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哦,3门主课+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中的2科,其中主课&物理/历史最终成绩就是你考出来的分,而另外两门则是根据排名按等级赋分。
新高考物理实验改革方案_新高考物理必考实验
新高考物理实验改革方案_新高考物理必考实验
新高考物理实验改革方案_新高考物理必考实验
高考物理中,拉开中等生和生距的主要是两个部分:实验题和压轴题。实验题之所以不好得分主要原因是其变化太多,太灵活。同学们经常有一种感觉就是:明明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可是高考实验题总是考到了自己准备之外的东西。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高中物理提升物理实验分数
高分策略1:明确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
在新高考形式下,不能认为一个实验只不过是读数或实验原理的理解或实验的作,更不能认为就是数据的处理与结果分析,而应该认识到一个实验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三个有机体的合成。这三大部分便构成了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主干知识向来是高考大舞台中的重要角色,一直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对于一个实验的三大知识主干要有明确的认识:
1.基本仪器的使用
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实验考查的基础内容,无论是实验的设计还是实验结果的分析,往往都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所以 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不断出现,长度和各电学参量的测量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是考查的热点,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的基本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秒表、电压表、电流表、多用电表以及传感器等。
2.规律一:“一小题” 该小题命题立足教材,侧重考查完成实验的能力。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含读数)、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步骤的编排、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误的分析。实验的设计
近几年来,高考物理实验的考查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基本的形式向综合的、高层的方向发展,表现之一是加强了对同学们动手能力的考查。试题往往从实验原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步骤和现象的观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查,表现在设计型实验题频频出现,设计型实验题一般 是以规定的实验原理、方法和器材为基础编制出来的。这些实验可以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构的分析
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一个主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试题往往要求同学们通过研究题给电路、图表和数据,运用物理知识和数据推出正确结果,并能就实验装置、作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产生误的原因,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 时学习中慢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高分策略:2:把握好处理实验数据的两把利剑
把被测物理量分虽然区分了文科和理科基础,但并不是纯粹的文理分科,因为在文科基础考试中有30%的生物、化学、物理内容,而理科基础中也有30%的历史、地理、内容。数学中也区分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总的来说难度有所降低,为考生减了负。类列表表示出来,表中对各物理量的排列习惯上是先记录原始数据,后计算结果。列表法可大体反映某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常用作其他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2.图像法:
把实验测得的量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关系用图像直观地显示出来。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若是反比关系一般改画成正比图线,同时注意图像斜率、图像在坐标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值得提醒的是,创新实验的落脚点几乎都是图像,故备考时一定要将 图像法处理数据作为重中之重。
高分策略3:要善于提取一个实验的精髓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同样对于一个实验,复习时必须抓住其精髓部分,然后以该实验的精髓部分为核心进行拓展,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学学习实验一直很努力,也在不断地做练习题,可是同一个实验,换一种考查方式就不会了,更不要说触类旁通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创新实验发现:实验题一年比一年“新”,年年都在“变”,但是这种“变”只不过是实验命题的形式在变,所谓的“新”,只不过是实验的环境新了,知识点是不会新的,更不会变的,所以复习一个实验我们要抓住其精髓部分。
高分策略4:如何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
高考物理实验是“年年有花开,年年花不同”,这说明每年的高考结束后命题专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下一 次命题该如何出题呢?”因此我们在备考的同时也应该跟着命题人一块儿想,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与命题专家想到一块儿呢?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按以下方案去 做,那就是:
1.稳端“碗里”的——弄透教材中的基础实验
近年来高考实验题已由侧重于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作等最基础的实验能力,向着侧重于考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更高层次的能力转变,要求考生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去解决新的实验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 考实验题,几乎都是教材中内容的改编、重组,教材实验的延伸,或者是教材实验的重新设计,通过这样做来鉴别考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可见教材中的实验永远是高考创新实验的命题根源,如果将高考创新实验比作“天空中的风筝”,那么教材中的基本实验就是“风筝的线”。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实验备考中要紧扣教材中的实验,弄清楚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的作过程、实验数据 的处理,不要将理解实验变成“背”实验,更不要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只是“纸上谈兵”,否则高考实验稍作一些变形,我们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只有将课本上的实验复习好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盯住“盘里” 的——分析透近几年的高考实验记录
(1)归纳出近几年实验试题的命题规律
①题型特点
规律三:“大题新” “新”可以更加有效地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区分度也很明显。其实这类题依然是以实验基础为依据,只不过在新的背景、新的命题方式下进行考查,说到底物理实验的考查是对思维的一种检验,因此在复习时要努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样做才能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题。
②难点设置
(2)查看某一实验的历年高考记录
在查看近几年的高考实验时还要注意总结同一实验在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找出同一实验在不同时间命题的共同规律、 不同规律,然后作出一些新的动态分析。如对于纸带问题,通过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我们发现关于纸带问题中的“黄金命题热点”有:①纸带上某点瞬时速度的计 算;②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计算;③加速度的计算;④纸带上两计数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其中涉及的方法主要有“逐法”和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法。
以上规律的总结,能使我们对实验的复习做到有的放矢,确定自己的复习方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取得的复习效果。
3.想到“锅里” 的——猜想命题专家下一次可能的考查方式
其含义是:新高考的命题要求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度,当然实验的命题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命题专家会不断地思考对于某一个实验在下一届的高考中该如何去命题,因此作为一个高考备考的考生,最重要的一步是当你看到某一个实验的时候,要想想本实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 处理?下一次可能会怎样出题?一个的考生不在于他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他悟出了多少题以及对于一个实验可以采用多少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那 么我们该如何去悟才能与命题专家想到一起呢?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的分析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着手:
(1)当见到一个实验图像或处理方法后,要试着想想还有哪些可用于处理本实验的图像或方法。
(2)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实验方案、物理量的测量。在实验的复习中,当遇到一个实验时我们尽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实验方案、物理量的测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分析那些“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高考创新实验。
高中物理五种经典解题思维
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中物理考试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力学实验中速度的测量问题
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速度的测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片等方式获得几段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从而研究速度;另一种是通过光电门等工具来测量速度。
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没有太大影响
1.重在落实常规一、2010年我省高考将进行改革。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2008年11月4日印发的《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粤教考〔2008〕28号)规定,2010年我省高考将作重大改革,与2009年高考比较,有如下四点值得广大考生注意:
(一)、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考试,基本不变。
我省2010年高考方案中,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下称粤教研7号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这与09年的高考规定相同。
语文考150分钟,满分150分;英语考120分钟(包括听力试题),分值150分;数学仍然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考120分钟,分值150分。这些均与09年相同。
(二)、2009年要考的文科基础与理科基础在2010年不再考,而改考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文基”、“理基”与“文综”、“理综”的区别如下:
2009年考的“文基”,其内容为70%的政史地,30%的理化生,试题全为选择题,共75个,每个题2分,满分为150分。在75个选择题中,政史地各18题,各占36分,三科共54题,一共108分,占总分的72%;理化生各7题,各占14分,三科共21题,一共42分,占总分的28%。
2009年考的“理基”,其内容为70%的理化生,30%的政史地,试题全为选择题,满分为150分,题量和分值与“文基”的安排相同。
2010年改为考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文综”的内容包括思想、历史、地理等三门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和粤教研7号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文科综合试卷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不设选做题,满分为300分(估计应该是每科100分)。
“理综”的考试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三门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和粤教研7号文中指定的选修内容。理科综合试卷也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不设选做题,满分为300分(估计应该是每科100分)。
(三)、2009年要考的选考科(即科,文科生在政史地三科中任选一科;理科生在理化生三科中任选一科,考试120分钟,满分150分)在2010年被取消。
故2009年高考是“3+选+基”模式,考生要考五场,历时两天半,满分为750分;而2010年高考是“3+综”模式,考生只考四场,历时两天,满分也是750分。
(四)2010年高考录取将考虑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但对参加2010年高考的往届生“不作要求”。
从2010年起,广东省高考录取将考虑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只有学业水平考试达到一定的要求才能被相应的高校录取,但这一政策的实施考虑到过渡衔接的问题,故省教厅在《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粤教考〔2008〕33号)中明确规定“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时,对往届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不作要求”。这样,参加2010年高考的往届生不必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也不必担心高校录取时是否会受影响。
二、2010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没有太大的影响。
打算复读的同学普遍担心的是2010年高考模式的改变。的确,习惯了的一种模式一旦改变,确实会有一些莫名的恐惧和迷茫。特别是2010年改“文基”“理基”为“文综”“理综”,三科并重,总分提高到300分(理论上应该是每科都提高到100分),与09年高考中的“文基”“理基”相比,理化生或政史地由每科仅18题,分值仅36分,提高到分值100分,题量题型虽暂不明确但肯定要发生大的变化,而且考试内容中还包括了“选修”内容。这就是新旧高考的“变脸”,也是复读生的担心。
但是,新旧高考模式仍有内在的联系和传承,并非如某些人所说的“大文大理的到来,意味着考生至少要重新‘捡起’两门课。比如考生以前X科选物理,以后则要‘捡起’化学和生物”(见广州日报09年8月3日封2千虑一版,记者黄茜、实习记者李伟立文《院校降30分再补录》一文),事实上,2010年以前的考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除了选考科外,理化生政史地这六门功课都是要学要考的,根本不存在哪一科要“重新‘捡起’”的问题。比如选物理的考生,在高考理基的考卷中就要考到72分(占全卷总分的48%)的化学生物,早就在学在考在手,何来“重新‘捡起’”?
而且,认真研究一下2010的高考模式,就可以发现,参加了2009年高考又选择复读的同学,还是有较多的优势的。
首先,09届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要对付的是中英数理化生政史地这九科,理论上讲,这九科哪一科都不能放松,否则就不可能在高考中得高分。而2010年高考,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只要对付中英数加上理化生或政史地共六门功课,从复习的门类上讲,减少了三科,而且文科生减少的恰恰是自己最“怕”的理化生,理科生减少的也恰恰是自己最“怕”的政史地,这是无论是从复习量还是从心理上都是大大的“减负”,这对复读生是很有利的。
其次,09届考生因为有科,实际上等于提前把2010年要考的“文综”或“理综”中的一科(政史地之一或理化生之一)系统深入地复习了一番,并经过了09年高考“题多分重”(150分)的正式考验。2010年高考这一科的分值降为100分,分值减少了三分之一,题量也肯定要随之减少,复读生在这一科上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这就意味着复读生已将2010年的“文综”或“理综”中的一科“搞定了”。其他两科也在文基或理基的备考中着重复习过,而且在09高考中各考了18个选择题共72分的分量,怎么说都有一定的基础。
至于说选修内容,应届生大多也要在高三阶段才有时间补充学习,而且是三科都要补,复读生因选考科已“搞定”,只要补另外两科的选修内容即可,从这一点上说,复读生也相对主动。应届生没有复读生已“搞定”一科那样的“偷机”的条件,中英数三科更无复读生已复习了一年的经历,相对而言,压力比复读生更大。
退一步讲,因“文综”或“理综”是三科合为一卷,计总分300分(理论上应该是每科100分),故在这三科中,“齐头并进”当然可喜,但有强有弱也不要紧。事实上,大多数同学无论应届复读,三科中都是有强有弱的,但强弱可以互补,只要合计总分上去就行了。对于复读生而言,09年考过的已可算一强(拟估分90或80分),如其他两科均强(也估分90或80)固然,但若一弱(拟估分60或50)甚至二弱,得分形势就可能是:1、“三强”:270分或240分;2、“两强一弱”:240分或210分;3、“一强两弱”:210分或180分。
中英数450分中如只得八成即360分,高考总分就可能有如下形势:1、360+270(或240)=630分(或600分),2、360+240(或210)=600分(或570分);3、360+210(或180)=570分(或540分),怎么说也都在本科线以上了。
所以,打算参加2010的高考的复读生,只要力争中英数得分8成或以上,“文综”或“理综”力争有“两强”或“一强一中一弱”,则2010年上本科以上分数线就没有问题。每个复读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依照以上方法作一估算,从而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应该可以提升自己的复读的勇气和信心。
所以,无论2010年高考模式如何改变,参加了2009年高考的考生,成绩或录取不太理想而想复读一年再参加2010年的高考,这绝不会是错误的选择,只要认真总结09年高考的经验教训,保持发扬09年复习迎考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斗志,复读一年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联系电话:8930788 校址:城北 云浮支队对面
不会啦 照常高考 按高考来
分类: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高考
解析:
经过历时近两年的研究论证,广东省针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终于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浓缩出了一个成熟的方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日前,《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普通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2稿)》(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发往各市各教育单位,再次征求意见并整理完成后,将形成定稿报送省 、批准实施。该方案遵循高中新课标要求,推行素质教育,学生“基础知识+特长发展”是改革的大方向。
根据修改的高考方案,2007年起高考普通类将由现在的“3+综合+X”模式改为实施“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具体科目设置将有文、理科的区别,录取也将划定文、理科两条不同的分数线。在“X”选考科目中,英语(2)被取消,普通类只剩下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历史、地理六门。高考时间仍然是6月7日、8日、9日三天,除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外其他科目都是120分钟,所有科目卷面均为150分。总分仍然采用标准分形式呈现。
尤学生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由小组讨论、交流(提示学生注意同样大小的力),学生可能会猜测出:其引人注目的是,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在高考中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一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记入学生电子档案,录取时供高校参考,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
据了解,实施新高考方案主要是由于从2004年开始的高中新课标要求和现行的高考方案需要调整。广东省从1999年开始实行“3+X”高考科目组改革方案,该方案实施了6年,整体情况是好的,但也需要调整完善。这个方案虽然解决了文理分科的问题,提供了较大的选择性,但由于综合能力测试涉及到6个学科,使得除艺术类考生外的每位考生的考试科目实际上都是9科,大数据的问卷调查证实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呈现了加大学生负担和中学教学安排困难的趋势。而总分计分方法没有根据不同选考科目的不同考生群体分别转换标准分,没有按照不同的专业招生与对应的选考科分别划定录取分数线,导致中学生为获得高总分过于集中选考一些人文科学学科,不同选考科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日趋,而这种不平衡对中学教学及高等教育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选考科目过多造成考试天数过长,考生有多个总分和多种选考科目组造成录取作复杂,高校抵触情绪较大。因此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据了解,该方案的研究从2003年8月开始,历时两年。在研究过程中,教育厅先后召开了十多次专题研讨会。
我懂了~我妈说滴~ 近期就是2010年高考模式的改变,对参加了2009年高考又想复读再考的同学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利大于弊的。2010近3年来~所以我们还是文理分科~不用全考 2013年之后就是全都要考了~明白否也? 好了~分给我吧~
近期就是在考试时那些提到的文科,艺术生先考完,中期指再其他所有的剩下的人考试,分先后
不知道,但政策时时变。读好书才是硬道理。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州市教研室:万变不离其宗不必紧张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革。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实验探究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沪科教版新课标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和现行教材(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力学部分相同章节的物理实验部分进行对比,新课标教材共有实验探究25个,其中完整的探究实验7个,不完整的探究18个。现行教材相应部分共有演示实验13个,学生分组实验7个。从这部分实验的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教材无论从实验的内容、呈现形式,还是对实验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物理实验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转变。
现行教材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器材等都做出了规定。实验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涉及的知识,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新课标教材上的物理实验,从内容、数量到形式都有较大的改革。把过去很多固定模式、统一装置、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注入较多的探究式内容,包括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选择仪器、制订步骤、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评价等过程,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物理课程理念。只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即使是验证性实验也体现了探究的部分要素。
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学习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其中"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反思"。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征: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原理,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主动探究,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方式。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作能力,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态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探究性实验除具有一般物理实验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下列本质特征:
(1) 探究性。学生在实验之前不知道实验结论,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根据猜想和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方案、作步骤,并通过实验检验设,最终形成实验结论。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
(2)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发现者,必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必要的探究资源,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和分不开的,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创造性。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问题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而定的,但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探究的方法都是开放的,在猜想、设计实验、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中,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存在不同方案,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再发现”过程。这种再发现不是原原本本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进行的,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本人来说,是新的发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定律的理解,能更好地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例,说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A.当一个乒乓球滚来时,用球拍轻轻一挡就能使它改变方向,一个网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滚来时,需用很大的力握住球拍去挡,才能使它改变方向。
B.把一辆原来静止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
提出问题: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设
A.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B.当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当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最终那一种猜想正确,只有通过实验验证。
(3) 制订与设计实验
用实验进一步探究时,由于学生以前做定量实验较少,教师要加强指导,提示学生首先解决好以下问题。
A.怎样测量和改变物体的质量?
B.设计一种方法相当于物体只受一个恒力,在这个恒力作用下,研究a与m的关系。
C.如何测出物体的加速度?能否用其他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代替?
当讨论了上述问题以后,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作方案,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选择的实验方案可能有以下几种:
方案1:因为我们探究的是a与m的比例关系,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比如用同时释放两辆小车,同时停止两辆小车,通过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如位移,进行比较。
方案2:用最直接的方法:用刻度尺测位移,并用秒表测时间,由a=2Xt2计算。
方案3:选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加速度。
方案4:用气垫导轨、两个光电开关、数字计数器等,分别计算出滑快在两个光电开关间运动时的初、末速度,再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由学生讨论,从四种方案中选择一种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
由学生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测出有关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学生可能选择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用计算器,也可以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来处理数据,拟合曲线。
对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从测出的a和m中,很难看出a和m的定量关系,可以提示他们研究a和1m的关系,做出a与1m的关系图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案都是可行的,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然后与你的猜想进行比较,并作出解释。
(6)评估与交流
你的结论是否可靠?请你从实验设计,作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并对结论作出评价。提出改进方法,进一步完善,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案例分析:
(1)在现行教材中,这个实验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新课标教材克服了现行教材的不足,改为探究性实验。
(2)本节课是一堂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突出了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出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体现了新课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整个设计贯穿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一主线,抓住了探究学习的本质和核心。
(3)新课标教材基于这样的安排,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猜想与设,猜想是否正确,还有待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突出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在小组内讨论实验设计方案,选择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一种设计方案,实验误大小等,并适时给学生以指导。
(5)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环节,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由于实验数据的处理比较复杂,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避免了烦琐的计算,同时还可以用Excel拟合曲线,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学习的机会。
新高考物理历史都不好的解决方法:找到技巧,努力学习。
新高考选科是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在上海、浙江、、天津、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开始实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其模式一般为“3+3”,取消文理组合,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2022年6月,四川、河南、云南、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2025年整体实施“3+1+2”模式。
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应书增:2005年12月中旬,召开专家论证会评审4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对4个新课程实验省区各自的高考新方案统一审核后,于2006年4月正式批复,2007年高考将按新方案实施。。
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这种运动和转变应有两种。一是早期人们通过感官视觉的延伸,二是近代人们通过发明创造供观察测量用的科学仪器,实验得出的结果,间接认识物质内部组成建立在的基础上。
物理学从研究角度及观点不同,可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宏观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单个作用效果而直接考虑整体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经出现的,微观物理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逐渐完善。
高考生考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试卷及分析点评,因为这关系到2023全国甲卷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本文就此问题整理了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难易程度分析相关信息内容,供大家查阅参考。
(5)分析和论证据了解,《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于7月8号正式颁布。这份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注:指全国卷,下同),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
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成绩为准;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 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 提高到200分;
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出台新课改实验区高考方案 方向题目变化大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
已经公布,但是具体实施需要时间。我们省现行的就是第二种方案。我认为文理不分科是错误的,这样做学生负担重,老师压力大,门也不乐意。
应该先有试点,后有推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