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粤教版化学 九上粤教版化学24

中专问答 2024-11-18 10:15:37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粤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九上粤教版化学 九上粤教版化学24九上粤教版化学 九上粤教版化学24


九上粤教版化学 九上粤教版化学24


九上粤教版化学 九上粤教版化学24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烂、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10页1、2。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讲解]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 胆矾溶液和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讲解]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板书]1、熔点

我们知道,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板书]2、沸点

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板书]3、密度

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布置作业:习题1、2、3、4、5

急求九年级上册粤教版化学章大家都来学化学的思维导图

同学,整理一章的知识点和内容,多应用华东师大刘濯源提出的归纳型学科思维导图,此类型的图上基础性的,比较简单,画图的目的是将知识结构化,增强你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所以一定要自己动笔,发张初中化学学科思维导图给你参考:

求九年级(上册)所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粤教版的)

自己去查去整理 那么简单。。。。

容易的我就不写了。 镁+氧气=氧化镁 铁+氧气=氧化铁 氢气+氧化铜=铜+水

炭+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 氢气+氧气=水

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谁给一个初三化学粤教版第八章-生活中的酸碱盐的复习资料

1.酸

(1)组成: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和酸根

酸指的是溶于水时离解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这也正是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2)酸溶液的pH:

酸溶液的pH<7,且pH越小,酸性越强

(3)常见的酸:①盐酸—HCl;②硫酸—H2SO4;③醋酸—CH3COOH ④碳酸—H2CO3

2.碱

(1)组成的共同点:碱(除氨水)中都含有金属元素和氢氧根,

碱指的是溶于水时离解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碱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离子,这正是碱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2)碱的分类:根据碱的溶解性可将其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如NaOH、KOH等易溶于水,Ca(OH)2微溶于水,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等难溶于水。

(3)碱溶液的pH:碱溶液的pH>7,且pH越大,碱性越强。

3.盐

(1)组成特点: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盐溶解于水时离解产生的阳离子不一定全都是金属离子,如铵盐以及碳酸氢钠等物质。

(2)盐的分类:①根据含有相同金属离子进行分类:钠盐、钾盐、钙盐等;②根据含有相同的酸根离子;、硫酸盐、盐、碳酸盐等。

跪求科粤版九上24个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

2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

2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

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 2CO 10、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中燃烧:2Na+Cl

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

2 2H2O+O2↑ 16、加热:

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

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

O+C H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

3C+2Fe2O3 4Fe+3CO2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

2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

2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

2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

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CO

2 2CO 10、在氧气中燃烧:2CO+O

2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中燃烧:2Na+Cl

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

2 2H2O+O2↑ 16、加热:

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

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

O+C H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

3C+2Fe2O3 4Fe+3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粤教版含)

2016~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粤教版含)

战胜困难,走出困境,成功就会属于你。下面是我整理的2016~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卷(粤教版含),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1. (2014,安徽安庆九中期中)小明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开始平视读数为30.0mL ,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小明实际倒出水的体积 ( )

A.小于10mL B.大于10mL C.等于10mL D.不能确定

2.(2014,福建龙岩六中期中)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由20个原子构成 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 g

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3.(2014,河南濮阳六中期中)2013年11月,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数万人无家可归,无水可饮。下列关于水的说确的是 ( )

A.过滤后就得到能饮用的纯净水 B.水体有自净功能,的水可直接饮用

C.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 D.澄清透明的水即可饮用

4.(2014,广东佛山南海桂城街道叠滘次月考)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说确的是( )

A.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故工业上常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B.登山、气焊、潜水、宇航等都是利用氧气可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可言

D.空气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

5.(2014,重庆南开阶段测试四)下列哪一组与原子的外层电子数具有密切的关系 ( )

A.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B.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的分类、元素的化学性质、微粒的种类

D.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

6. (信息给予题)(2014,海淀期中)“化学氧自救呼吸器”中的(KO2)是一种白色粉末,它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KO2应密封保存 B. 呼吸器可用于矿山井下的防护自救

C. 自救者用此呼吸器可以吸入到纯净的氧气

D. 呼吸器充分利用了呼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7. (2014,石家庄外国语教育第二阶段测试)通过图M-1中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图M-1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④既可探究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2014,呼和浩特敬业二次月考)下列说确的是 (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4,辽宁大桥水源二中期末)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确的是 ( )

A.图书、档案失火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炒菜时油锅起火,要立即加水来灭火

10.(2014,呼和浩特敬业二次月考)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M-1:

表M-1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6 3 17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11 34 0

下列说确的是 ( )

A.乙与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8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 后甲的质量为8g D.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2014,重庆南开阶段测试四)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

(3)2个氮原子__________ (4)氧元素质量分数的氧化物__________

(5)5个分子__________ (6)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12.(2013,重庆)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种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图M-2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图M-2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 。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6分)(2013,山东日照)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 。

(2)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 灭火。

(3)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M-3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三、实验题(共32分)

14.(12分)(2014,湖北潜江次月考)小芳发现,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表M-2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表M-2中的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表M-2

实验编号 实验品 分解温度(℃)

① 580

② 、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④ 、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_____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15. (20分)(2012,兰州)图M-4中的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M-4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佳时刻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目的是 。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水中便有了酸,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计算题(8分)

16.(2014,武汉洪山期中)实验室常用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称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计算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原氢溶液中氢的质量。

参:

一、1.A 方法规律:量筒内液体的正确读数为视线与凹液面的处保持相平,仰视,即低看,低看偏低,实际液体量偏多,则倒出的液体量偏小。

2.C 点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

3.C 点拨: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不一定能饮用;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较多时,水体无法自净;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C正确;澄清透明的水中可能溶有有毒的物质,不一定能饮用。

4.D 点拨:A是实验室制氧气的常用方法,B利用的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稀有气体可用制于霓虹灯等。

5.A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排除法解答。相对原子质量主要取决于质子数和中子数,排除D;微粒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的关系,排除C;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类依据是外层电子数。

6.C 点拨:根据题给信息“能与佩戴者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可知,吸入的气体中除氧气外,还可能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等。

7.C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排除法解答,①甲烷燃烧的火焰可说明可燃性,罩烧杯有水雾说明燃烧生成水,进而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无法证明含有碳元素;⑤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塑料瓶变瘪;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排除这两者,则可得到正确选项。

8.D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举例法解答,对选项可举例加以说明。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不是不能再分;镁离子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镁原子外层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不同;、受热分解后原子团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变。

9.C 点拨:A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留痕迹,保证重要资料完整;B打开排风扇可能产生电火花引发火灾甚至爆炸;C有害物质聚集于上空,做确;D应用锅盖盖灭。

10.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甲反应后待测的质量为6g,由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写出发生的反应为:丁→乙+丙,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1-3)∶(34-17)=8∶17。

二、11.(1)3OH- (2)Al (3)2N (4)H2O (5)5NO2 (6)CuSO4

12.(1)熄灭 (2)氧气;①③ (3)白磷燃烧 (或冒白烟);4P+5O2 2P2O5

点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燃着的蜡烛会熄灭。(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能使蜡烛燃烧更旺;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氧气耗尽,蜡烛会熄灭;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也会导致蜡烛熄灭。(3)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白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3.(1)CH4 (2)湿抹布 (3)乒乓球碎片;温度需达到的着火点

点拨:(1)甲烷的化学式是CH4;(2)酒精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3)图示实验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的着火点。

三、1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① (2)二氧化锰

【反思】(1)化学性质和质量 (2)取两份等质量的,分别与等质量粉末状二氧化锰和颗粒状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比较测定分解的温度 (3)质量

方法规律:该题利用控制变量法解答。为了证明氧化铁能作催化剂,需要分别做加入氧化铁与不加氧化铁两个对比实验;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使在较低的温度下较快放出氧气,故分解温度的物质催化效果,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催化剂除了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外,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应分别证明。为了证明颗粒大小的影响,应确保的质量、催化剂的种类应相同,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同种颗粒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表中都给了质量比为1∶1,可能因催化剂的质量影响催化效果。

15.(1)① 铁架台 ② 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 + 3O2↑;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吸收反应产生的 (3)B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CaCO3+2HCl===CaCl2 + H2O +CO2↑;b ;efcd (或efc) (4)H2O +CO2===H2CO3

点拨:仪器①是用于固定装置的铁架台,②为可随时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2)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口没有棉花,为制氧气;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待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不纯。硫燃烧生成有毒污染空气的,加入的目的是吸收产生的。(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接触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为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E收集。B装置通过弹簧夹的打开与闭合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空气应从上口排出,故进气口为b;除杂时先除其他气体,后除水分;除杂装置长进短出。(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蒸馏水中有了酸。

16. 解:(1)2.5

(2)55/(55+16×2)×=63.2%

(3)设原氢溶液中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68∶32=x∶1.6g

x=3.4g

答:略。

点拨: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根据氧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计算氢的质量。

;

谁有九年级化学上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课本呀?现在急用呀,谢谢了!了

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生活和化学 2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7

1.3物质的变化 13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20

精要回放 25

练习题 26

第二章 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2.1空气的成分 28

2.2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 36

2.3物质构成的奥秘 42

精要回放 60

练习题 61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3.1认识氧气 66

3.2制取氧气 71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79

3.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 86

精要回放 94

练习题 95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4.1我们的水资源 98

4.2饮用水 105

4.3探究水的组成 111

4.4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 114

4.5化学方程式 121

精要回放 128

练习题 129

第五章 燃料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132

5.2组成燃料的主要元素——碳 137

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150

精要回放 157

练习题 158

附录一 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二 部分化学名词汉英索引

元素周期表

九下

第六章 金属

6.1奇妙的金属性质 168

6.2金属矿物与冶炼 178

6.3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184

精要回放 189

练习题 1

第七章 溶液

7.1溶解现象 194

7.2物质溶解的量 202

7.3溶液浓稀的表示 210

7.4晶体的生长 215

7.5乳化作用 218

精要回放 221

练习题 222

第八章 生活中的酸、碱、盐

8.1重要的酸 224

8.2常见的碱 232

8.3溶液的酸碱性 237

8.4常用的盐 243

8.5化学肥料

8.6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254

精要回放 256

练习题 258

第九章 现代化学合成材料

9.1有机物的特征 262

9.2我们常用的有机合成材料 268

9.3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273

9.4层出不穷的新材料 279

精要回放 282

练习题 283

第十章 食品、品与健康

10.1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286

10.2生物微量元素与健康 293

10.3警惕危害健康的化学品 296

10.4治病用的品 304

精要回放 306

练习题 307

总复习题 311

附录一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315

附录二 初中化学常用的量和单位 316

附录三 部分化学名词英汉引索 3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