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济南一模高考数学(2017年济宁高考数学一模)

各省高考 2025-04-20 17:31:58

本文目录一览:

济南市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和

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于2022年3月21日开考,想必“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和“2022济南一模数学”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将为大家附上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供考生参考。

2017济南一模高考数学(2017年济宁高考数学一模)2017济南一模高考数学(2017年济宁高考数学一模)


2017济南一模高考数学(2017年济宁高考数学一模)


一、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

二、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

济南市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依次)打开了。看啊,浩浩汤汤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爱得缱绻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张掖的芦苇不。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____________,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爱慕/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扬扬。这样的芦苇,_____________。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扑)过来,密不透风。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绻(quǎn) 浩浩汤汤 B.沧桑 凌(líng)

C.栈(zhàn) 喜气扬扬 D.拱起 禁(jìn)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渐次 羡慕 挤 B.依次 爱慕 挤

C.渐次 爱慕 扑 D.依次 羡慕 扑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B.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C.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D.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雾霾骂”是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

②汇率风险、国内股债市场缺乏趋势性机会、美元升值,投资者希望资产配置全球化,工银瑞信全球美元债券应运而生。

③从手机、移动电源、移动硬盘到欧元硬,淘宝上的货可谓,也难怪大家都称之为“的淘宝”。

④人的善行要是这么自然而然,那就真是从善如流了,但在道德学步的阶段,搞点“吾日三省吾身”,还是极为必要的。

⑤50余位元首、首脑和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2017年年会。

⑥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无论元宵佳节还是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B.同样是讲述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学霸故事,《爱乐之城》不像《爆裂鼓手》那样,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成为本届奥斯卡的赢家。

C.广大员干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和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大家从骨子里挖掉了“穷根”,让率先脱贫。

D.解决民生难点、聚焦发展重点,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成为推动发展的“高光时刻”,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关注,牵动着亿万的心弦。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君臣关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言说的内容为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6.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在当时承担着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道德观念。

B.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活动的紧密联系。

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功能。

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

三、(每小越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矢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天下,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现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朕恐怀骄矜,恒自押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秦尔。”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 遣:发射

B.病人觉愈,弥须将护 将:保养

C.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 过:错误

D.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 治: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皆为蔽其耳目 ②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C.①莫以天下无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D.①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B.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C.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D.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自以为得“良弓”实际都不是“良材”设喻,由此领悟到自己虽然取得了天下,却并不全都明白天下事务。

B.太宗对机要部门逢迎苟且的现状很不满,要求臣下大胆指出朝廷政令中的疏漏,但不能在私下里妄议朝政。

C.太宗认为治理务必小心谨慎,尤其天下刚刚安定如大病初愈,一不小心必然败亡。 故而即使有条件休养他也不去享受。

D.太宗总结历代兴替教训,深知君主闭塞视听则必将因无道而遭抛弃,他居安思危的做法得到了魏征的肯定。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5分)

(2)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5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①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②。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③,消息日边④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注:①当时,南宋孝宗锐意远略,汤朝美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淳熙二年八月汤朝美使金有辱使命,被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写此词时,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二人相见,心有戚戚。辛弃疾时年42岁,赋闲江西。② “金阕”、“九关”均喻指宫廷。③用东晋谢安典故,意指将复出做官。④“日边”喻帝王左右。

(1)请对“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一句中的“笑”进行赏析。(4分)

(2)“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将作者的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要兴办教育,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① 。有专家2015年调查推算,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18万吨为自用,其中48%用于治疗人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 ② 。目前我国的医院普遍实行“以养医”的盈利模式,医生对病人的风险采取回避意识,病人不愿意依靠自身抵抗力对抗一些“自限性”疾病等现实问题,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缩短动物生长周期。

17.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某杂志要举办一次“100个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汉字可以入选。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的汉字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4分)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18.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20字以内)(4分)

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记者从山东省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厘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

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总数达到600家,达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写 字

毕飞宇

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父亲说:“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字。”这个决定让我吃惊。

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他是学校里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①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

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目标。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刚刚又放了暑。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是我亲手种的。我用我的哺育了它。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

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

……

学校总是有一块场的,而这块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我望着场上的太阳光,它们锐利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我的暑期分外。

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这样的事情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向往南瓜身上的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但是父亲拒绝了“狐狸”这两个字。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

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下面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再写几个吧。”父亲便拉下脸来,说:“按我说的做。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②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这是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场。场上热浪滚滚。我蹲在场上,开始了书写。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

我是爸爸。

接下来就是批判。我用“坏”、“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打倒小刚坏吃狗屁”。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我是爸爸。

夜里下了场雷暴雨。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

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场。一夜的暴雨把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和的光。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我守望着场,舍不得从上面走。我在等太阳。太阳一出来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场没有负担,可画最美的图画,可写最美的文字。

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场。……

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的写法,而场也面目全非了。

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场上来了。我的光滑平整的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你看,场全弄破了!”

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太阳照在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感受到疼痛与折皱,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

(节选自《写字》,有删改)

19.中的“我”次用小刀在场上写的一句话是“我是爸爸”,请问这反映了“我”怎样的内心想法?(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2分)

21.文中“我”的形象非常突出,特点鲜明。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这一形象的特点。(4分)

22.文中学校的场是“我”的主要活动空间。在学写字的过程中,“我”对场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从中也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请写出这一过程,并对这一过程做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昊昊异常调皮: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上随意的吵闹、跳绳、跳舞……告到家长那里,其父掐住昊昊的脖子,把他掐得快断了气,大家只得作罢。三年了,40多名孩子家长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名要求校方劝退昊昊,被坚决拒绝并让教师、家长全天候陪同昊昊完成在校学习。

对这一“熊孩子”,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22济南一模数学解析及试题试卷汇总

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于2022年3月21日开考,想必“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和“2022济南一模数学”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将为大家附上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供考生参考。

一、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

二、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总结反思

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于2022年3月21日开考,想必“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和“2022济南一模数学”都是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期我将为大家附上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解析,供考生参考。

一、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

二、2022济南一模数学试卷及

济南市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依次)打开了。看啊,浩浩汤汤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爱得缱绻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张掖的芦苇不。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____________,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爱慕/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扬扬。这样的芦苇,_____________。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扑)过来,密不透风。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绻(quǎn) 浩浩汤汤 B.沧桑 凌(líng)

C.栈(zhàn) 喜气扬扬 D.拱起 禁(jìn)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渐次 羡慕 挤 B.依次 爱慕 挤

C.渐次 爱慕 扑 D.依次 羡慕 扑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B.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C.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D.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雾霾骂”是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

②汇率风险、国内股债市场缺乏趋势性机会、美元升值,投资者希望资产配置全球化,工银瑞信全球美元债券应运而生。

③从手机、移动电源、移动硬盘到欧元硬,淘宝上的货可谓,也难怪大家都称之为“的淘宝”。

④人的善行要是这么自然而然,那就真是从善如流了,但在道德学步的阶段,搞点“吾日三省吾身”,还是极为必要的。

⑤50余位元首、首脑和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2017年年会。

⑥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无论元宵佳节还是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B.同样是讲述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学霸故事,《爱乐之城》不像《爆裂鼓手》那样,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成为本届奥斯卡的赢家。

C.广大员干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和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大家从骨子里挖掉了“穷根”,让率先脱贫。

D.解决民生难点、聚焦发展重点,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成为推动发展的“高光时刻”,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关注,牵动着亿万的心弦。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的礼乐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歌不同: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君臣关系言说的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言说的内容为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6.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在当时承担着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道德观念。

B.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活动的紧密联系。

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功能。

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

三、(每小越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矢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天下,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现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朕恐怀骄矜,恒自押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如此,庶几于时康道秦尔。”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 遣:发射

B.病人觉愈,弥须将护 将:保养

C.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 过:错误

D.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 治: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皆为蔽其耳目 ②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C.①莫以天下无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D.①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B.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C.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D.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利害政教得失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自以为得“良弓”实际都不是“良材”设喻,由此领悟到自己虽然取得了天下,却并不全都明白天下事务。

B.太宗对机要部门逢迎苟且的现状很不满,要求臣下大胆指出朝廷政令中的疏漏,但不能在私下里妄议朝政。

C.太宗认为治理务必小心谨慎,尤其天下刚刚安定如大病初愈,一不小心必然败亡。 故而即使有条件休养他也不去享受。

D.太宗总结历代兴替教训,深知君主闭塞视听则必将因无道而遭抛弃,他居安思危的做法得到了魏征的肯定。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5分)

(2)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5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①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②。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③,消息日边④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注:①当时,南宋孝宗锐意远略,汤朝美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淳熙二年八月汤朝美使金有辱使命,被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写此词时,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二人相见,心有戚戚。辛弃疾时年42岁,赋闲江西。② “金阕”、“九关”均喻指宫廷。③用东晋谢安典故,意指将复出做官。④“日边”喻帝王左右。

(1)请对“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一句中的“笑”进行赏析。(4分)

(2)“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将作者的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强调要兴办教育,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① 。有专家2015年调查推算,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18万吨为自用,其中48%用于治疗人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 ② 。目前我国的医院普遍实行“以养医”的盈利模式,医生对病人的风险采取回避意识,病人不愿意依靠自身抵抗力对抗一些“自限性”疾病等现实问题,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缩短动物生长周期。

17.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某杂志要举办一次“100个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汉字可以入选。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的汉字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4分)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18.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20字以内)(4分)

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记者从山东省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厘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

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总数达到600家,达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写 字

毕飞宇

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父亲说:“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字。”这个决定让我吃惊。

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他是学校里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①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

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目标。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刚刚又放了暑。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是我亲手种的。我用我的哺育了它。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

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

……

学校总是有一块场的,而这块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我望着场上的太阳光,它们锐利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我的暑期分外。

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这样的事情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向往南瓜身上的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但是父亲拒绝了“狐狸”这两个字。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

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下面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再写几个吧。”父亲便拉下脸来,说:“按我说的做。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②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这是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场。场上热浪滚滚。我蹲在场上,开始了书写。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

我是爸爸。

接下来就是批判。我用“坏”、“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打倒小刚坏吃狗屁”。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我是爸爸。

夜里下了场雷暴雨。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

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场。一夜的暴雨把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和的光。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我守望着场,舍不得从上面走。我在等太阳。太阳一出来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场没有负担,可画最美的图画,可写最美的文字。

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场。……

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的写法,而场也面目全非了。

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场上来了。我的光滑平整的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你看,场全弄破了!”

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太阳照在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感受到疼痛与折皱,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

(节选自《写字》,有删改)

19.中的“我”次用小刀在场上写的一句话是“我是爸爸”,请问这反映了“我”怎样的内心想法?(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2分)

21.文中“我”的形象非常突出,特点鲜明。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这一形象的特点。(4分)

22.文中学校的场是“我”的主要活动空间。在学写字的过程中,“我”对场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从中也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请写出这一过程,并对这一过程做简要分析。(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昊昊异常调皮: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上随意的吵闹、跳绳、跳舞……告到家长那里,其父掐住昊昊的脖子,把他掐得快断了气,大家只得作罢。三年了,40多名孩子家长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名要求校方劝退昊昊,被坚决拒绝并让教师、家长全天候陪同昊昊完成在校学习。

对这一“熊孩子”,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高三# 导语】高三一模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同学们是怎样做一模总结的呢,高三数学一模应该怎样总结呢, 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一模考试总结

一、试卷分析

作为高三开学后的次一模考试,本试卷整体结构及难度分布合理,贴近全国卷试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包括基本运算)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试题力求创新。理科和文科试题中有不少新题。这些题目,虽然素材大都源于教材,但并不是对教材的原题照搬,而是通过提炼、综合、改编新创为另一个全新的题目出现,使考生感到似曾相似但又必须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才能解答。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本人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点:

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对于我们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

3.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书写不规范.

审题不到位在的第18题表现的较为明显。这是一道概率题,由于审题不到位致使将概率模型搞错、在(Ⅰ)问中学生出现结果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导致后面全错,还有不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五花八门。在考生的试卷中,因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等原因导致的书写不规范问题到处可见.

4.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

第21题为例,这道题是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绝大部分学生几乎白卷。

5.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

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三、教学建议

后阶段的复习,特别是第二轮复习具有承上启下,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如何才能在阶段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从这次的检测结果来看:

1、研读考纲和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关注考试的动向,不做无用功,弄清了“不考什么”后,还要弄清“考什么”,做到“有备无患”。

2、把所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化、网络化

(1)注重基础知识,整合主干内容,建构知识网络体系。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课本例习题和模拟试题都重视,继续查漏补缺,归纳总结,巩固和深化一轮复习成果。

(2)多思考感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做到审题三读:一读明结构,二读抓关键,三读查缺漏;答题三思:一思找通法,二思找巧法,三思解;题后三变:一变同类题,二变出拓展,三变出规律。以此总结通性通法,形成思维模块,提高模式识别的能力,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3、合理定位,量体裁衣

(1)加强复习的性。每个同学的数学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复习一定要切合个人实际,不宜贪多求难。面对各种各样的习题,只要选做适合自己水平的就行了,否则就是打“疲劳战术”,得不偿失。如一个中等水平的同学,要加强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训练,可以定时定量做一些客观题和中档题,适量做一点综合题,及时总结、记忆、消化和提高,这样才能对提高成绩有更大的帮助。

(2)为自己设计得分点。如你现在数学诊断得分在100分左右,将来的目标是120分左右,你要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多得20分,怎么得?建议你就在看似会做但是做起来感觉“别扭”或经常出错的题型上定点突破。如果你能把你的总分化解到每一章节和具体的题型,找准提升点,进行强化训练,这几个月就会有大的突破。还比如说:立体几何大题还不能确保得满分,就从各地模拟试卷和以往的高考试题中挑出立体几何大题,横向来做,错了不要紧,看懂从头再来一遍,这样做上十余道就会有收获。

4、规范解答过程,形成良好答题习惯

高三数学应该怎么提高成绩

高中数学重视课前预习

高中生学习时间宝贵,对于课前预习这一项,可能不是每一科都有时间,但是要说哪个科目最需要预习,那就是非高中数学莫属了。因为高中数学知识点逻辑性很强,且又复杂难懂,提前不看一下,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讲题思路。怎么预习呢?浏览你要所学的章节,把你不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重点听一下。

提高数学成绩要学会“背例题”

这个是一个比较冷门但是效果奇好的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这个办法就是,遇到你不会的题目,如果怎么都做不出来,你就不用花时间弄懂它了,把它背下来,但是不要什么题都背,要背那种中等难度的题,高难的题一般以后也用不上,简单的你自己就会做。这样做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节省了很多时间,遇到不会的题你也会往里面“套”了。

关于高中数学的课后复习

高中数学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时效性,一定要在课后及时复习,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如果你隔几天在看,你会发现你的知识点已经忘记的不多了,这个时候你在复习,就产不多相当于又重新在学一次,所以“趁热打铁”这个成语同样适用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其次,我们复习过得知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每周、每个月都总结一下。这样有利于形成我们的知识网络,更加方便记忆。

提高高三数学成绩的窍门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接受一种新的知识,主要实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要重视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跟住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下课之后要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去问,在做作业的时候,先把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回想一遍,还要牢牢的掌握公式及推理过程,尽量不要去翻书。尽量自己思考,不要急于翻看。还要经常性的总结和复习,把知识点结合起来,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大量做题是必可避免的,熟练地掌握各种题型,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先以书上习题为主,答好基础,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开拓思路,练习各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应该记录下来,反复加以联系。在做题的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进入的状态,形成习惯,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