、骆家塘村以北(包括骆家塘村)、金华第二中学以东的言台山、茅栗山的黄土地为院址(即浙师大现校址);并且以金华专员公署为主组成了金华师范学院筹建工程处,迅速办理了征地手续,制订了工程规划,由省直接投资拨款,金华师范学院期工程在1958年底破土动工。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学校虽然定名为了“杭州师范学院”,但派去参加筹建工程处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撤回,1959年学院还不时派师生前往金华参加建校义务劳动,甚至还投资5万元购置了校具。
直至1960年3月13日,杭州师范学院在金华筹建工程处的5位同志才撤回学校。
1960年4月,建德师范专科学校迁入在金华新建成的期工程校舍(1959年12月竣工),并于当年7月改办成金华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3年,国学家、书法家、浙江博物馆馆长张宗祥为学校书写了校牌。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
1965年5月下旬的一天,浙江省江华和常委、宣传部陈冰约见学院王元珍、副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口头传达了关于学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现校址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消息传出,全院师生哗然。
学校多次开会研究的同时,先后赴金考察。
6月8日,校委综合实地考察和群众意见,向省教育厅和宣传部就迁校问题打了《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明:“全院一次搬到金华有很大困难,主要是教学用房不敷使用,生活用房也很悬殊(金华校舍总共才23487平方米),如果一次搬去,不但学生无法上课,很多教师也无宿舍可住。
”8月上旬,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
迁校工作很快展开,从7月下旬到8月底止,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迅速完成了900多吨的图书、仪器、校具等物资的包装、运输、拆卸、安装等任务,做到安全无损。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金华校舍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的初步修缮和安排布置工作,保证了学校在9月上旬如期开学。
南迁金华后,浙江师范学院缩小到3个系3个专业,学生从1084人锐减到730余人,教职员工从536人锐减到321人,校舍面积锐减到2.4万平方米。
学校还不及1958年升格杭师院时的规模。
1965年8月, 浙江在浙江师范学院迁至金华后学校如何定位时指出:“学校迁金后试办为半工(农)半读性质的师范学院,其任务是既培养代半工(农)半读中等学校师资,又培养全日制中学师资。
”8月21日,搬迁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学校就向宣传部(并报处)呈送了《关于我校改为半工(农)半读后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并对半工(农)半读的具体做法作了说明。
在金华地、县、区各级的支持下,学校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一边着手解决劳动基地问题,投资100万元,在蒋堂杨梅垅平水殿建起了浙江师范学院农场。
不久,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就到农场半农半读,寒还在农场办起了浙师院农业技术学校(半农半读)作为附中,招生50名。
同时组织66届学生到附近几个县的农业中学实习。
不久,“”开始,农场土地移交给部队,农业附中也于1967年底随校农场撤销而停办。
1970年7月27日,浙江省下发《关于调整大专院校的决定》,关于浙江师范学院只有一句话:“浙江师范学院的人员、设备,由省统一调配给金华、丽水、台州三地区。
”令浙江师范学院一分为三,分别以此为基础建立师专(未经批准)。
直到1974年,科教组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重建浙江师范学院的通知》,并通知已分散至金华、丽水、台州三地的原有教职工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返校工作,停办四年之久的浙江师范学院又得到了恢复和延续。
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
1985年2月13日,浙江省 下达了《关于将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批复》。
1993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13年获批教育学、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将于2014年9月起招生。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 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
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5年入选浙江省批重点建设高校 。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浙江巡抚张曾奉准以省城的贡院旧址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开学,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专修科,在全省范围招生,其中初级部430余人,高级部(优级选科)220余人。
元年(12),学堂改称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优级部停办,其公共科学生并入高等师范学校,留下初级部继续办理。
2年5月,省议会通过《筹设省立师范学校决议案》,将两级师范学校的初级部改为省立师范学校。
12年(1923),根据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中学校。
17年(1928)秋,省立中学的第二部改成师范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为1年。
20年(1931),单设为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26年(1937)抗日爆发后,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迁至丽水县后与杭嘉湖地区内迁的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省立杭州初级中学、省立杭州女子中学、省立嘉兴中学、省立湖州中学5所省立中学和省立民众实验学校,先组成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成立师范部。
抗日胜利后,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迁回杭州市膺白路(今南山路),复称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66至1970年,被迫停止招生。
1973年,原杭州幼儿师范学校改成浙江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音乐、美术师资。
1978年,以杭州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办师范专科学校;省革委会批示,在尚未批准前,先作为浙师院的分校分别招生开学;下半年,批准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为杭州师范学院 。
2000年,杭州师范学校、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杭州师范学院;
2001年,通过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入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医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
有的,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在文二路125号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舞蹈系是其中一个系,也属于一本分数招生。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19个学院(含学院)组成。
扩展资料: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沿革
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1958年6月,浙江省、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
1965年8月上旬,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
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
1985年,浙江省下达了《关于将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批复》。
1993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13年获批教育学、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
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4年7月,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12月,入选卓越教师培养。 [
2015年,入选浙江省批重点建设高校。
2016年,入选“111”,图与网络优化创新引智基地成为首批地方高校的15个创新引智基地之一。
2018年3月,入选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师范大学
有.
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是浙江省属培养幼教人员的中等师范学校。校址杭州市文三路。创建于1953年,始称杭州幼儿师范学校。当年招生,并将杭州师范学校幼师科的两届在校生并入。“”期间学校虽然保留下来,但只招收短训班。1973年改名浙江师范学校。1978年后恢复三年制幼师班和在职教师进修班等,并改为现名。1985年受儿童基金会资助,成为浙江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从1984年起,附属工厂与儿童基金会合作,成为教具中心浙江分中心工厂。1993年起进行培养专科程度教师的试验工作。并举办幼师函授教育,面向全省招生。1998年建立“浙江省园长培训中心”,并与德国慕尼黑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0年5月与浙江师大合办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初、高中毕业的女生,有四年制本科,五年制专科、二年制专科三种模式。2001年学院正式并入浙江师大。2002年学院开始招收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并开设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方向)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校设有附属、校办工厂、《幼儿教育》编辑部、小天命经营部等,为浙江省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
这是中华成立以来,浙江省所没有任何学校做基础、依靠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高等院校。
1958年6月,浙江省、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
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
省里选定金华北郊高村以南、骆家塘村以北(包括骆家塘村)、金华第二中学以东的言台山、茅栗山的黄土地为院址(即浙师大现校址);并且以金华专员公署为主组成了金华师范学院筹建工程处,迅速办理了征地手续,制订了工程规划,由省直接投资拨款,金华师范学院期工程在1958年底破土动工。
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
学校虽然定名为了“杭州师范学院”,但派去参加筹建工程处工作的人员并没有撤回,1959年学院还不时派师生前往金华参加建校义务劳动,甚至还投资5万元购置了校具。
直至1960年3月13日,杭州师范学院在金华筹建工程处的5位同志才撤回学校。
1960年4月,建德师范专科学校迁入在金华新建成的期工程校舍(1959年12月竣工),并于当年7月改办成金华师范学院。
1962年8月30日,经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3年,国学家、书法家、浙江博物馆馆长张宗祥为学校书写了校牌。
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
1965年5月下旬的一天,浙江省江华和常委、宣传部陈冰约见学院王元珍、副林尧和办公室主任纪梦秋,口头传达了关于学院搬迁金华北郊农村现校址的决定,理由是战备疏散。
消息传出,全院师生哗然。
学校多次开会研究的同时,先后赴金考察。
6月8日,校委综合实地考察和群众意见,向省教育厅和宣传部就迁校问题打了《报告》,实事求是地说明:“全院一次搬到金华有很大困难,主要是教学用房不敷使用,生活用房也很悬殊(金华校舍总共才23487平方米),如果一次搬去,不但学生无法上课,很多教师也无宿舍可住。
”8月上旬,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现在的浙江教育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
迁校工作很快展开,从7月下旬到8月底止,只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迅速完成了900多吨的图书、仪器、校具等物资的包装、运输、拆卸、安装等任务,做到安全无损。
与此同时,还完成了金华校舍的教学用房、生活用房的初步修缮和安排布置工作,保证了学校在9月上旬如期开学。
南迁金华后,浙江师范学院缩小到3个系3个专业,学生从1084人锐减到730余人,教职员工从536人锐减到321人,校舍面积锐减到2.4万平方米。
学校还不及1958年升格杭师院时的规模。
1965年8月, 浙江在浙江师范学院迁至金华后学校如何定位时指出:“学校迁金后试办为半工(农)半读性质的师范学院,其任务是既培养代半工(农)半读中等学校师资,又培养全日制中学师资。
”8月21日,搬迁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学校就向宣传部(并报处)呈送了《关于我校改为半工(农)半读后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并对半工(农)半读的具体做法作了说明。
在金华地、县、区各级的支持下,学校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一边着手解决劳动基地问题,投资100万元,在蒋堂杨梅垅平水殿建起了浙江师范学院农场。
不久,中文系一年级师生就到农场半农半读,寒还在农场办起了浙师院农业技术学校(半农半读)作为附中,招生50名。
同时组织66届学生到附近几个县的农业中学实习。
不久,“”开始,农场土地移交给部队,农业附中也于1967年底随校农场撤销而停办。
1970年7月27日,浙江省下发《关于调整大专院校的决定》,关于浙江师范学院只有一句话:“浙江师范学院的人员、设备,由省统一调配给金华、丽水、台州三地区。
”令浙江师范学院一分为三,分别以此为基础建立师专(未经批准)。
直到1974年,科教组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重建浙江师范学院的通知》,并通知已分散至金华、丽水、台州三地的原有教职工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返校工作,停办四年之久的浙江师范学院又得到了恢复和延续。
1980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高校。
1985年2月13日,浙江省 下达了《关于将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批复》。
1993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98年,被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金华司机学校相继并入浙江师范大学 。
2013年,学校完成了博士点的验收。
2013年获批教育学、语言文学、数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将于2014年9月起招生。
2014年7月,根据《浙江省 办公厅关于调整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办学体制的复函》,浙江海洋学院萧山校区中的350亩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整体转让给浙江师范大学,设立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主要用于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及特殊教育师范专业的建设、发展。
萧山校区从2014年9月份开始以浙江师范大学名义招生。
2015年入选浙江省批重点建设高校 。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浙江巡抚张曾奉准以省城的贡院旧址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开学,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专修科,在全省范围招生,其中初级部430余人,高级部(优级选科)220余人。
元年(12),学堂改称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优级部停办,其公共科学生并入高等师范学校,留下初级部继续办理。
2年5月,省议会通过《筹设省立师范学校决议案》,将两级师范学校的初级部改为省立师范学校。
12年(1923),根据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中学校。
17年(1928)秋,省立中学的第二部改成师范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为1年。
20年(1931),单设为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26年(1937)抗日爆发后,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迁至丽水县后与杭嘉湖地区内迁的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省立杭州初级中学、省立杭州女子中学、省立嘉兴中学、省立湖州中学5所省立中学和省立民众实验学校,先组成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成立师范部。
抗日胜利后,省立临时联合师范学校迁回杭州市膺白路(今南山路),复称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66至1970年,被迫停止招生。
1973年,原杭州幼儿师范学校改成浙江师范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培养音乐、美术师资。
1978年,以杭州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办师范专科学校;省革委会批示,在尚未批准前,先作为浙师院的分校分别招生开学;下半年,批准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分校为杭州师范学院 。
2000年,杭州师范学校、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市法律学校、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并入杭州师范学院;
2001年,通过本科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入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医院)更名为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 ;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