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题库二_高考数学试题2

高考志愿 2025-02-20 09:55:21

2015高考一轮复习,我手里有一本数学高考题库,还想买一本五三,是买五三A还是五三B?

现在离高考已不远了,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的复习阶段考生应该抓住宝贵的时间,在最短时间内程度提高学习效率,那我们就不能做大量重复的无用功,因此我们要学会选题,那就需要我们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具体的就是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总结解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那么到底什么是典型例题呢?那就是高考真题,特别是近三年以来高考真题中的解答题(重点做前5道)

高考题库一本不够用,应该像龙门专题那种,每个章节一小本书。

高考数学题库二_高考数学试题2高考数学题库二_高考数学试题2


高考数学题库二_高考数学试题2


高考数学题库二_高考数学试题2


3、注意区域性

五三建议用B版 二、四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当年的高考题

五三B不错

行测做什么题库比较好,用什么书?

标准也要做几千道真题吧。

一个免费的在线题库,试试呗。

其实高考题库这种之类的这些书大概,题型不是提前,就是大概的内容都不多,只是初赛题的精度上面。主要看你是基础的还是比较成绩优异的,如果知识能力比较基础的话,那么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辅助书。您4、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行测的题目不算难,为什么不能全做对或基本上全做对?为什么做不完?很简单,因为做的不够多,练得不够熟,题目不够精。说行测做不完,难突破的,都是没认真练习,最终没有考上的,而没有考上的人多,所以这种说法就流行了。一句话,行测的高分一定要靠多做题,做好题。要考100道,平时的练习就要达到5000道。要考140道,练习就要达到6000道(指好的题目)。明确了要走的路,下面就是步骤和方法问题了。

这个备战过程(2-3个月),可以这样安排:

1、专题突破:在了解了自己的弱项后,准备高质量的题库,集中、投入地训练。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十几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起码做10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量应该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多的足够好(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另外,做完一部分后要及时总结规律,行测题是很有规律的,必须总结,方能举一反三。不多做题,不行;不总结,也不行。对于典型性强的题目要认真揣摩,对照解(3)数列:在这个版块里重点考查的是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在这里面我们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求通项的方法,包括公式法,待定系数法等等,在求和里面我们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求和的方法,包括利用公式法,裂项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等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掌握每一种方法所适应于哪一类的数列。一般来讲在高考中通项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项与项之间的递推公式应重点掌握。对于数列的求和特别应该重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公比的限制性条件,这是高考的一个易错点,应重点关注!析反复研究。这个备战过程(2-3个月),可以这样安排:

1、专题突破:在了解了自己的弱项后,准备高质量的题库,集中、投入地训练。如果你以前都是每天做那么十几道,那从现在开始,每天起码做100道。只有这样的题量,才能保证你对题目有足够的敏感度。这个阶段练习的总量应该达到整个备战过程题量的80%,请衡量好,并准备好足够多的足够好(典型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另外,做完一部分后要及时总结规律,行测题是很有规律的,必须总结,方能举一反三。不多做题,不行;不总结,也不行。对于典型性强的题目要认真揣摩,对照解析反复研究。

2、模拟题练习:这个阶段并不需要按照准确的时间要求去做。一般来说,选择题量相当的模拟题,尽可能去追求做对,不要顾虑时间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做到一半就停止。做完看时间,记录超过规定时间多少,然后核对正确率。这两个数字都是衡量你有没进步的标准。一般情况,正确率是不会有太大提高的,因为经过了专题突破阶段的魔训练,针对各种题型应该有敏锐的感觉,做对的问题不大,只是时间的把握问题了。这个阶段,大概需要7、8套左右的模拟题,一天一套,其他时间可以备战申论。

3、仿真考试:到了冲刺阶段了,拿出几套事先选好的题(近1、2年的真题),计算好时间,严格把握。这个阶段,当作你就在现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把题目做完。这里有个建议,可以适当增加题量进行练习。比如用150道的题目进行仿真模拟,因为要想保证在120分钟内做完140题,平时就得保证做完150道,这样才有十分的把握,到真正考试时才信心十足,而信心十足的人,反应也快,思维也宽,整个就会形成良性效应。这样的状态加平时的准备想考不好都难。在10天里,每天算好时间进行这样一次仿真模拟。

在书的选择上一定要选大型培训机构的教材和相应试题,他们师资力量强大,对考情都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助你成公一臂之力!希望能帮到你!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解题题典·高中数学 和高考题库哪个好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我以前高中的时候只写过五年了,好像年模拟高考题库还未接触到,但我以前就是刷题的时候有个什么经典题铺啊什么的,你那涵盖了所有的题目,但是我查了一下这个高考题库,它自我评价是内容定位,涵盖“5年高考分类汇编+3年模拟分级特训+2018原创预测高考押题”,试题全,(1)函数与导数:在这个版块重点考查,二次函数,高次函数,分式函数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考生尤其要重视分式函数和指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值域的求解方法。同时考生应重视函数与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灵活掌握处理这类综合题(一)、全面落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的方法和技巧,抓住典型例题,以不变应万变。试题新,训练价值高,资料性强。

我读书的时候用的高考题库,也看了解题题典。到现在我还是觉得高考题库经典。用高考题库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一道题你要看一遍,做一做,再对一对,因为题量大,所以你必须花很多时间去做习题。这个要看你自己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一般,高考题目适合高二下学期开始使用,题典高一就可以使用了。

出卷人是如何把高考中一道数学/物理压轴题设计出来的?

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比较热和火。如果想系统的复习就是他了。

其实压轴题并不神秘,但是考虑到各省的出题方式其实别还是蛮大的,我列举一下吧,其实上面已经答了一些了。 一,通过一个既有的模型,数学结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通过列举简化,或者给出相关信息,来达到可以用教材知识思考的程度,有时候干脆直接出成理想实验题目或者资料类题目,这类题目往往突出的是细节,因为元素众多。 二,大跨度改编。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明说了就将必修教材上某些常见的套路题进行大跨度改编,主要的方法分这么几种, 1,隐藏条件,明明在教材上是条件明了的题目,将条件的给出门槛加高,使得一个问题被改变成数个小问题组成。 2,在证明题方面将一些常见(练习题中会碰到)但是必修教材上没有的“结论性知识”做成条件。 3,干脆将一些必要条件给删掉,变成“讨论题”,让学生分析细节,并对条件进行分类来答题。 4,复杂化图形或者构件,这个在解析几何中比较多,主要考察数形结合。 5,发散性题目。此类题目的方式,大概是把一个本来都被参考书玩烂了的东西,通过一种“新问题”的方式展现出现,甚至可能设多余条件恶意。 三,组合嫁接。这个很简单,就是将几个单独的问题在一起,通过逆向推理的方法糅合成一个题目。而需要的就是学生要能够还原这个问题的本质,然后分开解决。这个在物理题目别常见,尤其是很多所谓的物理压轴题:不是把不同的运动过程组合在一起,就是把不同的状态以及条件融合在一起。比如那类又有多重的运动过程,又有电磁状态转换,又有条件变化的“大题”》四,方法或者思维组合,高中教育虽然老师通常会教你数学方法,比如什么是数形结合,什么是整体归一,等等,但是这些东西并不会系统的教给你,甚至有些极端一点的老师会让你去扫大量的题目来自己领悟。所以将集中思维方法结合在一起,也是很可以提高“区分度”的方法。 举个例子,比如“简单的数列题就是要么等比要么等,难一点会需要你将数列“解构”一下,然后再发现是等比还是等。那么如果我们要恶心一点了,造这样一个数列,首先需要解构三次才能“还原”,而且还原过程中涉及到“解构项”本身数列的求和,其次他不是逐项等或是等比,而是任意三项组成等比,端头和中间组成等,而设计另一组同样恶心的数列,然后和原数列交叉对应。莫名其妙地给一个诱导公式,和第三组数列相关,第二组和第三组数列涉及在K+1项上的数学归纳”OK,这样一个恶心人的数列压轴题就出来了,题中涉及到突出转化,整体归一,分类讨论,归纳分析四种数学方法。然后学生看到就头大了。 五,涉及特殊化的讨论。这个在数列题目甚至解析几何题目中都很常出现,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重合表达式或者图形,过程是分段或者分类的,你需要自己设计一些特殊化的情况才能对其解构分析,最典型的就是取特殊值和特殊点。当这个特殊化情形和方式越复杂,就能成为一道压轴题。 六,数学化的能力和表述形式复杂化。这个原先只是出现在应用题,但是现在高考,尤其是录取率比较低的省份诸如江苏,山东,四川,两湖,两河之类的省份来说,应用题实在太拉不出距了。所以就把这一套东西用在解析几何上或者数列上。这个还思路还比较新,一般的情况就是给你一个图像或者数列,然后“口头叙述一整段变化过程,口语化程度非常高“,考察你是否能够归纳成数学问题。七,这就是上面某位仁兄提到的,通过程序化的东西来倒推。比如利用简单的程序模型,造一个数列出来让你解,或者造一个莫名其妙的图像出来让你解。这个大部分情况下,是4、《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增加”技巧性“难度,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数列中比较多,解题思路简单,但是工程量大,而且途径单一,不容易想到。 提一些其他的, 大部分省的题库不是用来抽题的,而是将市面上的参考书等等东西涉及到的题目全部装在题库里面,用于参照,以免出现”重复题“或者”类似题“。其次,并非出题目的都是”大学老师“,大部分都是教育专业相关人士或者某些不在职的中学教师组成的”高考命题专家组“,一般来说,会有短一个月,长到两个月左右的”出题时间“,这段时间都有相对严格的保密措施(极端点可能包括限制出行),而且使用”分散出题“,所以除了专家组以外,大部分老师是不知道”最终版本“的卷子是什么样子的。,高考题目往往不止一套,标配是三套-五套。有些省,曾经会对于一套卷子的”难度分析“会通过组织一些”学生“(来源比较复杂,但是保密筛选,而且水平必须参不齐,互相有水平区分),来做一些”卷子“(不会是原版的高考卷子,而是将高考某一两道题目加以改编,夹杂在大部分题库题目里面,这样组成卷子)。从而来统计得分率和失误率。但是这一项措施大部分是在”省份自主命题“或者”课改“的时候,某些地区会做的手法,但是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

3如何选择高中阶段的辅导书

高考数学的重点在哪些部分?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1.分考点进行5年高考真题检测,根据训练情况,了解高考的命题规律、分值比重等,让复习更有针对性。

2010年高考数学重点提示和四个月冲刺复习建议

付正军

一、2010年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

根据《2010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重点考察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导数九大章节。作为高考来讲重点考查下面几个版块:

(2)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在这个版块里,将向量作为一种(一)、全面落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工具放在三角函数里考,重点考查三方面:①三角的化简与求值,考查化简与求值,重点考察的是五组三角公式,包括同角基本公式,诱导公式,倍半公式,和公式和辅助角公式②图象和性质:在这里重点考查的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应该从以下的7个方面去掌握: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图象,周期性和对称性,特别是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性质是高考重点中的重点,应特别关注。③三角恒等变形,这部分重点考察的还是一些基本公式的应用,提醒各位考生应加强对基本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7)数列,函数与不等式:这个版块往往考的是压轴题,以不等式的证明为主,难度往往很大,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重点积累一些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包括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等。虽然难度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步得分,不留空白。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我建议可以放在后期,5月份之后可以适当看看已经考过的压轴题,开阔思路,对于大部分考生不作重点要求。

现在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这是考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也称为全面复习阶段,同学们需要把前面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找到学科中的宏观线索,提纲挚领,全面到位。下面我根据以往的高考数学复习的经验,结合考生的学习体会,谈谈这四个月的复习建议。

目前高考数学试卷,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份量,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只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教材是,只有把握了教材,也就切中了要害。不仅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全面把握知识体系,做到不掌握不放过。对照《考试说明》,确定考试范围,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每个例题、每个注释、每个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不留空白和隐患。复习阶段不防从课本的目录入手,进行串联,形成体系。同时要配以适量的练习,练习中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对照教材,扫除障碍。回归教材、吃透课本,千万不能眼高手。,对于教材的复习,建议可以重点看看概率和统计、数列、函数、导数、圆锥曲线这几章的例题。

(二)、重视错题病例,实时亡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因此我建议在后期冲刺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建立错题库,特别是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数学只需要一套就行了,贪多嚼不烂,一整套高考题重复做,到时高考看见题目都直接都会了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警钟长鸣。

(三)、抓住典型例题,争取融会贯通

(四)、精读考试大纲,确保了如指掌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大纲〉明确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考生一定要明确考试的知识要求。针对教材与复习时的笔记逐一对照,看是否得到了落实,确保没有遗漏,对于那些没有没达要求的决不罢手。特别是大纲中调整的内容,比如2010新课标高考新增三视图,程序与框图、极坐标、几何概型、微积分等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对试卷的形式,题型、考试时间、分值等等也应一清二楚。

(五)、加强毅力训练,做到持之以恒

的四个月是高考冲刺最关键的时候,很多考生身心俱疲,那就看谁能坚持到谁就能取得胜利。的阶段,我们同样每天要有明确的学习,并坚决执行,不寻找借口。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三天不接触,拿到题目时,将会觉得入手不顺,思维不畅,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若5天不训练将会不进而退。所以,建议各个学科每天都要有所巩固,遇到困难应及时解决,不能积累,否则会打击信心,丧失斗志,要想高考成功,即要有热情更要有毅力!

2010年高考数学考试重点及冲刺复习建议(2010-02-02 14:01:05)转载标签:2010高考数学教育

2010年高考数学重点提示和四个月冲刺复习建议

付正军

一、2010年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

(1)函数与导数:在这个版块重点考查,二次函数,高次函数,分式函数和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考生尤其要重视分式函数和指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值域的求解方法。同时考生应重视函数与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的结合,灵活掌握处理这类综合题的方法和技巧,抓住典型例题,以不变应万变。

(2)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在这个版块里,将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放在三角函数里考,重点考查三方面:①三角的化简与求值,考查化简与求值,重点考察的是五组三角公式,包括同角基本公式,诱导公式,倍半公式,和公式和辅助角公式②图象和性质:在这里重点考查的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应该从以下的7个方面去掌握: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图象,周期性和对称性,特别是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性质是高考重点中的重点,应特别关注。③三角恒等变形,这部分重点考察的还是一些基本公式的应用,提醒各位考生应加强对基本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数列:在这个版块里重点考查的是数列的通项与求和,在这里面我们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求通项的方法,包括公式法,待定系数法等等,在求和里面我们重点掌握几种常见求和的方法,包括利用公式法,裂项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等等,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掌握每一种方法所适应于哪一类的数列。一般来讲在高考中通项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项与项之间的递推公式应重点掌握。对于数列的求和特别应该重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公比的限制性条件,这是高考的一个易错点,应重点关注,

(4)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2010新课标高考对这个版块的要求降低。特别是对文科同学来说,对于角度和距离的计算仅限于线线角和点面距离、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证明中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为主。对于理科同学来讲,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要掌握利用空间向量俩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的时候必须准确记忆角度和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按照公式去找条件即可。对于这部分考生除对传统的证明和计算重点掌握之外还应加强对立体几何中的翻转问题、动点问题训练,以从容应对高考中的新题、难题。

(5)概率和统计:高中阶段重点掌握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随机变量三类基本模型。这部分在高考中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概率这道题在高考中难度往往较小,考生只需要认真读题,读懂题意,分清类型就可以解答出来了。对于2010年高考来说考生应重视统计这一部分的学习,特别是线性回归、统计方法等考生应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并会简单应用。

(6)解析几何:这个版块我总结了在高考中常考的五种模型: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向量的计算,这类题目是高考最常见的一类问题,考生应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动点问题(消参法),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动点所满足的范围限制。第三类:弦长问题(公式法),在这里考生只需要会利用弦长公式就可以了;第四类:对称问题(代换法),即找中点来代换;第五类:中点问题(点法)。解析几何的这道题目往往是整个试卷中计算量的一道题目了,很多同学会做但不会算,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善始善终,每做一道题就坚持把它算完,长期坚持养成好习惯,运算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这五类模型考生都应该重点掌握,高考中尽管解析的难度较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本模型熟练掌握,应对这道大题还是绰绰有余的。

(7)数列,函数与不等式:这个版块往往考的是压轴题,以不等式的证明为主,难度往往很大,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重点积累一些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包括放缩法,数学归纳法等等。虽然难度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步得分,不留空白。对于这部分的复习我建议可以放在后期,5月份之后可以适当看看已经考过的压轴题,开阔思路,对于大部分考生不作重点要求。

二、四个月应该注意的问题:

现在距离2010年高考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这是考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黄金时间,这段时间,也称为全面复习阶段,同学们需要把前面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模块化,找到学科中的宏观线索,提纲挚领,全面到位。下面我根据以往的高考数学复习的经验,结合考生的学习体会,谈谈这四个月的复习建议。

目前高考数学试卷,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份量,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只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教材是,只有把握了教材,也就切中了要害。不仅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全面把握知识体系,做到不掌握不放过。对照《考试说明》,确定考试范围,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每个例题、每个注释、每个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不留空白和隐患。复习阶段不防从课本的目录入手,进行串联,形成体系。同时要配以适量的练习,练习中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对照教材,扫除障碍。回归教材、吃透课本,千万不能眼高手。,对于教材的复习,建议可以重点看看概率和统计、数列、函数、导数、圆锥曲线这几章的例题。

(二)、重视错题病例,实时亡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因此我建议在后期冲刺的阶段我们一定要建立错题库,特别是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警钟长鸣。

(三)、抓住典型例题,争取融会贯通

现在离高考已不远了,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的复习阶段考生应该抓住宝贵的时间,在最短时间内程度提高学习效率,那我们就不能做大量重复的无用功,因此我们要学会选题,那就需要我们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具体的就是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总结解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那么到底什么是典型例题呢?那就是高考真题,特别是近三年以来高考真题中的解答题(重点做前5道)

(四)、精读考试大纲,确保了如指掌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大纲〉明确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考生一定要明确考试的知识要求。针对教材与复习时的笔记逐一对照,看是否得到了落实,确保没有遗漏,对于那些没有没达要求的决不罢手。特别是大纲中调整的内容,比如2010新课标高考新增三视图,程序与框图、极坐标、几何概型、微积分等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对试卷的形式,题型、考试时间、分值等等也应一清二楚。

(五)、加强毅力训练,做到持之以恒

的四个月是高考冲刺最关键的时候,很多考生身心俱疲,那就看谁能坚持到谁就能取得胜利。的阶段,我们同样每天要有明确的学习,并坚决执行,不寻找借口。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三天不接触,拿到题目时,将会觉得入手不顺,思维不畅,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若5天不训练将会不进而退。所以,建议各个学科每天都要有所巩固,遇到困难应及时解决,不能积累,否则会打击信心,丧失斗志,要想高考成功,即要有热情更要有毅力。

高中数学辅导书

(4)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2010新课标高考对这个版块的要求降低。特别是对文科同学来说,对于角度和距离的计算仅限于线线角和点面距离、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在证明中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为主。对于理科同学来讲,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要掌握利用空间向量俩来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特别强调的是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的时候必须准确记忆角度和距离的计算公式,然后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按照公式去找条件即可。对于这部分考生除对传统的证明和计算重点掌握之外还应加强对立体几何中的翻转问题、动点问题训练,以从容应对高考中的新题、难题。

在高中,数学比较好的辅导书有:《教材完全解读》、《尖子生学案》、《倍速训练法》、《五年高考三年模(5)概率和统计:高中阶段重点掌握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和随机变量三类基本模型。这部分在高考中是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概率这道题在高考中难度往往较小,考生只需要认真读题,读懂题意,分清类型就可以解答出来了。对于2010年高考来说考生应重视统计这一部分的学习,特别是线性回归、统计方法等考生应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并会简单应用。拟》、《名师一号》等。

高中数学辅导书排行榜 什么辅导书好

1高中数学什么辅导书好

《尖根据《2010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重点考察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导数九大章节。作为高考来讲重点考查下面几个版块:子生学案》,《倍速训练法》这两个是提高的,系统的没有。

《教材1+1》,《教材快线》这两个是教材同步的解读训练,一般学校都配备。

2数学类高中辅导书排名

1、《教学与测试》

2、《志鸿优化》

5、《黄冈题库》

很多同学,看到别的同学买什么资料,不管合不合适统统买过来,雄心勃勃地要把这些资料全都做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部分同学买过来的资料都成压箱底的废纸了~

参考书不是越多越好,大家也要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有理智的认知,其实对于大多数的学生,买一本课外的资料书绰绰有余,因为老师的卷子铺天盖地的,做!不!完!的!

2、不同阶段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书

在高一高二,我们上课可能主要还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知识点,购买的参考书同步就可以,但是到了高三,可能就要选择适合总复习用的,或者是适合模拟测试的。如果高一高二就去使用高三综合性比较强的参考书,可能是揠苗助长,反而是适得其反。

全国卷和非全国卷的命题思路不同,使用的教材是要适合才对,紧贴大纲。

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基础不同,所以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

比如尖子生,可能觉得课本的知识难度不够,就可以找有一定难度和分量的参考书,并且例题、练习题和分开,或者再配套一本测试题作为补充。一般的学生就可以选择难度不大,且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答过程的参考书。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就建议买加强基础知识的参考书,做的题目可能会比较基础。

高考复习题库有用吗?

(6)解析几何:这个版块我总结了在高考中常考的五种模型: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向量的计算,这类题目是高考最常见的一类问题,考生应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动点问题(消参法),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动点所满足的范围限制。第三类:弦长问题(公式法),在这里考生只需要会利用弦长公式就可以了;第四类:对称问题(代换法),即找中点来代换;第五类:中点问题(点法)。解析几何的这道题目往往是整个试卷中计算量的一道题目了,很多同学会做但不会算,这以上三个阶段的步骤和方法供参考。当然也可以增加1、3阶段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省去第2阶段,可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可以说,第1个阶段是关键,第3个阶段是升华。上三个阶段的步骤和方法是我的建议,供参考。当然也可以增加1、3阶段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省去第2阶段,可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可以说,第1个阶段是关键,第3个阶段是升华。种情况在高考中是很常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善始善终,每做一道题就坚持把它算完,长期坚持养成好习惯可以用现成的在线题库啊,做完后直接出结果,包含答题解析,省时间效率高啊。,运算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这五类模型考生都应该重点掌握,高考中尽管解析的难度较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本模型熟练掌握,应对这道大题还是绰绰有余的。

高考复习题库有用吗?学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高考是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单位企业的要求里会明确写明对学历的要求,高考提升学历的目的就在于取得一份学历。下面教务老师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高考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

2010年高考数学考试重点及冲刺复习建议(2010-02-02 14:01:05)转载标签:2010高考数学教育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我觉得诸如此类的教辅遍地都是,主要是看哪种比较适合自己吧,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因为主要是自己写,不是别人嫌,你要看看你的喜好,其实刚把那本试题拿到自己手里,然后再对比其他,然后再翻看,不用说自己心里都会明白的。

2.根据复习情况,每天做一个模拟训练题组或原创押题题组,进行限时测试,明白自己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

3.总结自己的薄弱点和易错点,结合中的解析及活动性栏目,及时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

毕竟过了多年,凭记忆。从理科数学,理综角度讲: 天利38套:适1、尽量每一个科目只选定某一种教辅资料合中等以上,难度大于天星45套,质量略好,以985,211为目标的学生。 天星45套:难度略低于天利38套,选题和天利38套重合的也多,二者选其一即可,从内容和方法上讲,45套更全面,毕竟多了7套。价格也低些,更实惠。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其实高考题库这种之类的这些书大概,题型不是提前3、《名师一号》,就是大概的内容都不多,只是初赛题的精度上面。主要看你是基础的还是比较成绩优异的,要拔高一点的那种。

你是如何看待高考题库这种教辅?其实不管什么好提供还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前叫我都是,呃,就是本是要靠自己的,主要是要你要是努力勤奋,你就任何一个,你都可以学得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