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cp模式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举例

中专问答 2025-01-04 10:19:00

华为路由器上多配了个-trunk,该怎么删除它啊,-trunk里面已经没有接口了为什么还是删不掉啊。。。

[lsw6]dis cu 得Eth-Trunk3到以下信息

lacp模式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举例lacp模式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举例


lacp模式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举例


lacp模式 LACP模式链路聚合配置举例


#intece Eth-Trunk3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to 4094

mode lacp-static

#[lsw6]int Eth-Trunk3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Powershell看到这个网络聚合网卡的状态。 #进入Eth-Trunk3

[lsw6-Eth-Trunk3]undo mode #删除运行模式不用加lacp-static

[lsw6-Eth-Trunk3]undo port 7、channel-group接口会自动继承最小物理接口,或配置的接口模式;trunk allow-pass vlan all #删除所有连接vlan

[lsw6-Eth-Trunk3]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 #删除默认可通过的vlan1(新版)

[lsw6-Eth-Trunk3]undo port link-type #删除通信模式

[lsw6-Eth-Trunk3]q #退出Eth-Trunk3

[lsw6]undo intece Eth-Trunk 3 #在系统示图下删除intece Eth-Trunk 3记得要有intece不然删不了。

好了你了[lsw6]dis cu #Eth-Trunk3不见了

活动接口和非活动接口的区别

这种配置方式最适合用在如下的情况里(同时):

状态不同Cisco7200(config-if)#exit、功能不同等。

状态:处于活动状态并负责转发数据的接口被称为活动接口,而处于非活动状态并禁止转发数据的接口则被称为非活动接口。

功能:在静态LACP模式中,M条链路对应的接口为活动接口并负责转发数据,N条链路对应的接口为非活动接口并负责冗余备份。在动态LACP模式中,M条链路对应的接口为活动接口并负责转发数据,N条链路对应的接口为非活动接口并负责冗余备份。

计算机网络技术常用英语缩写

1.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Protocol) 链接聚集协议

4.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

5. DSCP(Differentiated Servs Code Point)分服务代码点

6. SNMP(Simple Network Ma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7. POE (Power Over Ethernet)电源以太网

8.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网络远程接入设备的客户

9.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10. IGMP Snooping(Internet Group Mament Protocol Snooping)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窥探

12.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接汇聚控制协议

13. SNTP(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14. UTC(coordinated universal tCat2950(config)#int range fa0/5 - 14ime)协调世界时

15. 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查

16. WFQ(Weighted fair q你都说了VSU,那就是做双网卡聚合(汇聚)就行了。对VSU而言,两台交换机已经是一台了,所以可以在VSU上将物理上不同交换机的两个相应端口作聚合,也就是建立一个虚端口并绑定两个物理端口。而两个物理端口则分别连接到两个网卡上。至于双网卡聚合,好像windows系列没有提供直接的工具,linux和一般交换机不多,可以建立虚拟端口来聚合网卡。绑双网卡的资料网上很多,自己百度一下。ueuing)加权公平排队

17. WRR:(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循环

“CNT”-"comr network technique"-“计算机 网络 技术”

CNT——Comr Network Technology——计算机网络技术

CISCO 三层交换机链路聚合问题!用PT模拟环境,聚合已经完成,但随意断开某条线路整个网络不通,求解

2)Switch Independent / Hyper-V Port distribution

配置上的问题,按照以下进行排错,着重看一下接口类型和协议

1、 为使Port Channel正常工作,Port Channel的成员端口必须具备以下相同的属性: a) 端口均为全双工模式; b) 端口速率相同; c) 端口的类型必须一样,比如同为以太口或同为光纤口; d) 端口同为Access端口并且属于同一个VLAN或同为Trunk端口; e) 如果端口为Trunk端口,则其Allowed VLAN和Native VLAN属性也应该相同。

2、 支持任意两个交换机物理端口的汇聚,组数为6个,组内最多的端口数为8个。

3、 一些命令不能在port-c802.3ad 标准,一般情况下,级别的交换机通常支持此模式。hannel上的端口使用,包括:arp,bandwidth,ip,ip-forward等;

4、 在使用强制生成端口聚合组时,由于汇聚是手工配置触发的,如果由于端口的VLAN信息不一致导致汇聚失败的话,汇聚组一直会停留在没有汇聚的状态,必须通过往该group增加和删除端口来触发端口再次汇聚,如果VLAN信息还是不一致仍然不能汇聚成功。直到VLAN信息都一致并且有增加和删除端口触发汇聚的情况下端口才能汇聚成功;

5、 检查对端交换机的对应端口是否配置端口聚合组,且要查看配置方式是否相同,如果本端是手工方式则对端也应该配置成手工方式,如果本端是LACP动态生成则对端也应该是LACP动态生成,否则端口聚合组不能正常工作;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两端收发的都是LACP协议,至少有一端是ACTIVE的,否则两端都不会发起LACP数据报;

6、 port-channel一旦形成之后,所有对于端口的设置只能在port-channel端口上进行; 7、 LACP必须和Security和802.1X的端口互斥,如果端口已经配置上述两种协议,就不允许被起用LACP

【PTN网络规划与建设浅析】 涉密网络规划建设应坚持

6、我们使用”show run"查看交换机配置,可以看到三个接口都已经加入到VLAN 20了,如图所示:

摘 要 本文结合移动网基站回传需求、PTN技术的特点3. RSTP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分析总结PTN网络建设需注意的问题以及规划思路。 PTN QOS 3G 建设 规划 中图分类号:TN5.0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3G、LTE业务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基站承载和传送网络,向基于以太网业务为主导的IP化传送方式发展,业务的IP化和传送的分组化已成为未来网络演进的主线。PTN(分组传送网)作为即支持运营级以太网业务,又兼容传统TDM业务,具备QOS能力的新一代传送技术,已经成为替代SDH和MSTP技术的考虑重点。本文将结合移动网组网需求、PTN技术的特点分析总结PTN网络建设的规划思路。

1 PTN网络规划需考虑的三个问题

(1)如何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

(2)如何保护现有网络投资;

(3)如何保证传统TDM业务的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涉及PTN网络的演进路线,网络定位和业务定位问题,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对于网络建设成本充足,线路资源丰富,可以考虑将PTN组网,这样可以减少建设周期,降低组网难度,反之可以和原有SDH设备混合组网,逐步替换,平滑演进,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投资,但组网难度大,受设备限制因素多。

2 PTN网络结构和设置

(1)核心层应由具有大容量的业务调度能力及较高安全可靠性的组成,可采用环形或双星型结构。对于较大规模的网络,建议采用双星型结构,通过Dwdm提供的10GE通道与汇聚层设备对接,较小规模的网络宜采用10GE/GE环,环数不宜过多。

(2)汇聚层负责一定区域业务的汇聚和疏导。主要采用环形结构,每个汇聚环尽量经过两个核心,确保网络可靠性。

(3)接入层负责基站,专线客户等的接入,尽量采用环形,建设初期就应进行相应规划,环数量原则上不应超过10个,开采用单上联或双上联。

3 PTN的设备和接口配置

主要根据设备属性:核心层、汇聚层或接入层考虑设备的交叉板处理能力和接口板数量、速率,应考虑合理的中短期预留;对于核心和汇聚要考虑保护关系和硬件冗余,根据传输距离合理选择接口类型。根据流量规划(2G、3G、LTE)等类型核算环网带宽,估算设备的交换容量和环网数量。

4 PTN网络规划原则

根据PTN相应的技术特点及网络需求,在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时,可参照以下建网原则:(1)网络规划适度考虑未来三年左右的业务发展需求。(2)PTN的引入和演进要确保网络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应采用以新建为主,其他方式补充。(3)发达地区(数据业务需求旺盛)和不发达地区应采用不同的建网策略。

5 PTN网络的数据流量规划

(1)PTN网络面对的业务模型及其带宽需求规划如下:2G:4-20Mbit/s;3G:20-100Mbit/s;专线用户(政军金融企业):2-100 Mbit/s。

(2)PTN网络容量分析:接入层一般为GE,核心汇聚层为10GE。定义每条业务和承载管道的CIR/PIR;考虑封装效率和OAM管理开销,物理管道(线路速率)承载能力一般按照70%计算;业务管道的CIR为固定承载带宽。

(3)PTN网络容量的分层规划:包括接入环容量分析和核心/汇聚环容量分析,在计算环容量时要考虑环保护占用的冗余带宽资源。

6 PTN的QOS规划思路

在PTN中考虑QOS要针对整个网络来进行,实现端到端的QOS 。端到端的QOS机制是在网络中根据业务流预先分配合理带宽,在网络的转发上根据隧道的优先级进行调度处理。主要包括流量分类、流量、流量整形、拥塞控制、队列调度等。PTN基于EXP、VLAN的PRI字段的优先级,分为CS7、CS6、EF、AF4、AF3、AF2、AF1、BE等八种优先级的业务。对不同业务可按端口,VLANID或者MAC地址来划分,每类业务可分别设置QOS,出口可实现严格优先级加权公平队列等队列调度。

7 PTN网络的可靠性设计

对于电信级的网络,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接口级、板卡级、设备级、网络级等各个层面的冗余保护机制。

(1)线性保护倒换(G.8131定义的路径保护):主要有无协议的1+1方式和基于协议的1:1/1:N方式,可以对端到端路径或者端到端路径上的每个区段(或链路)进行保护,其中1+1和1;1为独享保护,1:N为共享保护;1+1保护时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都承载业务并采用双发选收的模式,1:1方式在网络正常情况下仅工作链路承载业务,备用路径空闲(也可运行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在网络故障情况下,通过协议切换到备用路径承载业务(也可以抢占其他较低优先级的业务)。

(2)环网保护倒换(G.8132定义的路径保护):在网络正常情况下,端到端路径经过的各个区段的备用路径空闲,在某个区段故障时,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环回方式,故障区段的相邻通过协议切换到该区段的备用路径,另一种方式是转向方式,源宿通过协议切换到备用路径。环网保护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比线性保护更有优势,另外还可考虑与其他方式结合,如链路聚合组(LAG),DNI,以及基于GMPLS控制平面功能实现的网络重路由恢复技术,故应优先考虑环保护方式。

(3)PTN的可靠性设计具体建议总结如下:①网络侧:LSP1:1/1+1保护;环网保护;保护;②接入链路:GE链路:LACP保护/LAG保护;STM-N链路:1+1;E1端口:TPS N:1,IMA保护;③设备级保护:电源板1+1保护,主控板1+1保护。

8 PTN网络的时钟/时间同步规划

PTN的同步方案主要有两种:(1)采用同步以太作为时钟频率同步:源站点通过以太物理层的Bit流携带从BITS或其他源获得的高精度时钟信息,接收可以从以太物理层中同时恢复数据和时钟信息;(2)采用IEEE1588 V2作为时间同步:支持高精度时钟协议,实现时钟同步,所有网元要支持1588V2协议。

PTN时钟/时间的同步规划设计原则如下:①基本参照SDH/MSTP设备;②时钟/时间源采用主备方式。通过带外接口将时钟源注入网络;③合理规划时钟同步网络,避免时钟互锁,成环;④线路时钟跟踪应遵循最短路径要求;⑤对于时钟长链给予时钟补偿;⑥在穿通15个时,承载的时间精度累计偏不超过900ms;⑦CES业务时钟同步方案,优选重定时方式,次选自适应方式。

9 PTN网络的网管系统及DCN规划

PTN网管主要分为网元层、网元管理层和网络管理层,设置和SDH/MSTP类似,可与其共网管,也可分设备,分区域设置管理,由于PTN采用图形化网管,可以沿用原SDH设备维护人员。

上述经验和总结只有一个目的:把PTN网络建成是一个安全健壮的,可信任、可控制和管理的有qos保证的网络。

cisco switch 命令 port-chanel 用途

实现链路聚合条件:要求Eth-Trunk的物理端口的参数必须一致,这些参数包括,物理端口类型、端口数量、端口速率、端口的双工模式。

port-chanel 也就是很以太通道也称为以太端口捆绑、端口聚集或以太链路聚集.

以太通道为交换机提供了端口捆绑的技术,允许两个交换机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数据,以提供更高的带宽.

通过端口聚集协议(PAgP) 建立以太通道.

端口聚合是目前许多交换机支持的一个高级特性.

配置命令

Switch(config)#in range [需要做通道的接口]

Switch(config-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

以太通道的特点:以太网通道最多可以捆绑8条物理链路,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

以太通道的规则:参与捆绑的端口必须属于同一个VLAN,或者都是中继模式

如果端口配置是中继模式,则链路中的两个端口必须都是中继模式

所有参与捆绑的端口的物理参数必须相同,例如全部为半双工或者全部为全双工

1.这里没弄明白拿到ip是什么意思?不过要做erchannel,首先要看是二层还是三层环境,接入交换机和分布交换机之间所配置的VLAN链路汇聚,配置EthernetChannel不仅仅能够增加从接入层到分布层之间的上行链路的带宽,而且一旦发生链路失效的情况下那么同时还能够保证提供链路的冗余。

2.对layer2:channel-group做相应的作将会对物理接口产生相应的影响

分布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链接是第三层链路,为了提供链路冗余和增加可用带宽,需要用到三层

3.channel-group,对channel-group做作将不会对物理接口产生任何影响。必须保证所作的端口是三层接口。

基本的原则是,一个Ethernet-channel内的所有接口都必须使用相同协议(PAgP或者LACP)

4.一个Ethernet-channel 所有接口都必须使用相同的速度和双工模式,LACP要求端口只能工作在全双这种配置方式会通过选用的地址哈希来分发送数据包到所有活动的NIC成员上,因为在路由的时候,一个IP地址只能关联一个MAC地址,所以这种工模式下。

思科交换机在VLAN中如何一次添加多个端口?

删除办法:undo port default vlan 2

思科交换机在VLAN中如何一次添加多个端口,这个在我们平时配置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因为如果一个一个的添加端口,工作量将会很大,所以需要一次性添加多个端口,下面由小编介绍下具体作吧

(2)、如果是千兆网络,总带宽可达16Gbit/s。

2、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进入特权模式”Sw#“,如图所示:

3、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 t“,进入全局模式”Sw(config)#“,如图所示:

5、然后将这三个接口一起添加到VLAN 20中去,在接口模式下,输入“no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如图所示:

拓展资料:

端口聚合说明:

1、Cisco最多允许EtherChannel绑定8个端口;

(1)、如果是百兆网络,总带宽可达1.6Gbit/s;

2、EtherChannel不支持10M端口;

3、EtherChannel编号只在本地有效,链路两端的编号可以不一样;

4、EtherChannel默认使用PAgP协议;

5、EtherChannel默认情况下是基于源MAC地址的负载平衡;

6、一个EtherChannel内所有的端口都必须具有相同的端口速率和双工模式,LACP只能是全双工模式;

8、cisco的交换机不仅可以支持第二层EtherChannel,还可以支持第三层EtherChannel。

链路聚合

成组模式:

交换机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通过Eth-Trunk技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逻辑链路,逻辑链路的带宽是物理链路带宽的总和,流量从这几条链路进行负载均衡,如果某条链路出现故障,这条链路仍然存在,只是带宽略有下降,这就是链路聚合技术。

Eth-TrunkCat2950(config)#int vlan 10优势:负载分担、提高可靠性、增加带宽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Trunk和动态LACP

静态Trunk:将多条物理链路直接加入Trunk组,形成一条逻辑链路,又称为手动负载分担模式。

动态LACP: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的协议,LACP协议通过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激活某端口的LACP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地址、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对端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自己进行比较,选择能够聚合的端口,从而双方能够对端口加入和退出某个动态聚合组达成一致。

如何掌握 Windows 2012 网卡聚合

WindCisco7200(config)#int port-channel 1.20ows 2012网卡Teaming模式

Switch-independent(交换机):

这是配置时的默认值,此模式不要求交换机参与组合配置,由于模式下的交换机不知道网卡是主机上组合一部分,teaming组中的网卡可以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

而且在连接不同交换机时采用的是主备模式,只有在连接在同一交换机时才可以实现负载均衡聚合。

1)Switch-independent / Address Hash distribution

方式在接收入站通信时,只能通过一个TEAM 成员来接收。这也意味着入站通信不会超过TEAM 中一个成员的带宽。最适合用在如下的情况里:

需要考虑在不同的物理交换机上做Team;需要用 活动/备用 (active/standby)模式;Team VM;在上跑的工作流有大量出站负载,少量入站负载,例如IIS。

这种方式会基于Hyper-V 交换机的端口号来在所有活动的Team 成员(NIC)上分发流量。每个Hyper-V端口的带宽不会大于一个TEAM 成员(NIC)的带宽。

由于Hyper-V 端口号是和Team NIC 绑定的,所以同一个VM上的入站和出站流量都用的是Cat2950(config)#vlan 10同一个Team NIC。

Switch-dependent(交换机依赖):

此模式要求teaming组中的网卡连接到同一交换机(或者以级联多交换机方式实现的对外显示为单一物理交换机),根据交换机所支持的模式分为如下两种:

此模式配置交换机和主机之间需要哪种链接组合形式,由于这是一个静态配置的解决方案没有任何附加协议,所以就不会因为交换机或主机因为电缆的插入错误或其

它错误而导致组合的形成。此种模式中,网卡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速度,就是说可以用不通速度的网卡建立组合, 但同样要求交换机完全支持IEEE

2、LACA动态组合(IEEE 802.1ax, LACP):LACA

动态组合是到同一台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只不过不是静态配置的,而是动态构成(也就是自动协商)的。它是通过一种智能的链路协商协议LACP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来实现的。LACP原本用于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启用了LACP协议的2台交换机会相互发送LACP的协商报文,当发现2者

之间有多条可用的链路的时候,自动将这些链路组合成一条带宽更大的逻辑链路,从而利用负载均衡来实现加宽交换机间链路带宽的目的。

1)Switch Dependent / Address Hash distribution

这种配置方式会通过选用的地址哈希来分发送数据包到所有活动的NIC成员上。和所有switch dependent configurations 一样,交换机来决定如何在TEAM NIC上分发入站通信。

在可以保证使用相同交换机上做TEAM时,达到性能;在Hyper-V 交换机下做Teaming,VM的带宽需要大于一个TEAM NIC 的可用带宽。

2)Switch Dependent / Hyper-V Port distribution

这种方式会基于Hyper-V 交换机的端口号来在所有活动的Team 成员(NIC)上分发流量。每个Hyper-V端口的带宽不会大于一个TEAM

成员(NIC)的带宽。和所有switch dependent configurations 一样,交换机来决定如何在TEAM

NIC上分发入站通信。

这种配置方式最适合用在如下的情况里 (同时):

VM的数量远大于TEAM NIC 的数量;需要用使用特定协议(如LACP) 而对TEAM方式有要求;限制VM的带宽不能大于TEAM 成员中一个NIC的带宽。

行里使用的LACP+地址哈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