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浙江省事业编制,浙江省事业编制入围公示名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事业编制(浙江省事业编制入围公示名单)
浙江省事业编制(浙江省事业编制入围公示名单)
1、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职位,均须取得相应学位。
2、生源地是指经高考,被高校录取时户口所在地。
3、专门花费了一天时间,整理控制总量(备案制)和编制的异同点,总体来说,山东和浙江的控制总量和事业编一样,其他地区略有区别,如下: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是指:普通高校大专以上毕业后参军入伍,现已退役的人员;被普通高校录取或就读期间到部队服役,退役后继续学习并取得大专以上书的人员。
4、首先对于事业单位编制的总量控制做出通俗解释,传统的事业单位,会在你入职后给你事业编制,而这个编制是由这个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你的,并不属于这个单位,那么在你今后调动、离职、升职时这个编制会随着你人的变动,但是多年以来公立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不断扩大,人才需求也不断扩大,但是编制是有限的,使得部分单位不得不采取以人事(没有编制)的方式来为岗位招人,使得这个岗位不再吃香,那么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和各省市采取总量控制的手段,即确定一个事业单位的总编制数岗位,固定下来,按照这个总编制数来招人,的职工在这个岗位则拥有这个岗位的编制,但是无论这个职工调动离职升迁都不能带走这个固定编制,用人单位还可以继续在这个有编制的岗位招人,而这名职工如果调动到另一个单位的话,同样这个单位如果采取这种模式,他同样又拥有了另一个岗位的编制,这就是总量控制,使得用人单位在总量控制下不改变编制数,并且进来的人员同样享受一样的编制待遇,来缓解编制不足和变动的问题,而这种模式的本身对报考考生是没有利益影响的,但却对事业单位来说是一次雪中送炭的改革。
5、而在2012年,就有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就这一问题做出详细解答,明确指出,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要强调其公益性,积极实行总量控制,且人员待遇应当和编内人员完全一致,不过目前在各省的政策执行上还是略有不同,以山东、浙江两省政策执行比较规范,其他省仍然在探索执行。
6、一、山东省山东省对于“备案制”的叫法是:【事业单位控制总量备案管理制】,人员控制总量内的所有人员,同事业编制一样,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同工同酬,同等待遇,其同事业编制一样适用《中华保险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7、同事业单位一致实行统一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8、区别:传统事业编制实行审批制,聘用个人拥有事业编制,即编制到人,人对岗位。
9、控制总量实行备案制,聘用个人没有事业编制,但岗位有编制,人到岗后仍然占用编制,即编制到岗,岗位对人。
10、应用:山东省内全境所有的省属公办高校及科研院所,区属及市属医疗机构、医院已全部使用控制总量,待遇和晋升已做到和传统编制完全一样,完全公平优点:绩效工资不再统一,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学校(医院)层次发放薪酬,特点是经济发达地区如济南青岛会比其他地区待遇高。
11、缺点:理论上只能在本单位或本省行业内进行调动依据:《关于印发山东省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人社发〔2017〕53号理解:凡纳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进行管理的,都可以视同为传统“事业编制”二、浙江省原因:因为高校和公立医院会随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传统事业编制只能定量人数,而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人数,因此需要采取此办法,并不是取消高校和医院的稳定性。
12、浙江省人社厅回复:与传统事业编制仅在编制管理不同,其他身份,条件和待遇无任何异。
13、应用:浙江省内全境绝大部分的省属公办高校及科研院所已使用员额制,完全公平优点:仍然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机构所管理,薪酬待遇更加灵活,对于杭州宁波等地区的待遇将有较大概率提升缺点:一般可本省本行业内调动,但如果跨省需要走严格程序,难度较大依据:《关于对高等院校、公立医院试行编制备案制管理的通知》(浙编办发〔2015〕29号)、《浙江省公办高校、公立医院报备员额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编办发〔2018〕33号)三、广西省广西省对于该政策相对模糊,采取“控制数”的方式进行,控制数分为实名登记和非实名登记,实名登记的控制数在晋升、待遇及保障方面和事业编制一样,而非实名登记的控制数就会在待遇和保障方面略有不同,而广西在高校和中小学同时存在编制和控制数两种方式,就导致待遇的公平性不能够得到保证,并且目前广西控制数可通过考试和考核进入编制,形成事实上“控制数不如事业编制”的现象。
14、应用:广西省高校、中小学、医院均有实行非实名制控制数的案例,与事业编制并存,因此待遇不可相提并论。
15、优点:考试难度降低,竞争小,有一定概率进编或者转为实名制控制数,比人事等好得多缺点:待遇不能保证和事业编(实名制控制数)一致积极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
16、依据高校人员总量核定指导标准,由河北省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省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高校人员总量管理试点方案,选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从2018年起开展试点。
17、试点高校纳入总量管理的人员享有相应待遇和保障,实行同工同酬。
18、在试点基础上,在全省高校稳步推行人员总量管理,并根据学校改革发展情况对人员总量进行动态调整。
19、高校根据其岗位设置方案和管理办法自主做好人员聘后管理。
20、对总量内人员,高校与其签订聘用合同。
21、应用:部分高校逐渐实现总量控制管理,实名制,待遇与事业编制一致。
22、优点:总量控制待遇同理论上和事业编制一致,但实际待遇执行方面尚未可知。
23、依据:《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由于江苏省高校实行全额拨款,高校仍然坚持实现事业编制制度,区别于事业编制的为人事,高校内不实行备案制或者控制总量。
24、中小学教师及中职类教师为备案制,纳入当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与普通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待遇基本一致,大部分医院实行备案制,待遇较之前有所提高。
25、但江苏省备案制模式为各地市自行制定政策,没有形成统一模式,故说法不一。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