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考研专业 各学校考研专业查询

招生计划 2025-04-07 10:19:44

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记住六大原则?

复旦大学:360/55/200,兰州大学:315/50/170。

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考研选专业和院校是一件非常具有技术的事情,选择热门专业容易被刷掉,选择冷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门专业对就业又不好,选择不知名的学校同样也是不好就业,那么如何选择好呢,下面我们记住几大原则。

各学校考研专业 各学校考研专业查询各学校考研专业 各学校考研专业查询


各学校考研专业 各学校考研专业查询


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4、专业课

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解析)

1、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考研究生这条路一路上要过关斩将!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考研究生需要考什么科目?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一、先选专业

因为专业直接决定了毕业后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考虑几个方面:

1、兴趣爱好

有很多同学,由于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对专业不太清楚,很多都是靠父母或者哥哥姐姐帮忙选择的,终大学4年面对的都是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对于考研来说,绝大多数的孩子对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所以考研的专业选择,一定要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毕竟后面不管是学说还是专硕,2~3年的时间都要跟着自己的导师(又叫老板)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学习,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会非常痛苦和焦虑。

2、家庭的资源

除了上面说到的兴趣爱好意外,也要结合一下家庭实际的“资源关系”,有些家庭自己做些生意,在相关领域或行业多少有些关系和人脉,这时候也要和父母多交流沟通,也能为自己后面的研究生“添砖加瓦”,更好地去做备考和复习。

这个因素非常重要,一定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切记自我屏蔽,这是好事,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

3、自身能力评估

结合以上两点,基本上确定专业没什么问题,但别忘了仔细分析下自己的综合能力,目前是否能进行目标专业的复习和规划,不能到只是个喜欢,自身一点基础和底子都没有,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学校一般从竞争度和区位实力上来说,主要分为985、211、双、双非四类院校,区位上主要以江浙沪、、四川、山东、安徽等这些竞争力强的为主。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经过初步选择后,基本上大多数同学和家长都能拟定出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出来,再通过近三年的线、院校复试线、报录比、拟录取名单进行综合对比,从数据方面进行选择,会更加科学和稳妥些。

就是通过多方渠道去收集整理一下这几所意向学校在考研复试中,是否有所谓的“黑幕”例如学历、不友好志愿、调剂难度和深度大等等……

考研究生需要考什么科目?

研究生初试科目

1、

是公共课考试科目之一。考试内容包括时事、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特色理论、近现代史纲要等,满分100分,考试时长是3个小时。试题类型为单项选择题(16个小题、共16分)、多项选择题(17个小题、共34分)、分析题(5个大题、共50分,每题10分)。

2、英语

英语也属于公共课考试科目,考试难度在之间,满分100分,考试时长是3个小时。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试题类型均为综合填空(10分)、阅读理解(50分)、英语翻译(15分)、英语写作(25分),但英语一考试难度大于英语二。

3、数学

基础课考试科目是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或专业基础。数学一、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满分150分,但数学一考试难度大于数学三。数学二满分150分,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不含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研究生复试科目

研究生复试主要包含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面试:面试主要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内容涵盖了中英文自我介绍、材料提问、报考理由、专业相关知识等,考生只有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流畅、充满自信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复试高分。

综上所述,详细介绍了研究生的考试科目,各位学员可参考了解,以备报考之需。希望各位考研人员能提前复习备考,并试成功上岸。

考研究生流程

1、选定报考单位、报考专业和初试科目。这个不是规定的程序,但是是重要的前提工作,只有这一项确定了,其他准备工作才有明确方向。

2、网上报名与缴费。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中下旬。

3、现场确认。根据报考点的公告,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和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并采集个人电子照片。

4、打印准考证。按照报考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

5、初试。初试一般安排在12月份一个周末进行。

6、复试、体检、资格复审。复试一般为次年的3-4月份。如果没有满足初试分数线,则需要自己关注调剂信息进行调剂。

中医专业考研有哪几所院校的分数线比较高

陕西中大学:360分,湖北中大学:343分。

中医考研各学校2022年分数线如下:

中医科学院:360/50/210,山西中大学:340/41/123。

河南中大学:352/41/123,军医大学:306/41/123。

贵州中大学:330/38/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原则。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114,河北中医学院:315/43/180。

湖南中大学:360分,重庆医科大学:306/41/123。

广州中大学:342/41/123,中大学:335/45/180。

福建中大学:340分,首都医科大学:320/41/180。

南京中大学:387分,黑龙江中大学:335分。

大学:320/55/180,协和医学院:306/41/123。

西北大学:332/43/129,军医大学:309分。

上海中大学:306/41/123,成都中大学:348/41/123。

广西中大学:296/38/114,南方医科大学:306/41/123。

广州医科大学:306/41/123,医科大学:309/50/123。

科大学:331分,云南中大学:325/38/114。

中医专业介绍:

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

笔试:笔试部分包括英语和专业课的考查。其中英语笔试部分把包括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关于专业课考试,有的学校规定了考试范围,考生可以在初试结束后尽快开始复习;对于没有给出具体考试范围的学校,同学们可以向同专业的师哥师姐询问,抓住考试重点。

选择考研的学校和专业根据的是:兴趣、特长和需求。

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智、慎重,务实。建议:一个原则,两个因素。一个原则:超越自己。简单来说就是比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两个因素:院校地理位置和竞争态势。

选择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哪亮枝旅工作,在哪安家,就在哪读研的敬凳考研地区选择的基本原则。权衡院校竞争态势。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分数线。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分数。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综合以上两点,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和家长,选择出来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基本上问题不大,相信大家的能力,加油!程度,选择专业上主要考虑三大因素:兴趣、特长和需求。

本专业与跨专业的选择:

也有学生会问,我是报考本专业好,还是跨专业好呢?简单来说,以下同学适合报考本专业:对本专业比较满意,希望在专业道路上继续研究的同学。对本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课基础扎实的同学。需要有研究生文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搭渣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的同学。

以下同学适合跨专业: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读研改变求职方向的同学。学习能力强,有信心通过复习拿下所跨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同学。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强,能找到所跨专业的信息和资料等的同学。

总之,在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基础具体分析。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好高骛远。毕竟每年超过200万考生,只有约50录取研究生。就像有句话说的: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明白自己真正要什么。

2017考研专业有哪些专业方向如何选择学校

2、自身实力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建议在选择专业时要综合衡量自己的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兴步、专业范围选择趣及未来就业方向

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一方面,如果一个人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会过得很难受;另一方面,兴趣决定了你能不能有恒心毅力坚持考研,并保证较高效率。强打精神的复习考研,大部分是考不上的。

只有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化。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自身实力并非指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一个基础较的人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意志足够坚强,加上一定的客观条件,总是可以成功的。

这里的实力是指由你的意志力、智力、复习时间等决定的你大概能达到的一个水平。如果自我感觉实力较弱,那选报本专业,专业知识有基础,可以节约更多时间复习公共课;如果感觉自己的基础很扎实,而且很早就有换专业的打算和准备,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不错的专业。

但是一般来说,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作准备,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因为,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各个专业有自己的学科范畴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异,这为跨专业报考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弥补自己同该专业考生竞争的劣势,从而取得的成功。

21考研怎么选择学校和专业啊?

专业课考试科目与报考专业有关。报考专业共分为13大类,包括哲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农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计算机、西医综合等属于统考专业课,其他专业属于非统考专业课,由院校自主命题。

选择学校主要看以下几点:

(1)、学校实力和专业排名。(直接网上搜索,连带学院基本情况、导师信息一起看看)

(2)、学校招生情况。(招生人数、统考和推选择专业的话,要考虑是否跨专业?读哪个专业?这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发展方向。如果是觉得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或者觉得这个专业读研后不好就业,可以考虑跨专业。教育学、金融、传播学、法学、计算机等等都是比较热门的跨专业选择。免生比例、报考要求<比如复试>、考试内容<自主命题>、复试分数线、录取名单,这些也可评估一下录取的难易程度)

(3)、地理位置。(东中西,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

(4)、自己未来规划和打算(继续深造就选择好专业,有实力的学校,好就业的就在地理位置好的)

(5)、自己实际情况(本科出身、有没有系统复习时间、有无挂科,兴趣爱好等等)

考研专业课每个学校一样吗?

不一样。

对于考研来说:专业课试卷基本上就全国不统一。专业课一般是由报考院校自己出题,题目难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每个学校的题目都存在着不一样的情况。

当然,也有部分科目试卷是一样的。对于,全国统一,试卷都是一样的。对于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试卷,全国的考生英语一和英语二都该专业培养适应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系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中医学人才。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将来从事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你考英语一,他也考英语一,你俩的试题是一样的。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考研专业课特点:

专业课都是各个学校自主出题,一些名校专业课确实有难度,一般专业课都是依据自身学校授课情况而定,如果考专业课必须参考各个学校的授课情况,不然肯定抓不到重点。

考研需要全身心认真准备,考考过的概率很低,因为是需要背诵的,英语是长期积累的,数学是需要练习的,专业课必须结合报考院校授课情况。

2020考研:次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

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经过 2个月暑期的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位考试科目,即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具体如下:复习,很多考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不能松懈,毕竟大多数考生都是次还是要谨慎对待,今天跟随猎考考研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文章中介绍的“2020考研:次考研如何选择专业和学校?”,希望能够帮助到小伙伴们。

考研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

在职研究生选择学校与专业忌讳的是盲目选择,下面来分析一下所选择的学校与专业的理由。 一、从自身情况来定位:考生在报考专业时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准确地为自己定位。部分专业总体的报考人数很多,但并非所有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考生应该全面分析,不宜仅以报考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而且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众的潮流,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海天考研飞跃认为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尽量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大学打下的良好基础,将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实力。只有既认清形势,又认识自身实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成功概率化。 首先,如果你对某个专业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这个专业就是你的。再者,如果你对任何东西都无法形成浓厚的兴趣,那么我认为你选一个相对比较实际的专业。也就是所谓分配还不错,就业前景比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如果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选择那些可以发挥自己长处而不是短处的专业。比如说,如果你喜好跟人打交道,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那么你也许适合去做律师、外贸等等外向型的工作。而不是选择技术性或研发性的工作。当然,如果你只喜欢而且适合搞技术,那就遵从你的爱好。 二、选择自己所熟悉的专业:07年考研初试改革规定: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的专业实行全国统考。2008年农学参加了统考,近计算机统考的消息又是闹得沸沸扬扬。加之很多高校复试权重的加大,这些都无疑增加了专业课考试及复试的难度。此规定的发布,应值得考虑跨专业考研的同(二)应试难度说明学深思,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您好,研究生入学考试在每年的春节前两周的周六日举行,周六上午,下午英语是固定的,周日是数学(如果需要考的话)和专业课.录取时要先以过线为前提,除34所(规定的34所自划线院校,也基本就是全国的34所名校,名单可以上网去查,他们可以无视线而自己划定分数线,并于线公布前提前开始录取工作)外,分为一,二,三区.一区、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基本就是东部发达地区;二区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相当于次发达地区;三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基本就是老少边穷....分数线依次高低排列,当然一区,三区.不过相并不多,也就是几分,像英语每区之间大概也就2-3分.然后再按专业分类,来确定你的分数线.比如你考天津的医科专业学校,那就是医科专业的一区线.刚说了区与区之间分数线距不大,但专业与专业不同,别就大了.从往年来看,英语大多数专业线都在30多分(满分100,不要小瞧这30多分,多少英雄豪杰都在此折戟沉沙,据统计考研失败的原因就是英语没过线,可见难度之大,和不是一风格,没有可比性,但是很难就对了,除非你英语很强,英语考到75分研究生英语可以免修),而有的专业要到4,50分,好象是经济类的要的比较高.而和专业线一般意义不大,不仅要过线,而是尽量考高的问题.那么几门课程的特点也就明确了,英语根据自己情况,以过线为首要目标,有能力当然越高越好,也不必在一门课上花费过多时间(毕竟它只有100分,跟它玩命也不一定能长多少分,英语还是个细水常流的活),统筹安排各科,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要争取全面胜利.,不可轻视的一科,如果只想突击突击,押押题,那就注定是失败了,搞不好线都过不去,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往年的线大概是40多分(满分100分),显然40多是不够,要考好点的学校,想有竞争力,起码60多分才能不掉队,70分以上才算是不错,能到80分就是高分了,完全可以满足了.数学,我没考过,好象满分是150,据说是属于拉分科,因为这科总是有猛人,你辛辛苦苦努力一年,考个110,120的怎么说也算是不错的了,但就是有人能考满分,一下拉你30,40分...专业课,拿分的主力,必须争取的,一般满分300分.关于学费,全面的取消公费还没有实行,目前还应该是除部署院校外(34所全是部属,就是直属吧,还有一切也是由单位直接管辖的学校也是,基本都是名校,取消公费,全部自费,以大覆盖面的奖学金代之)之外,还是实行公费自费制度,按公费比例实行,比如某校的公费比例是50%,那就应该是分数排名前一半的公费,后一半的自费.关于选择专业和学校,这个真实没什么说的,完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如果只想要个文凭的话,就可报老少边穷地区,那基本就没人去,只要你过线就行,没人和你争,或者某校的冷门专业也是一样.报专业前至少要了解这所学校这个专业的往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不能理想化,比如一名校某专业不怎么热门,你觉得不错,但它可能只收几个人,报的80,90,100多,几个人里再有两免试的,那还考个什么劲,这种选择就几乎注定是失败的,但每年就有人做这种选择.一般来讲我觉得还是不要换专业,甚至是就考本校(除非你学校实在太不怎么样),这样你的教材,老师都是熟门熟路的,在整个考试和以后的复试,面试都是有不小优势的,我个人觉得考本校其实就是不错的选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从这个方面说应尽量选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喜欢,即使考取了研究生,学习也很无味,毕业后从事这方面工作,也很难有所成就。

考研究生怎么选学校和专业: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2、相对难度:从报名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二、再选学校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二区总分线比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六步、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七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一)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二)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2、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三)复试额录取比例

复试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第八步、确定目标硕士点

确定目通过以上步骤,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