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在唐朝时候发展成熟的格律诗,有五言绝律和七言律绝共四种诗体.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主要是为了和唐朝之前的诗歌区分开来,不是近体诗的诗则就是古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_五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_五七言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2、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属于古典诗词.语言优美,音韵流畅,讲究意境.
古体诗:3、新诗是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用白话语言进行创作的新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近体诗:律诗、绝句
古体诗:古风、骚体、古绝、柏梁体等
绝句:五绝、七绝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2、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用仄韵的绝句与律诗非常罕见。仄云律诗很象古风,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首曲的曲牌作为的曲牌名,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绝句
诗体.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晋南北朝歌谣.“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1.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3.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2 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用仄韵的绝句与律诗非常罕见。仄云律诗很象古风,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4.秦有乐府,为少府属官。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开始于唐代。从唐初开始,一种新的诗体形成了。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近体诗。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一种诗体,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它产生于近体诗之前,唐人称之为往体诗或古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古代诗歌的分类有写作古体诗的。
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格律诗的意思;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律诗每一首是八句,绝句每一首是四句。还有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或排律;也有六句的律诗,称为三韵小律。律诗和绝句,各有五言、七言的区别。于是,可分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排律,一般都2. 古体诗的押韵和对仗是自由的,可以平仄通押,可以隔句押韵,可以平韵仄韵混用,也可以句句押韵。而近体诗的押韵和对仗则要求严格,必须依照平水韵和词牌格律的要求进行。是五言的,句数不定,但必须超过八句,句数是偶数,如十句,二十句,一百句,至二百句以上。还有一种试帖诗,限定用十二句。近体诗有格律规定,简单地说,即:每首诗句数固定(排律除外);每句诗字数固定;一般只押平声韵,不许换韵,押韵位置固定;每句各字的平仄有规定;某些句子必须对仗。
古体诗近体诗区别如2.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下:
2,平仄,也就是四声的声调,平为平直(一二声),仄为曲折(三四),合称平仄,句式分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四种。绝句要求严格,律诗相对宽松。近体诗的句数相对是固定的,绝句有四句,律诗有八句,排律句数不固定,但要10句以上。关于每句字数,近体诗也相对是固定的,每句五字或七字。
而古体诗要自由的多,句数、字数均不固定,每句几字都有可能,每诗几句也都有可能,可谓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规律。
近体诗严格用平声韵,不能出韵,也不能中间换韵,必须一韵到底。
而古体诗用韵则宽的多,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甚至可以在一首诗中平、仄韵同用。用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甚至可以句句用韵,如柏梁体。
古体诗比近体诗要自由的多,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在历史上,近体诗、古体诗均产生大量的,值得我们细细的欣赏和品味。
从发展历史来说,先有古体诗,后有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和古体诗并存。
远古时代,劳动发明了诗歌,初的诗歌只是口口相传,后来到《诗经》才有了书面记载,然后有了建安风骨,有了南北朝民歌,这些诗均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4. 古体诗的平仄和近体诗的平仄是不同的,古体诗的平仄没有固定的规定,而近体诗的平仄则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依照平仄格律的要求进行。(1) 字数句数不限,可以是四、五、七言,也可以是杂言;少可以是两句,如傅玄《杂言》;多可以达三百多句,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共357句。
(2)押韵不严格,可以换韵,可以通押,可以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
(3)不讲平仄。
(4)不讲对仗。
1,字数和句式:字数分五言,六言,七言。绝句是四句,分古绝和律绝,律诗是八句,八句以上的是长律(排律)。
4,押韵,绝句是二四句和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两种,律诗是绝句韵律的延伸,只是律诗相对来说宽松一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这末了四句与诗人《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同一笔调。而“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又与王昌龄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同步。
与古体诗相五 古体诗不要求对仗;近体诗除绝句外,则要求按规定的位置对仗。对的诗体 。 又称今体诗 。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
体。它由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求四声、八病等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发展
而来,至唐初沈佺期、宋之问时始定型,为唐以后常用的诗体。其字数、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
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体和杂言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以来乐体。五言和七言
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
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此外,古绝
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
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
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 ,多用拗
句,间或散文化来避律。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诗古体和近体在句律或长律,偶有六句三韵的律诗,称为三韵律诗或小律。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