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

高职单招 2024-11-10 09:50:27

高中必背的数学公式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去,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其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高中数学,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一门学科,也是让很多同学都头疼的一个科目,虽然说数学多注重于逻辑思维,但是公式的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好公式,在做题的时候会帮助做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中必背的数学公式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


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


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


2017高考必备公式 2017高考科目顺序


cos(A+B)=cosAcosB-sinAsinB

static/uploads/yc/20211129/b8d5210a769add0c947cbe045e30a3c7.jpg"width="484"height="300"/>

高中必背的数学公式

(一)两角和公式

2、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3、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二)倍角公式

1、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2、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三)半角公式

1、sin(A/2)=√((1-cosA)/2)sin(A/2)=-√((1-cosA)/2)

2、cos(A/2)=√((1+cosA)/2)cos(A/2)=-√((1+cosA)/2)

3、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4、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五)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3、正方体:表面积:S=6a2,体积:V=a3(a-边长)

4、长方体:表面积:S=2(ab+ac+bc)体积:V=abc(a-长,b-宽,c-高)

5、棱柱:体积:V=Sh(S-底面积,h-高)

7、棱台:V=h[S1+S2+(S1S2)^1/2]/3(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h-高)

8、拟柱体:V=h(S1+S2+4S0)/6(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

9、圆柱: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

10、空心圆柱:V=πh(R^2-r^2)(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

11、直圆锥:V=πr^2h/3(r-底半径,h-高1、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12、圆台:V=πh(R2+Rr+r2)/3(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

13、球:V=4/3πr^3=πd^3/6(r-半径,d-直径)

14、球缺:V=πh(3a2+h2)/6=πh2(3r-h)/3(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

15、球台:V=πh[3(r12+r22)+h2]/6(r1球台上底半径,r2-球台下底半径,h-高)

16、圆环体:V=2π2Rr2=π2Dd2/4(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

高中必背的圆的公式

(一)圆的公式

1、圆体积=4/3(pi)(r^3)

2、面积=(pi)(r^2)

3、周长=2(pi)r

4、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a,b)是圆心坐标】

5、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

(二)椭圆公式

1、椭圆周长公式:l=2πb+4(a-b)

2、椭圆周长定理:椭圆的周长等于该椭圆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周长(2πb)加上四倍的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

3、椭圆面积公式:s=πab

4、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高中数学解析秒杀公式秘诀

1《与函数》秒杀公式秘诀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2《三角函数》秒杀公式秘诀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3《不等式》秒杀公式秘诀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4《数列》秒杀公式秘诀

等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定,从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5《复数》秒杀公式秘诀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6《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秒杀公式秘诀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7《立体几何》秒杀公式秘诀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高中《立体几何》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8《平面解析几何》秒杀公式秘诀

有向线段,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方法

1.主动预习

预习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新的知识。

2.主动思考

很多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听,不能主动思考,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听课过程中不思考惹的祸。除了我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定义,这样解题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主动去想,不仅能让我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也能激发对某些知识的兴趣,更有助于学习。

靠着老师的,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3.善于总结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①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②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③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④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⑤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⑥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⑦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4.拓宽解题思路

5.必须要有错题本

说到错题本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好,不需要错题本就能记住,这是一种“错觉”,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等到题目增多,学习内容加深,这时就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错题本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知识短板,帮助强化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多学霸都是因为积极使用了错题本,而考取了高分。

高中数学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

|a-b|≥|a|-|b| -|a|≤a≤|a|

数列前n项和求解的七种 方法 为:倒序相加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迭加法、分组求和法、构造法。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数学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用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可采用把正着写与倒着写的两个和式相加,就得到一个常数列的和,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倒序相加法。我们在学知识时,不但要知其果,更要索其因,知识的得出过程是知识的源头,也是研究同一类知识的工具,例如:等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用的就是“倒序相加法”

二、用公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对等数列、等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比数列,求前n项和Sn可直接用等、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求解。运用公式求解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确定公式适用于这个数列之后,再计算。

三、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裂项相消法是将数列的一项拆成两项或多项,使得前后项相抵消,留下有限项,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四、用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错位相减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列求和方法,应用于等比数列与等数列相乘的形式。即若在数列{an·bn}中,{an}成等数列,{bn}成等比数列,在和式的两边同乘以公比,再与原式错位相减整理后即可以求出前n项和。

五、用迭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迭加法主要应用于数列{an}满足an+1=an+f(n),其中f(n)是等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条件下,可把这个式子变成an+1-an=f(n),代入各项,得到一系列式子,把所有的式子加到一起,经过整理,可求出an,从而求出Sn。

六、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七、用构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所谓构造法就是先根据数列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数列的通项的特征,构造出我们熟知的基本数列的通项的特征形式,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

拓展:斜率怎么计算

1、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斜截式y=kx+b,当x=0时,y=b。2、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点斜式y2-y1=k(x2-x1)。3、对于任意函数上任意一点,其斜率等于其切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即k=tanα。4、斜率计算:ax+by+c=0中,k=-a/b。

曲线斜率相关知识点

1.曲线的上某点的斜率则反映了此曲线的变量在此点处的变化的快慢程度。

2.曲线的变化趋势仍可以用过曲线上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即导数来描述。导数的几何意义是该函数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

3.当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递增,曲线呈向上的趋势;当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单调减,曲线呈向下的趋势。

4.在区间(a, b)中,当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的图形是凸(从上向下看)的;当f''(x)>0时,函数在该区间内的图形是凹的。

高中数学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相关 文章 :

★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 2017高中数学重要考(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 爱好 、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点

★ 高中数学常用方法

★ 高三数学等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 数列解题思路与技巧

★ 高中数学考点整理归纳

★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

★ 高中数学的技巧有哪些

★ 2020高考数学复习数列知识点汇总

2017高考物理电场知识点讲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这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经过电势为U的电场加速后,根据动能定理及电场力做功公式可求得带电粒子获得的速度大小为可见,末速度的大小与带电粒子本身的性质(q/m)有关。这点与重力场加速重物是不同的。

(2)带电粒子的加速度(带电粒子在垂直金属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1-36所示,质量为m的负电荷-q以初速度v0平行两金属板进入电场。设两板间的电势为U,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所做的是类似平抛的运动。

(1)带电粒子经过电场所需时间(可根据带电粒子在平行金属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3)离开电场时在垂直金属板方向的分速度

(4)电荷离开电场时偏转角度的正切值

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思想方法

(1)动力学观点

这类问题基本上是运动学、动力学、静电学知识的综合题。处理问题的要点是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物理过程,弄清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性质,并选用相应的物理规律。 能用来处理该类问题的物理规律主要有:牛顿定律结合直线运动公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2)功能观点

对于有变力参加作用的带电体的运动,必须借助于功能观点来处理。即使都是恒力作用问题,用功能观点处理也常常显得简洁。具体方法常用两种:

①用动能定理。

②用包括静电势能、内能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

【说明】 该类问题中分析电荷受力情况时,常涉及“重力”是否要考虑的问题。一般区分为三种情况:

①对电子、质子、原子核、(正、负)离子等带电粒子均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②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先估算重力mg和电场力qE的值,若mg重力;

③根据题意进行分析,有些问题中常隐含着必须考虑重力的情况,诸如“带电颗粒”、“带电液滴”、“带电微粒”、“带电小球”等带电体常常要考虑其所受的重力。总之,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整理

在应试教育中,只有多记公式,掌握解题技巧,熟悉各种题型,把自己变成一个做题机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 数学期望与方的关系+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x2=c/a注:韦达定理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公式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指向圆心的力。

关于会考物理必背知识点高中公式如下:

步骤1:读题——弄清字面含义。

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外表左近)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向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安培力F=BI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 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 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议;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由接触面资料特性与外表状况等决议;fm略大于μFN,普通视为fm≈μFN;

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册P8);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外表左近)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向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议;

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由接触面资料特性与外表状况等决议;fm略大于μFN,普通视为fm≈μFN;

高三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答题方法总结

(1)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很多人想知道高三的有哪些吧必背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数学必背知识,供参考!

高三数学必背公式知识点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高考数学答题方法19条规律 1、函数或方程或不等式的题目,先直接6、棱锥:体积:V=Sh/3(S-底面积,h-高)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14、概率的题目如果出解答题,应该先设,然后写出使用公式的理由,当然要注意步骤的多少决定解答的详略;如果有分布列,则概率和为1是检验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

15、遇到复杂的式子可以用换元法,使用换元法必须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有勾股定理型的已知,可使用三角换元来完成;

17、问题优先选择去,去优先选择使用定义;

18、与平移有关的,注意口诀“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只用于函数,沿向量平移一定要使用平移公式完成;

19、关于中心对称问题,只需使用中点坐标公式就可以,关于轴对称问题,注意两个等式的运用:一是垂直,一是中点在对称轴上。

填报高考志愿计算公式

(四)和化积

线法。 用考生的高考分(考生的高考成绩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值)与想要报考的学校往年(三年以上)的分(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值)的值进行比较。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如果考当X、Y 相互时,生的分比学校往年分的值还大,那么考生被录取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因为每年的相同分数不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今年的600分并不代表去年的600所录取的学校。 所以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换算分数,具体公式:换算后的分数=考生分数-(批次分数线-参考年份的批次分数线)

扩展资料 例如:某考生2018年考了560分,2018年山西省理科一本录取线516分,2017年481分。

560-(516-481)=525。 那么525分就是参考2017年一本录取线换算后的分数,采用线法可以将不同年份的不具备可比性的录取分数线变成具有可比性的资料。如果要想更加,还需要引入批次区间加以修正。线法不但可以作为确定学校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专业(从分数角度)的依据,这个方法相对简单实用。

2017高考物理重点知识辅导专题三: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知识要点】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ir2h

1、平抛运动的规律(B级)

(2)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3 )对平抛运动的处理办法:先进行运动的分解再进行运动的合成。

Vx=V0 Vy=gt V= V02+(gt)2 ,tanθ=Vy/Vx=gt/V0

X=V0·t Y=1/2gt2 S= X2+Y2 ,tanα=Y/X= gt/2V0

ax =0 ay=g a=0

(3)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由该式可知,

r一定时,v∝ω,v一定时,ω∝1/r,ω一定时,v∝r.

4、向心力(B)

(2)作用效果:产生向心加速度,以不断改变物体的线速度方向,维持做物体做圆周运动。

(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4)大小:F=ma=m v2/R=m R· w2=m R·4π2/T2 (5)向心力来源:向心力是按力的效果来命名的,只要达到维持物体做圆周运动效果的力,就是向心力。

向心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力,也可以是各力的合力或某力的分力。

如:水平圆盘上跟圆盘一起匀速转动的物体和匀速转弯的汽车,其摩擦力是向心力;

以规定速率转弯的汽车,向心力是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5)圆周运动向心力分析

①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 即F合=F向,这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②变速圆周运动: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

5、万有引力定律(A级)

(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大小,跟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m1m2/R2,其中G=6.67×10-11Nm2/kg2,叫做万有引力恒量.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次(一)直接计算测定.

(3)适用条件:严格来说公式只适用于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1.卫星运行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

①由GMm/r2=mv2/r有v=√GM/r,即v∝√1/r,故r越大,v越小;

②由GMm/r2=mω2r有ω=√GM/r3,即ω∝√1/r3,故r越大,ω越小;

③由GMm/r2=m(4π2/T2)r有T=2π√r3/GM,即T∝√r3,故r越大,t越大;

④由GMm/r2=ma有a=GM/r2,即a∝1/r2,故r越大,a越小.

7、三种宇宙速度(A级)

(1)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7.9km/s (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所需的最小的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11.2km/s(卫星挣脱地球束缚所需的最小的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16.7km/s(卫星挣脱太阳束缚所需的最小的发射速度)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计算公式

数学解题不要局限于本题,而要做到举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个题目,要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加简便的方法,这样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思路,这样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方是指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的平方的平均数,同时这也是高中数学必修三课本的重点内容,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数学必修三方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I=P/V/(√3/cosq-1)/n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的计算公式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的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的计算公式

例1 两人的5次测验成绩如下:

X: 50,100,100,60,50 E(X)=72;

Y: 73, 70, 75,72,70 E(Y)=72。

平均成绩相同,但X 不稳定,对平均值的偏离大。

方描述随机变量对于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

单个偏离是

消除符号影响

方即偏离平方的均值,记为D(X):

直接计算公式分离散型和连续型,具体为:

这里 是一个数。推导另一种计算公式

得到:“方等于平方的均值减去均值的平方”。

其中,分别为离散型和连续型计算公式。 称为标准或均方,方描述波动程度。

<<<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的性质

1.设C为常数,则D(C) = 0(常数无波动);

2.D(CX)=C2 D(X) (常数平方提取);

证:

特别地 D(-X) = D(X), D(-2X ) = 4D(X)(方无负值)

3.若X 、Y 相互,则证:记则

前面两项恰为 D(X)和D(Y),第三项展开后为

故第三项为零。

特别地

前提的逐项求和,可推广到有限项。

方公式:

平均数:M=(x1+x2+x3+…+xn)/n (n表示这组数据个数,x1、x2、x3……xn表示这组数据具体数值)

方公式:S^2=〈(M-x1)^2+(M-x2)^2+(M-x3)^2+…+(M-xn)^2〉╱n

<<<

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

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两种 方法 :

①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按照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②先以分层变量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再将各层中的元素按分层的顺序整齐排列,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分层抽样是把异质性较强的总体分成一个个同质性较强的子总体,再抽取不同的子总体中的样本分别代表该子总体,所有的样本进而代表总体。

分层标准:

①以调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②以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③以那些有明显分层区分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高中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系统抽样

把总体的单位进行排序,再计算出抽样距离,然后按照这一固定的抽样距离抽取样本。个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 K(抽样距离)=N(总体规模)/n(样本规模)

前提条件: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应是随机的,即不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规则分布。可以在调查允许的条件下,从不同的样本开始抽样,对比几次样本的特点。如果有明显别,说明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承某种循环性规律,且这种循环和抽样距离重合。

(2)系统抽样,即等距抽样是实际中最为常用的抽样方法之一。因为它对抽样框的要求较低,实施也比较简单。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有某种与调查指标相关的辅助变量可供使用,总体单元按辅助变量的大小顺序排队的话,使用系统抽样可以大大提高估计精度。

简单随机抽样

(1)总体和样本

①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③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④为了研究总体 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x1,x2 ,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

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 其它 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

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③计算机模拟法③使用统计软件直接抽取。

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设计中,主要考虑:①总体变异情况;②允许误范围;③概率保证程度。

(4)抽签法:

①给调查对象群体中的每一个对象编号;②准备抽签的工具,实施抽签;

③对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测量或调查

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的概念: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程序框图的构成: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实现不同算能的相对应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内必要的 说明文 字。

设计程序框图的步骤:

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

第二步,确定每一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得到该步骤的程序框图;

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终端框,得到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画程序框图的规则:

(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程序框图中的程序框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

(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几种重要的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

高中数学必修三方计算公式相关 文章 :

★ 高中数学必C.0.016 D. 0.01修三方计算公式

★ 高中数学方公式

★ 2017年高考数学方必考知识点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 高三数学期望与方知识点复习(2)

★ 广东高考数学方必考知识点

★ 高中数学必修三正态分布知识点

★ 高中数学统计知识点

★ 做数学大题的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考物理公式解析总结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平方根]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高中物理与九年义务 教育 物理或者科学课程相衔接,主旨在于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物理公式解析 总结 ,欢迎大家阅读!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交变电流公式总结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 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 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 I1/I2=n2/n2; 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 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

1.LC振荡电路T=2π(LC)1/2;f=1/T {f:频率(Hz),T:周期(s),L:电感量(H),C:电容量(F)}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108m/s,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注:(1)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电量时,振荡电流为零;电容器电量为零时,振荡电流;

(2)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磁场公式总结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 m

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 {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

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高考 物理 学习 方法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高考物理公式解析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考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 2020高考物理公式必背大汇总

★ 高考物理公式小知识点

★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16、注意概率分布中的二项分布,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的使用与赋值的方法,排列组合中的枚举法,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否定写法,取值范或是不等式的解的端点能否取到需单独验证,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的时候考虑斜率是否存在等;★ 高考必备物理公式

★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与公式归纳

★ 高考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电场与磁场

★ 高考物理必备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集锦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 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 其它 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解析】这个题目如果正面求解的话比较繁琐,因为至少一次绿灯的可能性就有4种,在这四种可能性中有分为几种情况,计算不现实,所以考虑使用逆向思维来求解,即求出其反面——没有遇到一次绿灯,也就是说遇到的全是红灯。全部遇到红灯的概率为,所以逆向计算结果为1-0.002=0.998。)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半角公式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二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2=V平t=Vt/2t

3.有用推论Vt?-Vo?=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三

冲量与动量相关物理公式

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弹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

11.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 对子 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四

电流计算公式

选取铜蕊大小需查表,设备本身的功率(KW)或者是电流量(A).现给你计算公式如下:

1.220V计算公式

I=P/VP=IV

例如:3000W电热水器220V,A=3000W/220V=13A电流,就用15A电制.

2.380V计算公式(I=A=电流,P=功率=W,V=volt=电压,√3/cos?-1=功率因数=1.73;n=0.8-0.85电机额定效率常数)

例如:一部110t啤机11000W,380VI=11000/380/1.73/085=20A电流,就用30A电制.

例如:地下生产部整体用电量300KW,380VI=300000/380/1.73/0.85=537A电流,就用600A总制.

变压器容量:100KVA=152A=100000/380/1.73=152A

(380V,25KW)I=p/v/√3/cos¢-1/n=00/1.73/0.8=47.53A(铜蕊取6mm2)

用电费计算公式:工业用电(高峰:¥1.4元,平常:¥0.86元,低谷:¥0.444元)

以990W为例:W=PT=(990/1000)_小时=0.99_=0.99_0.86元=0.85元/hr

计算所有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W

还有个题型大概是说:以知导线截面积,导线长度,用电器功率大小,电压大小,求允许通过的电流是多少?该怎么算?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3、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4、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相关 文章 :

1.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2.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17

3.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4.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功和能

5.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6. 2017年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7. 高考必备物理公式

8.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9. 史上最全的高中物理公式

10. 福建高中物理公式汇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