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发明故事_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大全

中专问答 2025-02-10 10:34:06

科学家的发明故事100字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居里高跟鞋夫人

科学家的发明故事_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大全科学家的发明故事_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大全


科学家的发明故事_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大全


科学家的发明故事_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大全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居里夫人天下闻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07个,却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惊讶地说:“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发明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他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

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20-50字)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无数次的试验,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点燃了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它可持续试用1000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

1、浮力的发现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发现了浮力的故事。

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还发出了声音。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

3、地动仪

张衡却不信神邪,他对记录下来的现象经过细心的考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能测出的仪器,叫做“地动仪”。龙头伸向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只张着大嘴的。哪个方向发生了,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

4、避雷针的发明

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用绸子做了一个风筝,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里用麻线把风筝放上天空。麻线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当雨水把麻线浇湿以后就变成了导电体。使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装一根金属导线,导线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这就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

金冠之谜5、直升飞机的发明

科学家发明发现小故事

牛顿观察到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得到的启示是地球引力,发明了牛顿定律,

电灯的发明

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用炭条、白金丝,还有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家.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和还原剂混合,使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 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呢?既想检验真,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一路大声很着“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链接:

提取码:005j

牛顿发现了地心引力

历史上的那些重大发明,科学家经历了哪些“灵光闪烁”的启示?

1907年,世界上架像晴蜒一样的bai直升机由法国工程师伯雷格和du黎歇才zhi研制成功。这架飞机没有机翼,个机臂头上有两副能在水平方向上旋转的四叶螺旋桨。

最出名的应该是那个苹果的故事了。因为剑桥的那棵苹果树上的苹果落地了,牛顿受的了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有瓦特看到了烧开的水壶的蒸汽,因而发明了蒸汽机;还有凯库勒因做梦梦到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想出了苯环的结构等。这些都算上灵光闪烁吧,实际上,这都是这些科学家经历了很久的思考,才有的灵光一闪。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

鲁班他从一种能划破皮肤的带齿的草叶得到启示而发明了锯子.

鲁班发爱因斯坦的故事 (故事1)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 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得象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 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 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明锯的故事

火箭升空,是利用水母,墨鱼反冲原理,科学家根据火野猪的鼻子测毒的奇特本制成了世界上批防毒面具莱特兄弟根据最飞行动物有翅膀的研究发明了飞机

牛顿因为地球引力的启发,发明了牛顿定律。

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过程中经反复实验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电灯。 瓦特发明蒸汽机。 贝尔发明电话。 发明避雷针。 内尔发明潜水艇。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爱迪生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但他是一个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机械。他对电器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善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务必找到更适宜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决定用炭丝来做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国利兹,从小家境困难,由亲戚抚养。175年进入神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是做牧师,化学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在化学、电学、自然哲学、神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写了许多自以为得意的神学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却是他的科学著作。1764年他31岁时写成《电学史》。当时这是一部很有名的书,由于这部书的出版,1766年他就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22年他39岁时,又写成了一部《光学史》。也是18世纪后期的一本名著。当时,他在利兹一方面担任牧师,一方面开始从事化学的研究工作。他对气体的研究是颇有成效的。他利用制得的氢气研究该气体对各种金属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还将木炭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发现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气变成碳酸气,用石灰水吸收后,剩下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他虔信燃素说,因此把这种剩下来的气体叫“被燃素饱和了的空气”。

有哪些关于科学发明的故事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 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 好不容易,爱迪生长到了8岁,父母把他送进了一所乡村小学读书,以为从此以后他能安安份份上学了.谁知,他仍然爱追根问底,经常把教师问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在上了三个月的课以后,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子

拉 链

拉链是18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2、电话的发明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冰 箱

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清洗铅字时,他发现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

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批家用冰箱.

“发明大王”爱迪生

被人们称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是美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一天,他指着正在孵蛋的母鸡问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那是在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终于在鸡窝里找到了他.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下放了好多鸡蛋孵小鸡呢!父母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洗衣服.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

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

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要想有成就,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种子,没有种子就长不出参天大树,没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种子播种在黑土里以后,经过人们的浇灌、培育,会逐渐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长成栋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够使你成为有用之才.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学离不开好奇.道理很简单,只有好奇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步.“正因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许多人都把好奇心称为成功者的美德.对于一个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来说,好奇心是最宝贵的.

编辑于 2018-02-17

查看全部2个回答

40岁辣妈晒”五行减肥法“,一夜走火,网友:减到92太容易

森迪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有哪些?

1、爱迪生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爱迪生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 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抽成真空,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2、瓦特 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的新式蒸汽机结构在之后的50年之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瓦特蒸汽机发明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它使得工厂的选址不必再依赖于煤矿而可以建立在更经济更有效的地方,也不必依赖于水能从而能常年地运转,这进一步促进了规模化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商业投资更。 蒸汽机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艺保证各种机器包括蒸汽机本身的性能提高。经过不断的努力,引入更高气压的蒸汽,蒸汽火车蒸汽轮船便很快相继问世。 3、牛顿 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岁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造成的。 4、居里夫人 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从此镭的存在得到了证实。镭是一种极难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它的形体是有光泽的、像细盐一样的白色结晶,镭具有略带蓝色的荧光,而就是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在光谱分析中,它与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谱线都不相同。镭虽然不是人类个发现的放射性元素,但却是放射性最强的元素。利用它的强大放射性,能进一步查明放射线的许多新性质。以使许多元素得到进一步的实际应用。 镭射线对于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细胞,一经镭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坏了。这个发现使镭成为治疗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异常迅速的细胞组成的,镭射线对于它的破坏远比周围健康组织的破坏作用大的多。 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在法兰西,镭疗术被称为居里疗法。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对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莱特兄弟 莱特兄弟是美国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弟弟是奥维尔·莱特。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飞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23156 浏览6662019-10-19 浏览5502019-05-05

有哪些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古今中外有哪些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瓦特与壶盖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国的科学家。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饭。火炉上,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发出的声音。 瓦特很奇怪,就问祖母:“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祖母回答不上来。 从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汽直往上冒,冲起了壶盖。他想:壶盖是被水汽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汽,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天真好奇孵小鸡 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很焦急并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问爱迪生在干什么,小爱迪生回答说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气又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爱迪生初尝试验 在爱迪生小的时候,他经常到邻居缪尔·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家的碾坊看见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几天后,爱迪生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拿给父亲的帮工迈克尔·奥茨吃,爱迪生告诉迈克尔·奥茨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因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们的警惕,劝告自己的孩子不要与爱迪生玩并远离他。 爱迪生与无影灯 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没有发明灯泡的时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蜡烛灯、煤油灯等,那时候的爱迪生内心十分的苦恼,他决心要发明一种能够耐用的光线明亮的灯泡。爱迪生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几年之后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的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尤其是认为爱迪生做了很多失败的实验。面对别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爱迪生却并没有放弃灯丝实验,反而以此为动力继续展开自己的科学实验,于是又试验了一种碳化棉签作为灯丝材料,把灯泡中抽成真空,这种材料还是坚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时不久就烧断了,但是爱迪生已经兴奋不已了,他已经尝试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了,而这一次无疑是找到突破点。 爱迪生又开始进行了灯丝实验,功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为此他欣喜若狂,这种材料是灯泡的绝佳材料,发出的光线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烧断适合长期使用。如此灯泡便慢慢的进入了寻常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彭奈迪脱斯与“安全玻璃” 彭奈迪脱斯是法国的化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研究制成了“安全玻璃”。那是1907,一天,彭奈迪脱斯正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只玻璃瓶子打翻在地。这下可完了!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并没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现了一些裂痕,他随手又拿出一只洗净的瓶子,轻轻地向地上摔去。这次,玻璃瓶子却被摔得粉碎。两只瓶子的情况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脱斯一时难以找到。 时隔数天,报上注销了一起车祸,横飞的玻璃碎片击伤了乘客,使彭奈迪脱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联想起那只破而不碎的瓶子,决心搞个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只瓶子,仔细观察,原来那是一只盛过某种水的瓶子,水蒸发后在瓶的内表面结下了一层坚韧透明的薄膜,看来,正是这层薄膜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附着力强、透明度好的合适涂料。后来,他又用涂料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现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这样,“安全玻璃”终于诞生了。 圆珠笔的发明者 匈牙利记者比罗某次写稿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稿纸划破了。他想,要是把笔尖换成圆珠就好了。于是,比罗去请教化学家奥基。奥基说:“笔尖换成圆珠没问题,可是圆珠的周围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写字呀!”比罗想,如果让圆珠转动的时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吗?他开始反复地试验。终于发明了依靠圆珠的转动送出墨水的新笔--圆珠笔。圆珠笔用起来非常方便,价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弗莱明与青霉素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种会让人致病的细菌。为了考察这种病菌的生活习性和致病机理,需要对它们进行培养观察。当时的设备比较简陋,工作是在一间闷热、潮湿的旧房子中进行的,实验过程中又需要多次开启培养皿,皿中的培养物很容易受污染。有一次,弗莱明打开培养皿观察细菌,偶然发现在培养皿口上长出了蓝绿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边,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现了清澈的水滴。蓝绿色的霉菌为什么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将细菌消灭呢?弗莱明紧紧抓住这次“偶然”的发现不放,全力以赴地对这种蓝绿色霉菌进行研究,终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进一步发现它对其它一些病菌同样有杀灭作用。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弗莱明与研制出青霉素化学制剂的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德国化学家钱恩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煮石头——煤气 梅尔道克从小就特别喜欢琢磨事儿,他还常常挖空心思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能让大人们吃惊的小把戏。有一天,小梅尔道克在山坡上挖到一些页岩。当地人都知道,这种石头可以用火点着,然而,小梅尔道克却突发奇想:“如果把它煮一煮,会怎么样呢?”他决定试验一下。于是,他把那块石头带回家,放进一把空的烧水壶里,然后给水壶加热。“把它加热后,它还能被点着吗?”小梅尔道克一边观察一边琢磨着。过了一会儿,壶嘴里开始向外冒出气体。小梅尔道克打开壶盖,然后划了一根火柴,他想看看页岩还能不能点着。没想到的是,燃烧的火柴刚一伸到水壶上面,火焰就猛地往上蹿了起来!把煤加热后,它能够变成气体——小梅尔道克称它为煤气。 时光荏苒,梅尔道克长大了,他走上了化学研究的道路。1792年的一天,梅尔道克在研究煤矿物质时,忽然想起了童年时代玩页岩的游戏。他想:“能使火焰突然蹿高,说明那页岩释放的气体被烧着了。这种气体也许有些利用价值呢!”经过反复试验,梅尔道克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把煤转化成煤气,再作为能源加以利用,是人类用煤方式的重大进步,它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玩镜片——望远镜 1607年.在荷兰的密特尔堡小镇上,住着一位制造工匠利比赫斯,他靠着开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利比赫斯有三个孩子,他们经常拿家中的镜片当玩具。有一天,三个孩子拿着几只镜片正玩耍着,其中一个孩子两只手各拿着只片站在窗台上,两只手一前一后,使两只镜片重叠起来,然后闭上一只眼睛,好奇地通过两只镜片望着远方。猛然间,他发现远处的景物被拉到了眼前,看得十分清楚。他兴奋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爸爸。利比赫斯听了之后, 学着孩子的样子去做,果然看清了远处教堂的尖塔。这引起了利比赫斯极大的兴趣。他反复地查看这两只镜片,其中一只是老花镜片,另一只是近视镜片。他发现如果老花镜片摆在前,近视镜片放在后,只要适当调整两只镜片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根据这一原理,利比赫斯经过一番研究,制成了一架简单的望远镜。这架望远镜只有一个30多厘米长的镜筒,里边装着一只老花镜和一只近视镜片,但它却成为了世界上架望远镜。虽说这台望远镜还很简陋,但它宣告人类拥有了“千里眼”。 敲木头——听诊器 这是1816情了。在法国巴黎的市郊,有一群孩子正围着一堆木头在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用大铁钉在木头的一端不停地敲打,其他孩子在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木头听。这时,一位刚给心病患者看病回来的医生恰好路过这里,好奇地看着这群孩子,忍不住也凑上前去倾听。立刻,一阵阵真切清脆的敲击声传入耳朵,耳朵离开木头,声音就变得微弱、遥远了。医生马上联系到刚才的出诊,由于那个女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已无法准确听得她的脉搏,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她的胸部听诊,刚才医生感到十分为难。圆木的敲击声启发了医生,他做了一个木管子给病人听诊,后来用改进成喇叭形的象牙管,上面安了两根柔软的管子,这就是世界上个听诊器。

343 浏览90692017-11-09

还有那些科学发明故事

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电灯灯丝的故事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

这样,灯无论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还是小中学不仅的科学家需要好奇心,我们普通人要学习知识、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年7月,《》科技部曾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比赛中获奖的11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征”一栏里,92%的同学写的是“好奇心强”.湖南零陵地区道县一中的少年何骥,在一天到鸡棚捡蛋的时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鸡蛋到底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呢?是大头先出母体还是小头先出母体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蹲在鸡棚旁静静地观察,有时甚至连晚饭都忘了吃.两个多月以后,何骥终于发现:鸡蛋是大头先出母体.为此,他写了论文,得到许多生物学家的称赞.他的发现,居然是鸟类文献中还没有记载过的新发现.生何骥的故事,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好奇心——发明家之心.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爱迪生(1847-1931),美国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无论对什么事情,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盏弧光灯。但这种灯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要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研究白炽灯。他认真仔细地查阅了关于瓦斯照明的杂志、论文等资料,而且做了二百多册的笔记。

此后,竹丝灯泡用了好多年。知道1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灯丝,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