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常无心,以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道德经原版全文及译文_德道经与道德经区别
道德经原版全文及译文_德道经与道德经区别
道德经原版全文及译文_德道经与道德经区别
1、常无心:一本作无常心。意为长久保持无私心。
2、德:道德经第65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借为“得”。
3、歙:音Xi ,意为吸气。此处指收敛意欲。
5、皆注其耳目:都使用自己的智谋,生出许多事端。
6、圣人皆孩之:圣人使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纯真质朴的状态。
道德经六十六章原文译文如下:
原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德经·第四十九章 作者:李耳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由于它善于处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所以要想处在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表示谦下;想出在之前,必须站在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上面,而不感到负担;处在前面而不感觉碍事。所以天下喜欢推崇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解析:
第六十六章讲“善下”和“不争”的好处。圣人之所以“善下”和“不争”,并不是为了得到它的好处,而是顺着道的法则自然无为。如果刻意为之,就会沦落为虚伪和权谋。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在的哲学里,“王”是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天、地、人的统一及相互贯通和彼此契合,也指人与人、人与世界所达到的最和谐的状态。此外,王还反映了古人对治国者的要求,所以作为统治者的王,也就是能够以整个天、地、人为出发点并能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的人。
道德经第62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译文: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人的法宝,恶人也受它的保护。美好的言词能换取人们的尊敬,善良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即使有不懂为善的人,怎能把他们抛弃呢?所以树立天子,设置大臣,虽然先献美好的玉石,后献珍贵的车辆,还不如把道作为献礼。古时所以为什么要重视这个道?不是说有求即能得,有罪即能免吗?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导读: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这是讲道的平等待人,当然,这里的“平等对待”也不是毫无原则的。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大道的德行时,大道就会奖赏他。当一个人的行为不合乎大道的德行时,大道就会惩罚他。
道对人的奖惩体现在道为人们设立了天子和三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如下:公,也就是说,天子和三公代表道去管理天下的,去惩恶扬善。
德经·第三十八章 作者:李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1、处其愿:立身敦厚4、浑其心:使人心思化归于浑朴。、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道德经第61章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译文】
治理一个很大的,要像江海那样安于处在卑下的地方,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于这里。雌柔能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就在于它既能以静制动又安于居下。所以,大国如能对小国谦虚卑下,则必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依附;小国若能对大国谦虚卑下,则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支持。
所以,不管是大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小国的信任,还是小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无非是想兼并小国,小国无非是有求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容器的作用是容纳,当容器装满时,就无法再装入。这一点就像我们的思想。思想最忌讳的就是固化。当自己觉得已经看尽世界沧桑,洞悉世间一切时,就像容器装满了一样,很难再接纳新的知识内容。以达到各自的愿望。特别是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
解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的兼并日益激烈,大国试图称霸天下,小国力图保全自己,的处境则苦不堪言。面对带来的灾难,老子痛心疾首,忍无可忍,终于发出了“大国者下流”的感慨。这里所说的“下流”,指的不是卑、,而是江河的流向。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如下:
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解析:
本章讲述如何治理中存在的各种弊病,使民风朴素。是老子指导诸侯们按照“道”的思想治国的一部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抛弃聪明智巧,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看着这句话是反对智慧的存在,实际上是李老先生希望抛弃当时各种流派中的言论,提倡“道”家思想、提倡尊崇天地万物,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做,这样得到的好处就会增加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个有点针对儒家思想的话,儒家讲的是仁义,而老子则提出绝弃仁义,复归于“道”,这样家庭中就会重新出现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慈爱的现象。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译文:刀刃打磨的太锋利,保持性就会。
原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译文:骄奢逸,也会在挥霍中流逝。
原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译文:持功自傲,最终带给自己麻烦灾难。
原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功成身退,淡泊名利才是天地大道。
“过犹不及”,事物的发展一定最终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复归于初始。就像画一个圆,开始是向上的抛物线,到达顶点以后掉头向下,到达低点再转而上行,直到复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归起点。
道家思想中戒“盈、满、锐、骄?”,只有避免自己达到顶点,才可以使自己不落入下行趋势当中。而当自己落入下行空间时,也不必恐慌。收缩防御,到达低点时自然会有转机出现。
德经·第五十八章 作者:李耳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治国者不能教民以智巧,而是要让回归于纯朴。用巧智治国,必将危害,而纯朴厚重才是的福泽。因此老子提倡“将以愚之”,使民无知无欲。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宽厚清明,就淳朴忠诚;苛酷黑暗,就狡黠、抱怨。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
1、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的意思。
3、察察:严厉、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5、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7、薄:不足、衰薄。,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9、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原文如下: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译文如下:
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天地万物皆由道生,但道在天地之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有自然之道,有养生之道,有处世之道,有耕植收获之道,老子在此以天地无穷无尽之道来论述为人处世之道,提出“无私长存”、“后其身而身先”等道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