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不愁,月自愁。"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这句词道尽了相思之苦,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月圆寄相思,相见恨太晚
"何事长向别时圆?"直译为:"为什么月亮总是在离别时刻才变得圆满?"词人发出疑问,看似质问月亮,实则抒发自己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月亮本是团圆的象征,但对于漂泊异乡的游子来说,它却成了相思之情的勾魂曲。
"人不愁,月自愁。"表面看,词人否认了月亮有愁绪,但细思之下,却让人体会到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强忍着心中的愁绪,故作轻松,却掩盖不住明月照我心时的点点幽思。
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在词中承担着寄托情感的重任。它既是离别的见证者,又是思乡的代言人。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中秋圆月更像是一种残酷的提醒,加剧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苏轼身世坎坷,宦海沉浮,饱受离别之苦。这首词便是他被贬黄州时,中秋无法与亲人团聚所作。词中流露出的思乡之情,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反映了广大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时的普遍心境。
"何事长向别时圆?"也成为了千古名句,被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引用和化用。它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对亲友的思念,表达了因离别而生的哀愁和无奈。
"相见恨太晚",正是词人对离别的一种委婉表述。他感叹与亲人相聚的时间太短,相思之情难以排遣。圆月寄相思,思念绵绵无绝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