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痈疽疔疖拼音:[yōng jū dīng jiē];
疽怎么读音读出来 疽怎么读什么意思
疽怎么读音读出来 疽怎么读什么意思
气 5、【笔画顺序】丶一丿丶丿 一一丨 性 坏 疽拼音
qi xing huai ju
第四声第四声第四声声
拼音cuó
肿也。肉部曰:肿,癰也。按肿之本义谓癰,引伸之为凡坟起之名句。如上文癅,肿也;痤,小肿也,则非谓癰也。释名曰:癰,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从雝声。於容切。九部。部首疒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电码8806,区位8078,统75E4。
笔顺:丶一ノ丶一ノ丶ノ丶一丨一。
基本字义:
1、〔痤疮〕一种皮肤病,俗称“粉剌”。
2、痈:痤疽(即“痈疽”)。
相关组词:
犹痈疽_毒疮。
痤雎[cuó jū]
痤疽。
一种皮脂腺的慢性感染症。因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及皮肤毛囊的角质异化,使角质素、细菌等堵塞毛孔,而在皮肤上产生小痘或黑头的症状。
痤然[cuó rán]
像痈疽似的。
痈读yōng。
详细字义:
(形声。从疒(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同本义,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鼻疾,不知香臭,鼻不知香臭曰痈。——汉·王充《论衡·别通》;喻祸患。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康熙字典》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容切,音邕。【说文】肿也。【广韵】癰疖。【释名】癰,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正字通】恶疮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缓四。厉癰,脱癰诸名。
又地名。与雍州之雍通。【後汉·献帝纪】分凉州河西四郡为癰州。【注】谓金城,酒泉,墩煌,张掖。又邕上声。【战国策】夫疠虽癰肿胞疾。【释文】癰,委勇反。【集韵】亦作臃。又书作。【韵会】或作。
痤疮[cuó chuāng]相关例句:
2.回到家里,靖姑见父母因思念自己而罹病缠绵于床榻,且患痈疮,调治三年,群医束手。
4.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作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遗患。
5.有远见的家,都应该未雨绸缪,消弭隐患于初起之际,免得养痈遗患。
痈疽yōng jū。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痈疽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
1.人如果吃了它,可以治疗痈肿病:如果舍不得吃,把它养起来,还可以防御火灾。痈疽病特征
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成脓期则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引流,继用二宝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现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
本书论述痈疽之病因、预防、类别、脉法、善恶、将护、,又述内消、内托、灸治、针烙、敷贴、淋洗之治疗诸法,以及渴、呕、痛、出血、秘结等兼症的治疗。并阐述顶门痈、颈痈、牙痈、悬痈等八十种病证的病状、病因、治疗及治方。
1、痈】的拼音、繁体字、笔画
2、【拼音】yōng
3、【繁体字】癰
4、【笔画数】10
6、基2、痈、疽、疔、疖,是四种发生于体表各有不同病理变化和形状特征的外科疾患。痈是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疔因其坚硬而根脚如钉故名。疖发于皮肤浅表,随处可生,多生于头、面、颈、项及臂臀等处。本字义 读音:yōng
7、一种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患部呈局部肿胀,周围组织变硬,有许多脓头,非常疼痛。常伴有发烧、寒颤等现象,时,甚至并发败血症。
8、【组词】:痈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