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_坚定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招生计划 2025-04-13 12:09:05

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依据课本内容,新时期艰苦奋斗的内涵不是提倡过苦日子,而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它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故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在正确;故选C.

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认真学习科学理论。理想,分短期和长期的。短期的一般指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标。长期的一般称远大理想,奋斗时间长,甚至不止一代。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_坚定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_坚定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_坚定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特色共同理想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荣辱观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和源泉。

简答题: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立志呢?

25、人生的自我价值与价值是什么?(大题)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1.立志当高远

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

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

志向;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青年时期就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个人理想只有同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的需要和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革命的先行者先生当年

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

中。伟大出自平凡。需要杰出人物,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需要每一个成员尽其才、奋其志。我们每做好一项工作,都

是为建设和发展特色事业添砖加瓦,都是为通向民数学考研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铺路搭桥。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

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当人们热切期待着它的到来时,它却总是姗姗来迟。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

备。

纵观人类发展史,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在阶级中,进

步阶级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反动阶级的残酷。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

毅力。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困难、曲折或失败,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也不可能体会到实现美好

理想的巨大幸福。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

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计算机考研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

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如理想与现实

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

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

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伟大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正确认识发展的规律。只有对科学理想坚信不疑,才能坚定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并将理想落实到

行动上。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发展规律的主义化的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

和当代,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

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

中得来的。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考研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是难以

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它的事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辈的事,当代青年不需要艰苦奋斗”的观点,在理论上

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艰苦奋斗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艰苦

奋斗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条件

5、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各具功能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格局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需要怎么做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利益的统一关系。

1、可以主要靠自己努力拼搏,朝着梦想奋斗,当然过程中少不了的帮助。

2、 当代大学生成才的目标:

2、再者,就是在有导师的下,以老师的为主线,每天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一定会成功的。

3、总之,实现理想,就要有付出,一点一滴的努力是少不了的。有理想很伟大,所以,相信自己。

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有哪些

我曾今翻看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被其求学“三境界”所吸引,故以其为引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1. 确定目标和价值观:首先,明确自己的目6、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标和价值观。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对和世界的看法,以及自己的长期目标。这将帮助你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

2. 深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兴趣和潜力。认识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找到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契合的方向。

3. 设定具体的目标:将抽象的理想和信念转化为具体的目标。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和步骤,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4. 培养自我驱动力:培养自我驱动力和自律性,保持对理想和信念的持续追求。设定小的里程碑,逐步取得成就,激发自己的动力和信心。

5. 学习和成长: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自己,为实现理想和信念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6. 坚持和克服困难:实现理想和信念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坚持并克服这些困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韧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7. 寻求支持和合作: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和合作,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与导师、同学、行业专业人士等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分享经验和资源。

8. 不断反思和调整:定期反思自己的目标和进展,评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是否与理想和信念相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保持对自身发展的灵活性。

实现理想和信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要有耐心和恒心,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对吗

3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对。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立志须躬行

09大一思修考试试卷

迎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

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以“”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的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2、(1)择业和创业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所谓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所谓创业则是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择业与创业并不是两个孤立的环节,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又是择业的内在要求。在实际生活中,择业和创业往往是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的。

(2)自主择业和主动创业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

(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当做到: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4)大学生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外,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给本课程的任课老师写一封信,要求写出课程内容和自身的感悟及建议。

大学生怎样在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29、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结合实际:丁磊、比尔??盖茨、吴士宏等人的怀抱理想,经历奋斗和挫折,成就人生的经历和过程及启示。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2.立志做大事

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这是现代大学生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王国维在书中谈: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便是一种复杂的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有效充分的反映,可是他并不等于现实,是高于现实的升华。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旧得理想已经完全转化为现实,新的理想又会鼓舞人们前进。总之,我们要辩证的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只有正确的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能为理想的实现打下坚实牢固的思想基础。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审美课题的审美把握,其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通俗的可以理解为坚实的信念。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总之,我们有理由坚持有这样一个定论—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意志条件。追求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目标需要有执著的信念。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科学理想的实现坚信不疑。只有确信自己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正确无误的,才谈得上真正具备了崇高的理想并且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主义理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发展规律的主义化的成果,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把握发展的规律,更加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千百度”这句真切的反映了寻求理想的艰苦;付诸行动的艰苦;勇于实践的点滴。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的奋斗道路上,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实现理想的传家宝,即注重天道酬勤。“灯火阑珊处”的成功桂冠始终照耀着我们的求索之路。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34、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是大学生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更是实现理想的天堂!作为一名的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投入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就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我们,鞭策我们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最终使我们的大学生活得以丰富,使我们的人生得到升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简答题。要写试卷的,简短点的好~谢谢高人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需要的统一关系。

注意,划线部分有可能出填空题。

1、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和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成才该具备哪些因素?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居于统领地位。

特色共同理想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

7、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8、理想是一定关系的产物。

9、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0、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只因大学生做什么人。

(二)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11、现阶段我国各族的共同理想是:建设特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个人理想和理想的关系: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理想,并不是要排斥个人理想。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当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是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的共同理想。

1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14、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5、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

1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7、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信念是到达理想的基础,没有理想,会失去生活的目标和人生的方向,没有信念,不能战胜人生路上的阻力和障碍,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是人生的基础,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大学生。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的和尊严。

1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3、爱好和平。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20、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有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2、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3、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以为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

24、反对不正确的人生观: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成为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2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27、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8、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3、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4、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0、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31、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基础:

1、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1、正确认识竞争。

2、正确认识合作。

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不断发展和进步。

33、如何处理个人和的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的统一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