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分类鉴赏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高考志愿 2025-04-16 10:26:05

您好,今天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高考诗歌鉴赏分类鉴赏情感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鉴赏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高考诗歌鉴赏分类鉴赏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高考诗歌鉴赏分类鉴赏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没时间看(一)有时间都看吧,对答题有帮助!!!(一)诗歌鉴赏:如何处理感情基调的“矛盾”诗歌鉴赏中,有时会感到一些诗歌的感情基调似乎不一致,不和谐,如激昂与低沉交错,喜悦与凄凉相糅,旷达与愁闷并存。

2、有时是属于作者思想复杂、心情极其矛盾的自然呈现,如李白《将进酒》,有时是属于读者的误解。

3、这些“矛盾”迷惑了读者对文句的理解,更地“干扰”了读者对诗歌的整体意境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的深刻思考,总让人有如噎在喉、食而不化的感觉。

4、这种“矛盾”如何化解?现以杜甫《登岳阳楼记》作分析。

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7、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8、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9、一、整体感知,把握基调初读诗歌,整体把握感情基调,能使对诗歌的理解居高临下,这种全面扫描下的理解对化解“矛盾”来讲既是参照物,又是指南针,可使化解的走向不致偏离。

10、初览本诗,便知是登楼抒怀之作。

11、从“老病有孤舟”的叙述中可知,是作于晚年抱病孤舟、漂泊江湖之时。

12、“亲朋无一字”,亲朋好友连一点音信都没有,写个人境遇,孤独凄凉。

13、“戎马关山北”,关山万里,天下还处在兵荒马乱里,写时局动荡,战乱频仍。

14、“凭轩涕泗流”,写倚栏望水,不禁悲己、忧时、伤国,以至涕泗交流。

15、整体把握,不难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应为忧愁、悲怆,沉郁苍凉。

16、二、明确矛盾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突出问题但通读全诗,不免对前两联有所疑惑。

17、首联,岳阳楼高,洞庭水阔,早有耳闻,今日终于有机会来此登临,似乎应是喜悦之情,如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

18、”(《杜诗详注》)。

19、颔联,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意境宽阔宏伟,很是壮美,似乎与全诗的悲怆相冲突。

20、这样,一“喜”一“壮”,如何与后面的“孤”“忧”协调一致呢?三、品词语、析句式,凸显隐含信息诗歌讲究推敲词语、锤炼句式,抓住语(特别是一些动词和副词),推导词语间的组合关系,推导句式特点、句间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细致分析、深入理解隐含信息,从而找出与诗歌整体相一致的意蕴。

21、“昔”“今”这两状语便能透露出作者情绪。

22、“今”从后文看应是自己身躯老病、颠连漂泊之时,应是多难、时局动荡之际。

23、“昔”应是往昔、过去,那是什么时候呢?依据句间关系,两句相互连接、紧紧对应,可以推知,“昔”应是自己年轻体壮、欲为国施展报负之时,是诗人踌躇满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时。

24、品味这两字,再比较句间关系,可以看出,诗人在壮怀激烈的早年就听说洞庭湖水的壮美,当年多么想来此驰目远眺、激烈情怀,可是直到现在才有机会,在这国破家亡、身老体病的晚年才能了却夙愿。

25、“昔闻”“今上”在平平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壮气蒿莱等诸多感触,诗人内心是无尽的悲怆,哪能是“喜初登”呢?四、结合写作技巧,熨平诗文意蕴诗歌讲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又常用对比、映衬、反语、象征等,借助这些写作技巧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可以读出表象下含蓄的意蕴,从而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诗意。

26、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景物的美好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

27、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工夫。

28、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29、”词人读书的结论似乎是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把一切古人圣贤都骂倒了,但联系前句可知词人是借醉求欢,以醉后的笑闹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理解要服从整体,便可知,所谓“全无是处”是愤激之语,是反语,是词人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借醉后狂言的反语,清醒地指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统一、不用志士、颠倒是非的行为是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诲的。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