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前一句

各省高考 2024-11-10 09:52:07

"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其前一句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前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前一句


蜀道之难

李白的《蜀道难》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古诗,描绘了蜀道崎岖险峻,行进困难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蜀地人民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赞叹。诗中开篇即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奠定了基调,为全诗的叙事和情感铺垫。

蜀道,是指连接中国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道路,因其山高路险、气候多变而著称。李白在诗中通过对蜀道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其险峻和艰难。

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太白,即太白山,古时称蜀山;峨眉,即峨眉山。李白将蜀道比作一条凌空飞架的鸟道,可以横跨两座险峻的高山,可见蜀道的险峻程度。

接着,诗中又写道:"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行走在蜀道上,诗人仰望参星和井宿,只觉得气喘吁吁,不得不用手捂着胸口长叹。这形象地表现了蜀道的陡峭和艰难。

诗中还写到了蜀道的阴雨天气和湍急的河流,进一步加剧了行旅的困难。李白写道:"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湔我缨?"夜雨连绵,涨高了秋池,使得诗人希望涤荡头巾的愿望落空。

情感表达

李白的《蜀道难》不仅描写了蜀道的险峻,更表达了诗人对蜀地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的艰难险阻,让听者为之面色惨淡。

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蜀道的险峻,正体现了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诗中写道:"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人仰望星空,感叹自然之力的雄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