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去咨询,自己想也可以的,一般来说咨询机构无非就是看看学校的之前分数线是什么,然后大致估一估一个今年的分数线来帮生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咨询素材 高考志愿咨询天价
高考志愿咨询素材 高考志愿咨询天价
高考志愿咨询素材 高考志愿咨询天价
这个是不需要的,你可以直接在网上找视频去看。他们一般都是看这个考生的分数和要报考的学校的分数线。
1.
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而选择需求量大的专业...
2.,选择若干个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保底志愿,尽可能避免“滑档”。
不能过于侧重“热门”专业或“冷门”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做到"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两者兼顾...
3.
把握好大学专业选择的次序 专业志愿应填报录取分数相对较高、符合自身兴趣和比较热门的专业,而第二...
4.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考生能否如愿被所报考的院校录取,不仅取决于高考的成绩,包括考生的学习成绩、身体条件..
动手:搜集信息
就是动手搜集资料。刚上高三的时候,各地当年的高考政策信息还未公布,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些往年的政策,待当年新的高考政策和相关信息出台后,再陆续整理完备。这个搜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不断熟悉高考的过程。
需要搜集哪些资料,从何开始着手呢?这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来定。如果您对自己的孩子已经有充分地了解,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学校和专业。那么,您可以直奔主题,从搜集目标院校资料开始。如:该高校的招生章程,录取规则,该校近三年在当地的录取分数分线,各专业介绍、招生、专业分数等等。
但在目前,绝大多孩子的学习状态还不十分稳定,分数排名还会不断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定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对院校和专业也刚刚开始接触,确定院校、专业、志愿还需要做深入的“功课”。 那么,您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按部就班的来进行。
1.搜集考生所在省份高招政策的基本信息。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招生政策和规定。如所在省的填报志愿的时间和方式、需要报多少个专业、特殊招生有哪些政策、什么加分政策、高招政策的变动等等。
2.搜集考生所在省份填报志愿规则和录取规则。比如各校在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每个考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轻飘飘一张表格上的20多个甚至80多个志愿,它还意味着对于职业生涯的职业规划,以及对于未来人生方向的选择。录取中的特殊要求、投档比例、哪些学校招收二志愿、是否有院校和专业级等等。
3.搜集院校和专业的`信息。通过有关院校的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性质、所属批次、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录取分数、师资力量、培养方向、收费标准、办学地点等等。
看了上面所列需要搜集整理的信息家长可能很头疼。如果您自己不能马上明白,或者没有时间研究,那就得多动腿了。以前也曾听过很多家长抱怨,高考志愿实在弄的有点儿复杂,拿着资料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懂,更不知道怎么用。就算搜集整理了很完整的信息,掌握了所有高考政策,判断选择还是个难题。
举个例子,从2008年开始实行本科批次二志愿平行的志愿填报方式(俗称小平行)。2012年直到高考填报志愿的前几天,还有很多家长问关于平行志愿的投档问题。如:什么是一次性投档?一个批次里有几次投档机会?一次性投档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个批次里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果没被院校提档的话,是不是就只能降到下一批次里录取了?等等……因为,看过条文是一回事,真正弄懂政策又是一回事。
这里建议考生家长可以参加一些正规单位或机构组织的关于高考政策知识普及讲座、填报志愿技巧讲座,或一些学校组织的咨询会。那些不明白的专业名词和高考政策经过专家一讲,基本就能清楚了。而且专家讲一遍总比自己琢磨要来的快和准确。这样可以节约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院校信息上。
另外,这个阶段沟通信息、互相交流是很重要的。每年考生除了高考统考之外还有很多的升学机会,如自主招生、军校生、国防生、艺术特长生等。这些特殊类考试的报考、体检、测试以及录取等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与普通类的考生也有一些别,家长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配合招生部门和学校做好相应准备。如果沟通不及时,往往会错过机会。比如,去年有一个考生想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可是由于不知道该校的这一专业需要提前进行面试,错过了时间,无法报考了。
动脑:挖掘孩子的潜能
家长在为填报志愿做各种准备时,一定不能忽视了孩子的各科成绩。因为一个孩子的性格、爱好、突出特点,往往会反映在他的优势科目上。这些爱好、特点、优势科目,都将对填报志愿有重要参考作用,甚至能够很好的和未来所选专业相对接。
例如,一个学生的数学分一贯很高,说明他的逻辑能力比较强;物理成绩好,说明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如果孩子喜欢化学可以选择制方面或化学大类的相关专业;如果孩子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比较强可以考虑选择、法律、管理等专业。人的个性特征、能力倾向各有独特性,如果能与他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相吻合,那么取得的成就当然会更大,生活也会更快乐。
准备志愿“多动脑”是要尽量多的了解孩子平时成绩和性格特点,从而把握未来高考志愿的方向。进入高三,如果孩子对大学和专业方向没有想法,您就应该多用心、多动脑、多观察、多挖掘,了解他的爱好和理想,发现他的潜能和优势。比如,休息时间父母可以陪着孩子看看和实事,并一起探讨。这个过程,不但可以增加知识,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更能够从中发掘孩子的优势和长处。这种长处优势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性格能力上的,认真分析研究,选择出一些适合展现他性格特点、优势特长的学校和专业方向,为将来填报志愿做准备。
湖北招生办咨询方式: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电话介绍如下:①电话咨询:
027-87869
027-87979 027-87990
027-88152130
“湖北招生信息网”
湖北教育考试院沙湖基地。考生凭高考准考证进入咨询接待点。
湖北省招办招生政策规定
今年继续实行知分知线填报志愿,分两次集中填报。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开通时间6月29日8:00,实行分段截止,其中:本科提前批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7:00。
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科A、艺术本科B、艺术高职高专批、体育本科批、体育高职高专批、技能高考本科批、技能高考高职高专批填报志愿的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
第二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含高职院校联的高职高专专业)。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开通时间为8月8日8:00,截止时间为8月11日17:00。
结合广州一模二模.深圳一模二模分析今年的本A线在478-500之间.本B在450-465. 以你妹的成绩,广东医学院是没戏了. 本B还是有希望滴.
10822 广东白云学院 31 728
1154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9 1126
12059 广东培正学院 26 844
12617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 12 1464
12618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12 720
12621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10 248
12622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5 270
12623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13 520
12668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11 630
13177 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20 882
13656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26 1259
13657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 10 574
13667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20 1145
13675 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3 1275
13684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24 786
1390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12 280
400几分,模考成绩同高考成绩都是相咯正负501. 专业选择:仔细考虑你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以及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了解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和学习内容,确保你的专业选择与你的兴趣和职业目标相符。,60分.好既3A据我所知都的咯广轻同埋广交.A两间都是按06年都算是热门学校.如果你妹是广州户口既话,都应该可以有报本地既学校.分数线都应该会比录取其他地区既考生都会低D罗!我是06年届咯!祝你既妹考到理想大学!
努力挣分数。高考考完,再考虑志愿的事。
分数是肯定不够的
继续努力
分太低了..没可能上的了
本科起动腿:多听讲座、多交流码520
分数太少了啊,
如果不是青海等省,或者少数民族地区,分数一般不够。不过再参考一下她的年级排名。
医学院的分数一般都很高。
至于究竟哪个学校好,得看实力,也可以把目光放长远些。
你和她交流交流吧,你是个很负的哥哥。
今年理科生有很大的优势,本科批次招生和文科比例为7:3,也就是说十个考生报同一所学校,会收取7个理科生,3个文科生。自然而然理科本科分数线会比文科低很多,所以你叫你表妹报吧!高考时她会比现在高分的!不过我不建议你叫她报3A,因为专科线文理分数线是相同的,文科生较有优势!
二本三本报志愿的时候不冲突吧?两个都报也可以啊~不行的话我建议报三本,落榜是一种很无奈的事情,不说三本了,我有3个同学一本分数够了还落了。所以还是稳妥一些好。如果考的不好,选择民办三本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我找了三本的排名和民办三本的排名,你参考一下吧~祝你妹妹好运o(∩_∩)o
看你家庭经济情况了,象这样的成绩读三本是稳定的,不过要选好点的三本去读,三本收费是比较贵的,如果有条件去读三本还不如多出点钱弄个二本的去读,现在仍然有许多二本院校(广东,武汉,西安)的学校因为到后来招不到人,都收钱录取了一些学生,你可以在你妹妹高考成绩下来后直接参考一个二本院校,然后打个电话到那个学校的招生办问问看是否能进去,这样进去的学生算是正规的~象这样的成绩进二本如果专业是想学的话那是不现实的,估计学医护这样的出来也不好找工作,因为现在学医护的专科生太多了,缺的是男的(我所在的大学男医护学生填个表就可以报到工作了,女的还得让别人挑的),好好考虑吧,建议的就这么多了!!!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格外注意:
2. 学校选择:考虑不同学校的办学特点、声誉和专业实力。评估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提高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 调剂选择:了解调剂政策和要求,如果你在填报志愿时无法进入学校或专业,可以考虑选择备选学校和专业,并了解调剂的机会和条件。这样可以增加进入理想学校或专业的机会。
4. 综合评估: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条件。不仅要关注排名和声誉,还要考虑个人适应性、生活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适应度。
5. 咨询和了解:在填报志愿前,尽量多向学长学姐、教师和专业人士咨询,了解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参加招生咨询会、院校开放日等活动,深入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6. 资料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明文件,如、、高考准考证、成绩单等。确保在填报志愿时能够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仔细考虑并仔细阅读填报志愿的相关指南和规定,了解截止日期和填报方式。在填报前要做足够的调研和准备,以确保你能够做出的选择,与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相匹配。
当然!以下是更多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7. 职业规划:考虑你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和学校。思考你所感兴趣三A的等成绩出来了再考虑还不迟. 对医学有兴趣可以考虑医学院天河学院.成绩好可以升本. 给你参考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的行业、职业类型和工作环境,以便选择适合的专业方向。
8. 学习资源:了解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研究中心等。这些资源对于你的学习和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9. 就业与实习机会:考虑学校和专业提供的就业和实习机会,包括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就业指导等。选择那些能够为你提供实践经验和就业前景的学校和专业。
10. 学术氛围和文化:了解学校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活动。这将影响你的学习环境和个人发展,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和兴趣相符的学校。
11. 经济状况:考虑学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以及是否有相关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要综合考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确保能够负担得起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
12. 面试和评测:一些学校或专业可能会进行面试或评测,了解相关的要求和准备,以便在面试中展现出你的优势和适应性。
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花时间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并与家人、老师或咨询专家讨论。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记得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你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天津市高招办高考咨询电话:022-23753333
天津和平区高考咨询电话:022-27110012
天津南开区高考咨询电话:022-23346508
天津河北区高考咨询电话:022-26274638
天津红桥区天津河西区高考咨询电话:022-28379078高考咨询电话:022-27272149
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如下:
1、提前做好规划。在填报志愿之前,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各大高校的录取政策、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规划。
3、细心仔细。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认真检查每个填报的信息,避免填写错误,确保填报的信息准确无误。
4、多加比较。建议考生不仅要针对自己填报志愿的目标学校进行信息比较,还要对其他类似专业的学校或者专业进行比较,确保最终选出自己最为满意的方案。
5、注意时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通常较紧张,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表来完成,避院校代码 院校名称 相关专业数 相关数免因为时间的不足而影响最终结果。
6、了解政策。考生要仔细研究高校招生政策,例如高校自主招生和插班生招生政策等,以便更好地制定志愿填报。
7、确认信息。联合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志愿填报信息,一旦确认,就无法再更改,因此考生需要认真仔细确认自己的志愿填报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怎样科学、相对准确有效地填报志愿,这是一门大学问,很不容易。因为填报志愿的影响因素太多,未知因素也很多,谁也不能全部掌握,只有根据自己的实力,根据学校的情况,采取仔细慎重的态度去报。但也不能说填志愿就是瞎蒙,填志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王极盛认为,填报志愿是双向选择,考生选择学校,学校也选择考生。对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做到“知己”。怎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什么呢? 知己:考生要着重了解三方面 填报志愿的目的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考上自己理想大学靠什么呢?靠实力。填报志愿,实力是前提。首先考生在了解自己考试总成绩之后,还要了解自己的总分在学校、区甚至市里的排名位置。总分很重要,但是这是一个相对的参考值。考题难度提高,大家总分都下降;考试难度降低,大家总分都提高。而更具有价值的是考生总分的排名位置,考生特别要了解一下自己在学校的排名位置如何,参照这个位置研究去年和前年该校考生报考的学校和录取的情况。比如说,张三在学校排名是150名,去年和前年该校200名以内的考生报批次即重点大学没问题,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报考重点大学。 当然,考生也要兼顾自己的实力和兴趣。专业本身无所谓好坏,填报志愿要在实力允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就需要考生了解自己欲报考专业的相关成绩分。一般说来,招生学校对考生报考专业相关的学科成绩要求比较高一些。比如说,一考生报考英语专业,对其英语成绩要求比较高一些,如果英语成绩非常出色,提档后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也有可能尽管总分达到了该校的提档线,但是因为英语成绩偏低,就不一定被录取。同样,报考财经类的专业,一般对数学和外语要求比较高一些。这就是说,考生填报志愿前,对自己相关专业的成绩要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在选择专业时,考生也要了解自己的体检情况,同时了解报考学校专业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因为有些专业对身体方面要求比较严格。 此外,考生要明确自己是否有加分。加分的多少跟投档有很大的关系。政策允许加分算在高考总分内,成为投档分数。比如,一考生高考总分为520分,又有10分的加分,那么其投档分数就是530分。但是各个高校怎么对待这个分数就不一样了。相当多的学校在录取时是按照实分来排名录取的,虽然投档是530分,但录取时分数是按照实际分数520分选拔的。但是也有的学校把加分算在总分内作为录取的分数依据。这就需要事先问清楚,事先仔细研究要报考学校的招生章程,必要时要电话咨询或者当面咨询这个问题。 知彼:需要充分掌握哪些信息 考生在做到知己之后,该怎样知彼,了解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呢?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的信息很多,又需要把握哪些重点呢? 王极盛认为,考生一般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了解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即考生将欲报考院校在本省连续3年的录取分数线加起来除以3,得到的结果就可以作为今年录取分数的一个参考。比如说,工业大学2008年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呢?把工业大学2007年、2006年、2005年3年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加在一起除以3,这个分数可以作为推测工业大学2008年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 当然,考生对自己所报学校招生的大小年情况也要有所了解。打个比方,去年是某高校的大年,该校欲招800人,结果有4000人报考,尽管有3000人总分都达到了该校的录取分数线,但高考是择优录取,从高分往低分录,这样就会有2200名考生虽然也达到录取分数线,但是也被淘汰。今年高考,很多考生知道这个情况,不敢报考这所学校,结果可能造成今年该校招生800人,报考人数1000人,这样1000人当中大部分人都会被录取,今年就是小年。所以,大年小年是考生对学校的期待造成的,是考生的心态状况造成的,考生对自己报考院校的大小年情况,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 此外,王极盛提醒广大考生,要了解当年高校招生的形势,反复研读所在省当年全国高校在该省的招生章程、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等,尤其要反复研读要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在充分掌握高考填报志愿的有关信息之后,还要充分地向要报考的学校,向现在就读的中学的班主任老师、学校管理填报志愿的负责老师等充分咨询。在这些咨询过程中,逐渐增多了解的信息,充分了解报考学校的情况和录取的情况,对报考学校和专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了解,这样更有助于信息通畅,更加知己知彼。 态度:填报志愿时要积极慎重 “知己知彼”之后,还有一个心态问题。考生在比较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报考院校的情况后,怎么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来填报呢? 王极盛建议考生要有“积极慎重”的态度。所谓“积极”,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前怕狼后怕虎,不要太悲观,低估自己,缩手缩脚。特别要强调的是农村考生,更要注意以积极的态度来填报志愿。农村有些考生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家长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就行了,不求上什么重点,这种心态对考生填报志愿影响很大。王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孩子填报志愿偏低,他的分数本应该填报一个和考生分数相适应的学校,不敢报,为了保险,往往报了一个和自己实际分数相较大的院校。例如,一考生知分后填报志愿,总分560,可以填560分左右的学校作为志愿,但为了保险,填报了一个520分左右的学校作志愿。这就过于谨慎,缺乏积极态度,造成高分低就。 考生和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填报志愿,并不意味着盲目自大,不从实际出发,就高不就低。因此,填报志愿要谨慎,要切合实际,在某种程度上要留有余地。不能听别人说,要冷静、理智、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总分和自己在学校的排名位置,真实了解欲报考院校今年估计的录取分数线,实事求是,不要头脑发热。 技巧:慎选志愿拉开梯度 志愿填报时重视志愿,是高考填报志愿能否被录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现在不管是一批次还是二批次,志愿都是非常重要的。王极盛解释说,很多学校有规定,在志愿没有录满的前提下,才采纳第二志愿的考生,如果你志愿没有被录取,报考第二志愿就有一个级的问题,有的学校级可能会达到40分。 目前,我国一些省市在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工作中已经采取了平行志愿,也就是说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照“分数优先、遵循自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减轻了学生报考志愿的风险。但王表示,他仍然建议考生志愿填报务必慎之又慎,因为它在高考录取过程当中作用太大了。一定要充分重视,反复考虑,反复推敲,甚至提出多种方案,确定填报志愿的学校。 王极盛提醒考生,报考志愿时,无论是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每个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都要拉开一定的分数梯度。这就需要根据过去几年的情况,大体了解批次学校的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这样,报的第二志愿、第三志愿才可能有实际效果和实际作用。同样,考生除了要注意报考学校分数级的问题,也要注意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分数梯度的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志愿学校和合理的专业结构。 此外,当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不能兼顾的时候,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这也是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时经常遭遇的困惑。王极盛认为,这个问题很难给一个的回答,每个人的倾向和着重点不一样,个性心理特征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所以很难说填报志愿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考生而言,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可考虑以学校为主。因为成绩的考生有条件考上重点大学,他们进了重点大学以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都比较好,学校的学风、科研力量等各个方面都相当好,他们在这个环境当中得到培养、学习,素质会得到很大提高,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进入后会很快适应。即使将来的工作和所学的专业不一样,他们也会因为适应能力强、素质高,很快地接受与本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很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现在科学技术、知识更新都非常快,即使在学校里学了很多专业知识,进入1、基础绘画素养后,很多知识都已经陈旧了,需要更新,还得重新学习。王极盛说,这丝毫不是贬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且,现在很多高校并不是以专业招生,而是以院系大类招生,进入某系学习两年基础知识之后,第三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专业。 成绩中等的考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王极盛建议两者兼顾,学校和专业并重,既选一个相对满意的大学,也选一个相对满意的专业。成绩中等的同学想上重点大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就按照自己的能力选一个能被录取的大学,在专业上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选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专业。这样从考分的角度看,应该上的大学上了,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一个相对满意的专业,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 对于成绩的考生,王极盛主张考生不能挑剔学校,先争取有大学读,在专业选择上,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等专业,这些专业录取分数相对比较低。上大学以后再努力深造,还是很有前途的。(本报记者万玉凤 实习生彭彬) 《教育报》2008年6月18日第8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全面了解高校招生规定,以及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自己所属类别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027-87908时间、投档录取规则等情况。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太一样的,对不同院校和专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填报高考志愿,考生要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成绩和位次高低。这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层次、专业组和专业。包括总分或单科成绩、位次等。考生还要注意院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具体要求。
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是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性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学科专业建设、办学地点(校区)及收费标准等信息。
专业和就业。专业也是考生志愿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考生要注意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专业,要考虑自身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专业选择与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时很热门,但到了就业时可能就没那么热门,需要综合分析、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身体等条件。院校专业录取,除了成绩要求外,一些专业对身体状况有要求,如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等健康状况的限制。
考生可通过以下“两步骤”筛选普通类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步:通过成绩位次进行初步筛选。考试成绩位次是判断志愿填报准确性的标尺。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考生要根据本人成绩位次(排名)和近年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录取分数附近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从而初步筛选出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考生应特别关注“位次”这一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绩位次的合理区间范围内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避免“高分低录”的遗憾,也要防止“低分高报”而失去投档机会。但也要提醒大家,往年的招生录取数据不能直接拿来对照选择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只能作为参考。
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录取规定和办学情况等。要认真阅读院校录取规则,如专业安排办法、单科成绩、身体条件、选考科目等具体要求。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一定不要填报。对于不明确之处,可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通过全面了解后研判是否作为最终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
平行志愿是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将志愿合理排序,“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适当拉开一定梯度,避免因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层次相近且录取成绩相对较高,而造成整体滑档。一般情况,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来合③现场咨询:理安排“院校专业组”志愿之间的梯度。
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若干个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专业组作为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院校专业组录取概率较低,且填报的前提是考生对这些院校专业组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
其次,重点选择一定数量与本人成绩位次相匹配、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专业组作为中间层次志愿。这个层次的志愿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一定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
此外,要注意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同的,有的实行分数优先,有的实行志愿优先,有的还设定专业级等。因此,要考虑专业录取规则等因素来确定考生所报院校专业组中的专业志愿顺序。总之,要把打算填报的高校招生章程研究清楚,不要脱离招生章程,光看今年招生和往年录取分数来填报。
志愿填报有时限要求,每一轮次填报志愿截止时间一到,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如果考生错过了规定的填报志愿时间,不能补填。所以,考生务必注意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
建议不要集中在一天填报,更不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之前的半小时、一小时填报志愿或修改志愿,以免影响自己顺利填报志愿。以往有的考生踩着点填报,结果事情一耽搁或自己网络不顺畅报不上,准备了很充分,结果“起了个大早,连晚集都赶不上”。
考生个人信息(含成绩、志愿、录取等信息)只能凭考生本人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由于个人原因,发生账号和密码被盗,造成信息泄露、志愿被冒充填报或修改,由考生本人自负。考生如果忘记登录密码,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密码重置:一是短信验证重置:考生选择短信验证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到注册手机上认证后重置密码;二是邮箱重置:考生选择邮箱重置方式,回答注册时设置的密保问题后,系统自动发送重置密码的链接到注册的邮箱;三是报名点及招生重置:考生可以携带个人有效件,到报名点或者报名点所在的县(市、区)招生申请进行密码重置。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当考生投档到某个“院校专业组”,但由于分数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所报的6个专业志愿都无法录取时,如果考生已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该考生仅限于在该“院校专业组”内进行调剂,不跨“院校专业组”调剂。
每所高校都要提出本校各个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应对应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精准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科目是物理,同时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那么符合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科目方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科目是物理,同时对化学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那么符合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
某些院校的招生专业,如果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报考。例如某校某专业组,科目是物理,又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那么符合科目物理的要求而且只要选考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就可以报考。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重要的决策过程,下面是一些您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1.深入了解专业:在选择专业时,要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选择与之匹配的专业。
2.学校排名和声誉:学校的声誉和排名可能会对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产生影响。考虑选择一所知名的、声誉较好的学校,但也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做出决策。
3.实地考察学校:如果可能,尽量亲自去学校实地考察,参观校园、了解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环境。这有助于您对学校的整体印象和感觉,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4.多方面的信息收集:不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咨询学长学姐、参加招生宣讲会、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等方式,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5.灵活性和备选方案:在填报志愿时,要有一些备选方案和灵活性。考虑设置备选志愿,以备不时之需,以免错失其他机会。
6.综合评估个人情况:考虑个人的成绩、兴趣爱好、专长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等因素。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知名学校,而是综合评估自己的优势和适应度。
7.咨询和建议:寻求家人、老师、辅导员或教育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他们有经验并能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和考虑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进行决策,并谨慎权衡各种因素。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下是一些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1. 了解自己: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劣势,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2. 了解专业:考生需要了解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3. 了解学校:考生需要了解所选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情况,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4. 多方面考虑:考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前景、学校实力等因素努力学习,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5. 注意填报顺序: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志愿填报顺序,合理安排填报顺序,以免错失机会。
6. 注意填报时间: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以免错过填报时间。
7. 仔细核对信息:考生需要仔细核对填报的信息,确保填报无误,以免影响录取结果。
8. 注意填报方式:考生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规定选择填报方式,如网上填报、纸质填报等。
9. 注意填报数量:考生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规定填报适当数量的志愿,以免填报数量不足或过多。
10. 咨询专业人士:考生可以咨询老师、辅导员、招生办等专业人士,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